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矫海青的头像

矫海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26
分享

石柜里的金蜜蜂

传说秃尾巴老李是山东人,是由人所生的龙。至于他的出生地,至今众说纷纭:东昌府道口铺、阳谷张秋镇、滕州小坞沟村、景芝、高密李仙庄都传说是秃尾巴老李的出生地。秃尾巴老李乐善好施、嫉恶如仇和帮助穷苦的老百姓故事,以及他和白龙争雄的传奇,留下好多版本。

据说有一年秃尾巴老李来到崂山,看到崂山脚下有一处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水湾,便想在此定居,庇佑周围的老百姓。但这个水湾也被一条凶恶的白龙看好了,于是两位相约某年某日在水湾进行决斗。秃尾巴老李为了潜心修炼,便到山下一个叫西台的村子里给一个老婆婆干活。每天起早贪黑,下地播种收割、上山割草砍柴,偷空练习武艺。转眼一年过去了,到了阴历十月一日这天,是该结算工钱的日子。老婆婆说:“老李啊,该发给你工钱了,你是要粮哪还是要钱?”秃尾巴老李说:“我既不要粮也不要钱,只求您帮忙一件事”。

“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婆婆恳切的说。

“某月某日那天,会下大雨。麻烦您蒸上一锅馒头带上,到山脚下的水湾,那边有两条龙在搏斗。当黑龙上来的时候,您就扔馒头给他吃,当白龙上来的时候,您就向他扔石头,这就算帮我了”。

“这个好办,我一定做到!”老婆婆爽快的答应下来。

到了某月某日这天,果然大雨倾盆。老婆婆赶紧蒸了一锅馒头来到水湾,但见四周狂风大作,湾中巨浪滔天,一黑一白两条龙缠斗在一起,难解难分,不分胜负。

黑龙浮出水面张开大口,老婆婆慌忙当中,举起一块石头砸向黑龙,黑龙见吃不到馒头,又被石块砸伤,无奈再潜入水底与白龙斗。白龙浮上水面,老婆婆不假思索,赶紧扔馒头给它吃。白龙吃了馒头,抖擻精神又潜入水底。

黑龙终因体力不支,又负伤在身,败下阵来,向北逃去。

老婆婆阴错阳差帮了倒忙。

黑龙跑了,白龙占据了水湾,从此这个水湾被当地人称做白龙湾。后来据说秃尾巴老李在东北养精蓄锐,打败了盘踞在一条大江上的恶龙,成了这条江的龙神,这条江因此也就被称为黑龙江。

当我和当地老乡聊着白龙湾的话题,带着大家走近三标山下的白龙湾时,却感到白龙湾有些名不副实。在一座山脚下,一亩多大的面积,不像是有龙在水里叱咤风云的样子。倒是上游不远处的一座水库大坝,显示出几分雄姿。

“看到没有?那边有个龙王庙!”

我眯起眼睛看了半天,才隐约看到山崖下水湾边的草丛中露出比神龛般略大点的龙王庙。

“上面是白龙湾水库。”老汉又指着水库对我说。

趁着大家休息,我来到水库边,看到这里湖光山色,面积也有白龙湾几个大,心想白龙在这里住还差不多。

其实白龙湾在没建水库前,应该是一条弯曲狭长的水湾,风景非常秀丽,否则也不会留下黑白二龙争夺的传奇了。

同行的老汉是在村口认识的。当我上前向三个正在聊天的老汉打听上山的路时,三个老汉都热心的解答,这位老汉更是指指划划非常热情。在另外两位老汉的极力推荐劝说下,老汉领我们上了路。

开始老汉走得很快,以至我不断的提醒他走的稍慢些,等等大部对。

闲聊中得知,老汉姓李,今年65岁。有一儿一女,女儿已嫁出村去,儿子还在村里。李老汉是村里的联防队员,今天是他们三个人在村口值班。老汉非常健谈,虽然有些口齿不清,但我大致还能听懂,和他聊得比较投缘。聊完家庭侃大山,中间还断断续续穿插着些和三标山有关的神话故事。谈起山路,老汉说:“四十多年没爬了,当年砍柴割草都带着反,一砍就是一整天。”

“难爬啊!”李老汉时常冒出这么句话。

走着村里修的水泥防火道,路边长满了开着芦花的芦苇。女士们纷纷在芦苇丛中拍照。李老汉指着左边的狭长山包说:“下面这个地方叫小老鼠窝,上面这个地方叫大老鼠窝。

“为什么叫老鼠窝?”我看不出长着茂密松林的山坡和老鼠窝有什么关系。

“不知道,老一辈都是这么叫的”。

大概是古时候这里闹过鼠患?我寻思着。

走到一处山脚下,这里正对着三标山的山峰。“就从这里上,没有路”。李老汉有些畏难的指着山坡。

三标山山峰裸露的岩石像竖着的一座管风琴,似乎伸手可及。可我根本没有看到上山的路,就让大家休息一下,合影留念。又给李老汉鼓劲打气,动员一番。

开始上山了,路确实不好走,羊肠小道在杂草和灌木丛中不仔细辨别根本看不出来。开始我和老汉走在前面,后来看后面的队员拉开了距离,又回去接应他们。有两个带着7、8岁的男孩的女队员,走得非常缓慢。大家等了约20分钟,才见她们上来。可前面的山峰似乎还是高高在上,不知何时才能上去。为了她们的安全起见,只好劝她们从原路下山。

山路越来越难走,也越来越陡。有时候要贴着山崖、踩着草根过去,一不留神便会滚下坡去,大家互相提醒着小心过去。越接近山顶,越看不到路,只有茂密的灌木丛和植物。李老汉找了根粗大的树干劈路强行,异常辛苦,队伍也走的非常缓慢。我也冲到前头,和老汉一起开路寻道。终于在一条山洞旁找到一条山道,12点多,爬上三标山。

三标山是崂山支脉,和崂山其他山峰一样,雄伟险峻。三标山最高,海拔683米;二标山海拔650米;大标山海拔660米。三个山头逶迤相连,因远望如同三只梭镖直插云天,所以叫三标山。三标山如巨人樯立,一标山状如塔形,又叫塔儿崮,二标山从侧曲着像是一对,又叫对儿崮。

饭罢,大家登上峰顶,或站或立或卧、或作飞翔状,拍照合影不亦乐乎,像是回到了童年。北瞰鹤山及即墨远山;东望王哥庄湾天海一色;南观芍药涧、锥子崮穷其目与市区高楼相接;西瞻铁骑抱虎诸山迎宾大道可辨。从南面下眺,一条弯曲的道路通向群山环绕的村庄,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棉花村。

三标山北侧的一面峭壁上,有两块上下相叠突出的方形石头,传说这就是三标山的宝藏—一石柜。谁能打开石柜,便可以得到里面的金蜜蜂和一辈子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但要想打开石柜,条件非常苛刻,必须家人中有十个亲兄弟,齐心合力才能打开。可一直以来,没有一家人家能有十个儿子,所以石柜至今没能打开过。据说有一家兄弟九个商量要去打开石柜,缺一个兄弟,他们便让姐夫顶替。十个人好不容易攀到石柜前刚掀起一条缝,已经能看到金蜜蜂了,不料其中一个弟兄兴奋过度忘记谶语,脱口叫了声“姐夫快看”!石柜应声而合,就再也打不开了。

石柜的传说,给我印象深刻,所以专门跑到离石柜近的地方拍了几张照片。直到走到棉花村,我还不时的想起有关三标山的神话故事。

石柜和金蜜蜂以及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反映了当地老百姓朴实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一种精神食粮而世代口口相传。其实,白龙和黑龙就是三标山周围那一条条蜿蜒的水带,它滋润着土地和生灵;周围的大山就是一只只已经打开的石柜,它哺育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劳动人民,产生了何止一石柜金蜜蜂的财富价值。而这些金蜜蜂,在当地老百姓的辛勤劳动下,还在源源不断的产生出来,造福着人们,享用不尽。

写于2002年4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