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故事
关于我的家乡-韩城,我一直都想写一些简单纯粹的文字给你,关于这座城,城中的故事,片段。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一个老汉在黄河边赶着羊群,赶着赶着有了兴致,干裂的嘴唇嘶吼出了经典秦腔“三滴血”中的唱腔。
太阳刚刚露出小半边脸,但是金子一般的光芒已经倾泄在了浩浩浩荡荡的黄河水上,反射出的亮光刺痛了放羊老汉的眼睛,老汉背过去身子,在一块长着青苔的石板上坐下去,拿出黄灿灿的水烟,咕噜噜地抽上那么一回,抽完水烟,太阳已经完全蹦了出来,阳光射在了“高山仰止”司马史圣的楼牌上…
这时候,被称为“小北京”的古城已经在慢慢地伸着腰,逐渐苏醒了过来。一声声晨暮钟把祥和、朴素带给了居住在古城的每一个人。书院街的商贩们已经把店门给打开了,拿着鸡毛掸子很仔细、很认真地掸去书上并不多的微尘。饮食街是最热闹的,上学的学生,骑着单车,穿着校服,拿着刚买的菜盒甚是灵活地穿梭在热闹的街道上。 从城市经过108国道,大约9公里,就是党家村。被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考究的上马石、挺拔的文星阁,无不让人不由自主地念起戴望舒“雨巷”中的诗词“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离城市约30公里,就到了禹门口黄河大桥。大禹治水的地方,也有着“鲤鱼跃龙门”的动人传说。在这里,禹门口黄河大桥像一条巨龙的脊梁一样直通陕西和山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夕阳西下,夜色将至,阳光的余晖照耀在奔腾的黄河水面上,没有人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只看见很急,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个漩涡,好似要吞掉那一缕缕金黄。 在这里,有时候,什么都不去,找一个能看见黄河的高台,长久凝望,也能陶醉其中。我曾站在史圣司马迁的衣冠冢旁边,遥望宽阔无比的黄河奔流而去,它流过巍峨高山,看过城中交织上演的人间悲喜,在汇入海洋的一刻,它能否忆起,曾经亲历的盛世繁华、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