如果知道沙石峪这个地名,就已经暴露了年龄。
现世的沙石峪,深藏在燕山腹中、长城脚下,如同一颗神秘的祖母绿自带光环。
峪,按《集韵》解释,为山谷之意,如北京的慕田峪。从地图上看,沙石峪周边的很多地名中都带峪字,说明这一带是山区。
很多年前,在一部记录片中知道了这个地名。“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影片的主题歌在一直在内心回响。却没有想到,这个曾经红满天的小村子,就在自己现在所居城市的乡下。
一个秋日的午后,终于踏上了这片闪耀着精神之光的土地,听着沙石峪人的话语、看着沙石峪人的笑脸,不由感叹,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意识对物质确实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面对人定胜天的渴求。
史志记载,解放前,一些走投无路的逃荒人或躲债人来到地处深山、少土无水、叫做大狼峪北沟的苦寒之地,直接更名为更加形象贴切的沙石峪。因为他们自认,这么荒凉的地方连狼也不会来。目光所及到处都是石头,只有山坳里才积存着一点薄土。全村只有5公顷亩产60多斤的贫瘠土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村民的日常写照。
贫穷没有限制住沙石峪人民的想象力,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上世纪50年代到七十年代,他们三次大规模重新安排山河,用实践重新论证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人间奇迹。
虽然路无一步平,但却满目皆青山,只是路边连绵的葡萄园,秋风中的玫瑰香葡萄的清甜,似乎与意念中的想象有些违和。
村中心那棵百年核桃树下,村民们出售着自产的葡萄,话语中流露着自豪,更有一种无言的幸福。那些流传的战天斗地的往事,让我充满敬意。
水是沙石峪人的命根子。曾经,不管是酷暑盛夏,还是冰雪寒冬,每天天不亮,村民们就要背着葫芦、担着水桶,到5里地外去取水。村民们夜里睡觉有时仿佛听见雨声,急忙起来去接雨水,却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心向往之的美梦。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沙石峪人从毛主席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号召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在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下,依靠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的硬骨头精神,奋战五冬六春,硬是在石山上开凿出一口可供当年全村人饮用半年的大口井。壁立的岩壁泛着青光,凝神之时,仿佛还有叮叮当当的锤声传来。
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打井凿泉、引水上山,彻底消除了旱年的水荒和涝年的水灾。村里曾经流传的新媳妇因为用一瓢水洗新婚嫁衣引发全家人众怒的故事,终于成为遥远的传说。
上世纪60年代,张贵顺从大寨参观回来后,又带领村民开启了人造梯田模式。团员青年一马当先, 100多名突击队员,向石头要地、用肩膀造田,夜战十几天,担土上千担,行程超万里,造就了一亩田。这个过程中,青年劈石,壮年搬运,老年砌坝,妇女和孩子在石缝抠土,造出“亩田样板”。想象一下那种挑灯夜战的场景,那一张张流淌着滚烫汗珠的脸,那一双双结满厚膙的手,那一只只磨秃的钢钎,那一柄柄变形的铁锤,眼前就会闪现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的场景。
其后,他们像愚公挖山不止一样,硬是在石头缝里取土,一担一担挑上山,在青石板上人工造田,使500亩石头山变成了良田,改变了“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的面貌,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原本年年吃国家救济粮,家家户户有余粮了。这种和平年代的英雄主义群体,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内涵。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诗的意境,赋形在了这片山水之上。走在村里,一个独特的村规触动了我,那就是“出门入户不空手,回来带回一把土”。如果说中国农耕文化对土地的热爱已经刻进骨子里,那么沙石峪人对土地的热爱已经到了极致。
1962年,一位中央办公厅秘书到这里调研,有感于这里的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精神,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告文学《看愚公怎样移山》;后来,周总理指示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来这里拍摄了纪录片《沙石峪》,沙石峪有了全国性意义,圈粉无数。周总理还曾两次带领外宾亲临沙石峪参观考察,盛赞其为“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称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
秋阳之下,村后的山坡上,两棵枝繁叶茂的柏树,各自顶起一片绿荫,两片绿荫在空中交汇,绿色如水般蔓延出去。这是周总理和一位外国总理亲手栽植的两株柏树,称作“友谊树”。
此后,有5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北京亚非作家会议代表团,有感于沙石峪人民的战天斗地精神,在这里栽下20000棵树苗。再后来,160多个国家的外宾与国内的参观团慕名而来,不约而同地给沙石峪带来礼物。戍边的解放军背包里装的是土,蒙古族的工人大袍子兜来的是土,朝鲜族阿妈妮顶来的是土。就连一些国际友人,也是飘洋过海而来,捧来“友谊土”、汇成“友谊田”、栽下“友谊树”。
经过50多年的繁育,超百亩的青年林、妇女林、民兵林、友谊林蔚为大观,春时莺飞草长,秋季硕果飘香。地球村是近年兴起的新概念,而那时的各国人民已经开始集体实践了。
沙石峪,集大寨的人造梯田与林县的开凿红旗渠于一体,蕴含的精神内核,让人开眼,让人畅想,让人赞叹。这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汇聚的91种精神同气连枝、气壮山河。
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沙石峪人治理山水的脚步没有停息,一代代新愚公接续奋斗,建起了十里千亩葡萄沟,办起了采摘旅游文化节,特色旅游经济独树一帜,近千口居民步入了小康生活。
曾经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如今山顶松槐盖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粮田抱脚。
沙石峪,好一派重新安排的新山河,国家级生态文化村、文明村、特色村等赞誉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