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间的认识
小时候,无忧无虑,似乎时间就是早上的太阳升起,中午的午饭,还有太阳落山后的月牙,没有觉得它的存在。上了学,感觉时间就是上课的铃声,不断催促着自己要遵守学校安排,内心中有着对周末的期待,默念着那句到现在也不忘的“过了星期三,不愁星期天”,习惯性地扳手指头等周三,还计算着什么时候放寒暑假,还有着对于寒暑假结束时即将开学的愁闷,似乎时间,就是周末和寒暑假。后来上了班,早上走时见不到日头,下午回家时见到了月亮,有点披星戴月,感慨时间就是上班和下班的点。
不觉过了不惑之年,时间愈发快了,没有一点慢的感觉,今天要做的事情,总想着明天,明天如何如何去做,又想想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总在盘算着时间怎么就不够用呢!望望前面过去的岁月,又看看后面的时间,睁着眼睛,似乎又不知道做些什么,日头又落到西边去了,时间怎么又过去了呢?人的一生,总是用年这个时间单位来计算,儿时没感觉,少时不注意,中年感慨快,老年将至,又感觉日落西山,时间不多了,那时间又到哪里去了,总找不到它存在的痕迹,却又留在了鬓角和皱纹上。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都会淹没在了时间里,似乎时间能淹没一切,让一切感觉从来没来过,又让一切的真实成为回忆。
那时间到底是啥,怎么总感觉被表盘上的秒针、分针、时针绕在了里面,压得喘不过起来,似乎时间就是那忙忙碌碌,柴米油盐,没有一丝闲暇。
通过网络百度查了一下,时间,这个词,含义是“时间是物质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那么这个概念是人在有思想意识后产生出来的,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的产物,时间本身不存在,只是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是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而这个规律,自然也将人包含在了其中。只是随着人类进化,产生智慧,并运用智慧改变自然,让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对时间的认识愈加地深刻,似乎也被时间所左右,困于时间的囚笼中,又好似时间成为了推动事物发展的参量标准。
这几日,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想到,过去的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总是陷入在了时间的催促中,被时间所左右,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这个时间段做这个,那个时间段做什么,似乎时间将自己的生活分割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块,让自己奔波在了这一个又一个的小块里,似乎生活只是自己要去做的事,对于自己而言,就是在时间的要求下,完成这些工作的,至于自己,成了时间的囚徒,现在回想,都感觉到了累。那以后的自己,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时间依然是存在的,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必要的学习、做事还是得继续,是继续被时间所催促,还是按照所要做的事情的要求,提前去介入,让自己安排时间,让时间为自己所用呢?
想了许久,认为自己学习、做事,为什么要被时间所催促、限制呢?自己只是在学习、做事,对于时间而言,只是用来衡量的尺度,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用几天做成,一本书几天看完,作为生活中的我,时间应该不是限制自我的网格,而是可供使用的尺度,来督促、规范自己学习、做事,明确时间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更好地学习、做事,而不是用学习、做事来追赶时间。
这样想来,人的一生,并不是用时间来作为网格进行固定,时间只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它的存在,是在让人来衡量自己成长和做事的过程,体现出成长的规律,让自己在在成长、学习、做事过程中更能看到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为了时间忙碌做事。
想到这里,内心中好似挣脱了时间对于自我的那份沉重约束,除去了以往还没有做事的时候,先看时间怎么样,被时间所限制。而现在,虽然在做事之前,也会看时间,自己是做事的人,自己决定做事,时间只是用来做参照,自己做事是主要的,时间在于我的认识,在于我的思考,至于时间怎么安排,是自己的事情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时间看起来漫长,但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又极为短暂,自我的到来,只如眼前飞过的一只鸟,从出现到消失,似乎就只是在那一瞬间,对自己来说,自我的生命又是那么的真切。
朱自清在他的《匆匆》作品中对时间有着这样的感慨“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文中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细节上觉察时间的流逝,但对于这些逝去,又感觉了无奈。
面对时间,欢喜它的到来,伤感它的离去,快乐时候的它总是白驹过隙,忧伤时候的它又是徘徊眼前,聪明的你,在面对时间,你又是怎样的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