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销售人的一个通感是,一般作者笔下的加油站,总是画面不够丰满、人物不够厚重、故事不够精彩。
已故作家李迪以中国石油加油站员工为“C位”的报告文学集《加油站的故事》,讲述了40位中国石油销售人的故事,让人读后感觉极度震撼。
小站大景,风雪之路见情怀
对于李迪,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经说过“从公安一线到湘西苗寨,李迪都留下了扎实的足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敞开他的心、以心换心去体验那里的生活和那里的人。”这样的作家走进中国石油加油站,也就写出了加油站不为人知的惊艳。
加油站,是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柴油和机油的补充站,是石油产业链条的黄金终端。加油站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因为如今的加油站已经不只是传统的仅仅给车辆加油的场所,而是依据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人·车·生活驿站。
中国石油麾下拥有2万余座加油站,13万多名加油员。在李迪的笔下,中国石油的每座黄金终端都是一处迷人的景观,每名加油员都是平凡的不凡之人。
初读他的《风雪日月山》这篇文章,还是在《人民日报》的《大地》专刊上。“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山。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花。唐朝文成公主当年和亲路过此地,东望长安,心生悲戚,失手将皇后临行所赠的日月宝镜摔成了两半,日月山由此得名。”一种开阔的视角、冷峻的高度、人文的书写跃然纸上。这种环境下的加油站,也就有了故事。
于是,我看到了甘肃姑娘赵程皇的苦斗,黑夜里、风雪中,把心理的恐惧、生理的疲劳抛在一旁,扎根在这个世界屋脊之上的加油站。及至看到在风雪中整整走了20多个小时为她送来棉被的妈妈时,震撼得让人不忍卒。
加油站员工,看似光鲜亮丽,实际上很多加油站的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加油站员工,冲破无数难以想象的困境,为山区、高原、偏避乡村等地经济发展服务,那种人文情怀令人感动。终于摆脱了一切苦难的德布(《德布的往事》),说话如响铃、笑声如银铃的朱小玲(《玲儿响叮当》),哭声中的悲怆、石头听了也掉泪的杨红霞(《月黑风高八百里》)等,无不是这样的人。
而能够得到众多的第一手素材,老作家李迪的采访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2018年,夏秋冬三季,70高龄的他在中国版图上,从南到北跑了边疆9个省,采访了163位加油员。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四力”,而李迪成稿之前的采访,正是践行“四力”的过程。因为李迪秉承的就是“生活是口井,找到井有水喝”的创作理念。
小文大义,边陲之路见风骨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的散文。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
客观地说,近些年来,报告文学渐趋式微。因为很多报告文学已经成为所谓成功人士的御用文学,歌功颂德、谎话连篇。
打开《加油站的故事》,便感觉一座座加油站伫立眼前、一个个石油人伫立眼前。
同时,更有一种惊喜,让我如同见到思恋的故人。因为书中共收录40篇文章,其中竟有4篇是写我曾经所在的黑龙江省的加油站,而其中的《掌二唠嗑》《王健找媳妇》两篇直接就是写我所在的林都伊春的加油站。
新闻学中,关于新闻价值的判定有五要素,其中之一便是接近性。因此,这更激发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津津有味、爱不释手。由此,不仅经常回想到,家乡那万里松涛的壮观,万里雪原的辽远,万里关山的雄壮,那山、那树、那人,经常悄然入梦。
多次看见李迪的照片,都是一件红色体恤,一脸阳光消融,看起来就很暖。
他的笔下的人物就更暖了。东北人性情豪爽、语言幽默的神韵,在他的《掌二唠嗑》一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您没听错,是巴掌的掌。呵呵,一个巴掌拍不响。姓这个的人少,我到现在还没碰到第二个。问我姓什么?我说姓掌,十个人有十一个人猜不出是哪个字。咋还多出一个?嘿,有个怀孕的。”刚读开头,我便忍俊不住。这个家乡人,被写得神似。
原生态语言的惟妙惟肖,是本书所有作品的最大特点。每篇作品,基本上都是以第一人称写就,用当地的语言、当事人的语言,写出中国石油销售人的故事,李迪实在是高人。据接待过李迪采访的朋友介绍,有些采访对象不太适应李迪的采访风格,导致采访不尽人意,李迪绝不勉强成篇。这是一个作家的职业道德,令人敬重。
通过精彩的故事,完成人物塑造,也是李迪作品的一大特色。人说,好作家都是好段子手,此言不虚。《罗布泊的春天》开头便吸睛。“春天来到了没有春天的罗布泊。极目四望,寸草不生,漫漫荒漠,无尽凄凉。”寥寥数笔,便写尽了“死亡之海”的万古荒凉。然后,一笔把读者带到了2002年10月,中国石油在罗布泊建起了第一个加油站,行文简洁,极具章法,让人感叹他的神来之笔。
灵动的结构,则是李迪作品的另一标签。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才之能通,必须晓术”。纵观全书,40篇作品,李迪既没有重复别人,甚至也没有重复自己。每一篇篇章构架都精巧,角度新、开掘深、张力大。难怪在他去世后,该书获得了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
小我大爱,精神之路见节操
巧合的是,李迪祖籍竟然是唐山市的滦南县。这种地域的双重贴近性,更触动了我对《加油站的故事》的认知。
在该书自序《走近你,认识你,赞美你》中,李迪说,“我受中石油委托,为写加油站的故事,夏秋冬三季,我以七十高龄奔走边疆九省,包括年轻时都没去的青海、西藏,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采访。走进数不清的油站,倾听163位员工。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夫妻恩爱,他们的儿女情长,吸引我,感动我,震惊我。我不能不敬佩他们!我不能不书写他们!”
岩浆一样的情感,火山一样的爆发,在这个军人出身的北方汉子的笔下,汹涌成一首首对加油站的赞歌。
全书中,没有一篇对领导干部的歌功颂德,没有一篇关于企业的空泛说教。有的是关于一线的故事、关于员工的故事、关于企业的故事,而这些碎片化的故事连缀起来,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至石油精神的具象。
李迪,用语言塑造了一座座加油站。我们每个石油销售人身边,都有无数关于奉献的故事、关于爱情的故事、关于敬业的故事,但由于开掘不深、视度不新,往往缺乏艺术感染力。李迪说,“我想知道你背后的故事。我想走近你。走近你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你。”他以七旬高龄,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采访。三季九省,四十美文,这场采访堪称豪华。
《查干鱼》中,吉林松原镜湖站美女站经理张清华卖查干湖鱼的讲述,把开发非油客户的经历,讲成了一篇内涵丰富、“笑”果极佳的脱口秀;《天使》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塔布板加油站徐永明现场开发“天使卡”客户的经历,让我想到了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扫街”。
尤其是《冬季和大约在冬季》,写尽了西藏藏北的双湖加油站的独特,睡没睡着不知道、记没记住不知道、说没说过不知道,没水、没电、没路、没信号、没取暖的“三不知道五没有”,条件艰苦得无以复加。而其中发生的加错油的故事,更是加油站里最真实的故事。40个故事中,没有故意拔高,没有善意谎言,有的是最真实的加油站,最真实的员工,最真实的心声。
在网络上看过一幅李迪采访的图片。他鼻子上扣着吸氧设备,在采访青海玉珠峰加油站经理颜世秀。这个颜世秀我也是见过的,是在一次论坛上,他自己不能讲述,只能由他的同事代为讲述。但李迪采访后,反复播放录音,才整理成稿。如此功力、如此功夫,令人叹服。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理由指出,报告文学具有强烈的文学性、鲜明的新闻性、本质的真实性。在《加油站的故事》中,要素齐全,处处留痕。
这就是李迪,一支笔写透了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