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水相生相克,于是诞生了桥和船。可以说,桥是静态的船,船是动态的桥。
老运河穿城而过,另有洸府河、蓼河、越河及众多支流蜿蜒萦绕。行进在济宁街道上,犹如穿行于桥的迷宫里。与每一座桥相遇,我都如故友重逢,亲切感十足。
济宁古时称作济州,是孔孟圣人文化的肇始之地、是李白寓居二十三年留诗百篇的第二故乡、是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乐大本营”。因此,每一次游览济宁,都有一种朝圣般的虔诚,又有一种回归般的认同。还有更深的一层,因为我的祖上是济宁人。
一条京杭大运河,把通州、沧州、德州、济州、徐州、扬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等一众“州”字辈水城串成水晶项链,佩挂在华夏河山胸前。而这些城市毫无例外地沟渠密布、桥涵云集,苏鲁皖豫交汇地带的运河经济带对当地财富的汇聚与升华,荫泽后世,功德无量。因此,挖掘运河,少了修建长城时孟姜女哭长城的负面新闻,这是政声人去后的直观诠释。
前些年,听过当代知名作家徐泽臣分享茅盾文学奖作品《北上》。他历经四年沿大运河深度采访,对大运河的内核进行个性包书写,既关注现实又关照历史,既反思个体又反观群体。一条大运河,解读出一个民族灵魂的高度与无数生灵精神的气质。
京杭大运河绝对是人类历史上不唯二的工程量最大、通航里程最长、历史最古老的运河,是南与北的双向奔赴,是人与水的互相成就。而且相对其他运河城市,济宁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城独大。因为元明清三朝,朝廷掌管京杭大运河的最高官衙河道总督署就设在济宁,大名鼎鼎的林则徐便是其中一任。这里的运河,是“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南北冲要制高点。
那一天,我在河道总督署展示馆,观赏三维动画展现和实物复制的一品大员官衙曾经的荣耀,感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纵贯6个省市,贯通5条水系,总长1794公里,河水不舍昼夜奔流,涛声回荡在历史深处。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明朝思想家李挚在济宁老运河畔相会,把酒言欢,深度交流,纵论科学,探讨宗教,开西风东渐先河。在《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此事。难以想象,如若先人没有挖掘这条千古运河,华夏民族会留下怎样一笔飞白?
以更阔达的地理观俯瞰中原大地,济源、济宁、济阳、济南,都因一条济水而得名。《水经》记载,济水发源于河南境内王屋山,三隐三现入黄河,颇具传奇性和神秘感。《禹贡》中,将其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神水。济宁的原点是水,桥多也就顺理成章了。
春天有槐花飘香,秋日有桐叶庇荫,从太白楼起步,自北向南行进,东大寺桥、解放桥、柳巷口桥、迎龙桥、来鹤桥、老洋桥,或巨龙卧波,或彩练横空,一路有桥相伴,随时通达彼岸。可以说,当桥遇到济宁,便有了无数的精彩,河让城市灵动起来,桥让城市畅达起来。
济宁是大运河南北通航的节点埠口,具有明显的南北融合气质。解放桥下的竹竿巷一带,曾是老运河上的大宗货物集散地,康熙、乾隆多次来此巡游视察。至今,这里仍是商家云集、店铺林立,建筑物大多是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俨然一处婉约灵动的“小江南”。小巷深处,“林家湾”鱼馆、“玉堂酱菜”,均是真正百年老店的具象。
查阅资料得知,济宁城区现有桥260余座,其中古运河上就有40余座。
济宁桥多,但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历朝历代能工巧匠们呕心沥血地精密设计、精准建造、精心维护的匠心之作。独孔桥、多孔桥,单层桥、双层桥,木桥、石桥、铁桥、铜桥,各有禀赋,各有灵魂。遥想唐朝开元年间,在济宁的贺兰氏酒楼,李白临风把酒,神思飞扬,留下《任城县令厅壁记》《梦游天姥吟留别》等180余篇精美诗文。不求甚解的《旧唐书·李白传》作者,以至把李白误做山东人。
与太白楼遥相对应,初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东大寺,以其构造精巧、气势恢宏为全国五大清真寺之首。寺院东侧,一架悬索铁桥以其拱门尖顶的伊斯兰元素,为古运河留下了浓重的异域印记。那一日夜晚,立在东大寺铁桥上,只见花灯初放映亮河水,感觉济宁瞬间重回济州。
中国的大禹治水,西方的诺亚方舟,都是人类与水斗争的具象化表达。而济宁,用桥实现了人与水的一种和解。沿古运河西行,南门桥、清平桥、济安桥等貌不惊人的桥给古运河增添了风采,其中的夏桥已经年逾600。宛如一轮弯月横卧的玉带桥,镶嵌的“彩虹画舫坐观十里楼台,碧水兰桡摇落一天星斗”联语,道出古桥独有的内韵。
济宁的桥,不只在古运河上,其他河流上、各个公园湖面上,也随处可见独具匠心的桥。只不过,主要河流上的桥,大多是现代风格。洸府河、新运河上,都是双塔双索面混合型叠合梁斜拉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颇有山东人骨子里的豪迈。大桥横空出世,傲视着这古代济州今日济宁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乾隆题写匾额的“古南池”,本就是济州古八景之一。现如今,以朱漆飞檐、肃穆庄严的王母阁为核心,拱卫着天雀桥、梅影桥、九龙叠水桥等近十座桥,简直就是桥在开会。其中的南池桥,建于唐朝开元古桥遗址。当年,诗仙与诗圣在这里携手同框,成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为纪念这场史诗级的聚会,李白表述了“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的情意,杜甫书写了“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的情怀。大唐文坛,双星同辉,双玉合璧,让后世的所有诗歌黯然失色
走进城南的太白湖,我不禁感慨这里四季皆有景观。写意的李白举杯邀月、杜甫引驴行吟的铜像及任城铜鼎已经令我惊喜。而在青莲桥、双层桥等众多精巧的桥中,一座12米长、15吨重,全部由青铜打造的莲运桥的浮现,尤其是其“福慧相至连大运,济世宁邦养孔孟”的寓意,还是冲破了我的思维定势。走在桥上,足因款款,心随莲动,仿佛回归青铜时代。一次,与朋友聊到此事,朋友也大为惊异,以为我在信口开河。我的结论是,地域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何况一铜桥。
虽然是巧合,还是令人惊疑,因为在济宁还有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乔”,那就是乔羽。这位济宁籍的中国歌词界泰斗,周总理口称的“乔老爷”,一生写出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最美不过夕阳红》《大风车》等超过千首歌词。我惊叹,此“乔”高不可攀。
静听绝唱能不仰诗卷,闲步虹桥正堪临月魂。在运河之城济宁,关于桥的掌故也像那滔滔运河,不舍昼夜,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