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09
分享

淘书杂记

平生无甚嗜好,惟嗜读书。深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黄山谷曾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何以解忧?唯有读书!每天晚上,厌倦了电视片肥皂剧,独自躲进书房,看着一排排的图书,随手一册,随意浏览,“大丈夫坐拥书城,虽南面王不易也!”

好读书便好淘书,走遍大江南北,流连于书肆书摊,辛苦淘书,终有所获。平时淘书,更多的是到小城的一些书屋,比如秀才书屋、状元书屋之类,书屋不大,图书档次不低,每次都有斩获。去的多了,连老板和售货员都有些熟了,经常点头致意,推荐这几天又进了什么书,并且因为熟客的缘故还能享受正版图书打折的优惠待遇。汪曾祺的《人间草木》、郁达夫的《炉边独语》、苏雪林的《浮生十记》、俞平伯的《中年》以及姜戎的《狼图腾》、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鲁迅经典作品集》等等都出自书屋;至于《读者》、《特别关注》、《思维与智慧》等期刊则是每期必买的,这已成了每月或不可缺的精神食粮。

淘书最大的乐趣是既淘到喜爱的书籍,又物超所值。记得买的最便宜的一次是在影剧院门口,济南的书商在影剧院门口设摊甩卖,图书每斤十六元。当时路过,看到广告,觉得好奇,书还有论斤卖的?转了一圈浏览一遍,觉得是书库处理过时图书,大都是滞销书。但名著是永不过时的,象金庸的武侠系列作品,珍藏版,大16开本,装潢精美,都是正版图书。《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鹿鼎记》都是那次买的。沙里淘金,一些阳春白雪、应和者寡的图书也发现了:《林徽因经典作品》《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林徽因》。流行成为经典,经典铸就永恒。你看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多美的诗篇!林徽因是一代才女,在近代文学史和建筑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图案的设计者,文学成就也惊人。1954年去世后,有一副挽联: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很好地诠释了她多彩的一生。这样人物的传记,竟然沦落到地摊上论斤甩卖,真是明珠暗投、美人落难。我如获至宝,连带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等买了满满一大塑料袋20多斤,上秤、付钱,第一次感觉自己象一个一掷千金的大富豪。

记得收获最少的一次淘书是在北京的图书大厦。因公到北京出差,慕名来到图书大厦,站在高楼前一看就给人一种晕眩的感觉,及至进到里面,但见书山人海,熙熙攘攘,又是一阵晕眩。图书堆积如山,挤进人群,来到书山前,眼睛又不够使得了:政治类、哲学类、技术类、考研类、教辅类等等等等……好不容易找到文艺类区,看书架上小说、画报、散文……人流挤来挤去,顾不得细看,只捡了一本古清生的《大嘴吃八方》,就挤出人群,到外面长长地喘了口气。回去细看223页,18元不便宜,里面还有好多插图漫画,给人以注水肉的感觉。好在古清生是我心仪已久的美食作家,里面的文章篇篇精彩,你看《卤鸭舌》《虾子酱》《肉片汤上的葱花》《红烧还是清蒸》,光看题目就令人口生津液、唇齿留香了。这是我读过的除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之外最好的谈吃美文,皆为君子有同好也!

有一次到德州开年报会,住了几天,闲暇时逛新华书店,又见到了古清生的作品,岳麓书社出版的兄弟文化丛书,从中挑了三本《美食最乡思》《鱼头的思想》《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装潢精美,价钱也公道,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翻看目录:秋椒小烧、糯米鸭血、瓦罐鸡汤、渤海鲈鱼、山药炖板鸭、客家酒糟鱼、味蕾上的故乡等等,读着古清生的美文,打发了几天晚上的寂寞时光。古清生曰:“厨师做的是天下头一号文章,色香味儿俱全的一道菜,有美术作品的感官刺激,音乐作品的绵绵余韵。清炒是一盘诗,红烧是一碗杂文,涮火锅恰如写随笔,烂炖的大锅中当然是一部长篇小说。”——《中国菜》。轻描淡写的文字随手拈来,却调动起读者所有感官,你不光齿颊生津,还得跟他一块遥想人生情怀……

记得淘书最贵的一次是在青岛,当时是参加全省人事仲裁培训班,在青岛火车站候车室的特价图书超市里看中几本书: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汪曾祺精选集》、《梅与梅文化》《剑气凌厉的江南》,还有一本清朝张潮著《幽梦影》,经常在书报上读到别人提到和引用里面的句子:“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方不虚此生耳”。“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读此书犹如同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夫子促膝谈心。就是一直未见原著,在北京、西安、济南、德州都没有淘到,居然在此邂逅,不由得眼前一亮,大喜过望。举着这几本书问售货员是否特价,人家坚决地摇了摇头,说这些书不特价。特价的只是角落里那些无人问津的滞销书。翻了翻书,那一本也舍不得割舍,摸了摸兜,买了车票,只剩一百元了,最后一咬牙、一跺脚,掏出口袋里仅有的一百元,又和同行的平原王局长借了一百元,付上钱,拿到书,上车的铃声也响了。

有些事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淘书也是如此。前几天,吃过晚饭,漫步街头,华灯初上。绕过人防广场熙熙攘攘、跳舞休闲的人群,想去白天没空去转的人民公园转转,看到在桥西昏黄的路灯下,摆着一个旧书摊,冷冷清清的,有几个闲人蹲在前面翻看,便也凑上前去,倒背着手,随意看。都是些旧书,蒙满灰尘的封面、污浊发黄的纸张。我淘书讲究品相,喜欢散发着油墨味儿的新书,签上名,盖上藏书印,有一种拥有后的充实和快感,一般不太喜欢旧书,总觉得是别人占有过的,有些嫌。看了看,寡然无味,意趣淡然,正想离开,眼角的余光发现一本刊物的一角在一摞杂志里露出来,拂去尘土,原来是一本鉴宝杂志,铜板纸质,拿到手里满厚重的。封面写着琴棋书画四个字,翻开来,就着昏暗的路灯光,看到里面写着:“琴棋书画,历经千载,沉淀了光辉的岁月,承载着华夏的魂魄,落落大方地展现不凡的气质。于是我们再度回首,追本溯源,探寻蕴含在这传统四艺之中的深厚文化。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中少有了恬淡宁静的气息,尘嚣纷起的浮华遮蔽了人们的视界,娱乐成为了追求享乐和感官刺激的代名词,曾经高雅的消遣方式离人们渐行渐远。也许,国人应该寻找,寻找那些尘封内心已久的感动,寻找偶入耳际的天籁之音带来的心驰神往,寻找弈棋纹秤间对人生洒脱畅快的领悟,寻找书情画意中的文人情趣。让它们来填补我们渐为苍白无趣的生活,让凌乱跳跃的思绪能够稍稍停歇沉静,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找寻到属于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翻到后面,有精美的图片,唐“神农式大圣遗音琴”、宋“梅梢月琴”、宋“仲尼式琴”、唐“伏羲氏九霄环佩琴”。翻看目录,有“丹青风骨”“水墨流芳”“落纸烟云”“书道千秋”“墨韵朱华”“心有清韵”等文章书画。看到这里,我已决定买下。问老板:“多少钱?”老板拿过来看了看,“这本书挺贵的,定价是20元,你要不是真喜欢的,就别买了。有个人让我给留着……”“你说多少钱吧?”其实只要是我看中的图书,我向来是不屑打价的。从来都是慷慨解囊。“您给十块钱吧!”老板下定决心似的说。我毫不犹豫地掏出十元钱递过去,老板愣了愣,大概他平常很少见到这样慷慨的顾客,平时有人买书就像买青菜似的同他打价。老板有点不好意思,拿过一本薄薄的《风雨墨竹》画册,说:“这本算搭送的。”我翻了翻,欣然收下,说:“再有这样的杂志,给我留着。”“好!好!店里可能还有几期,我给您找找。”淘了好书,公园也不去了,转身往家走。夜深人静的时候,斜倚床头,享受夜读的乐趣。

以后的几天晚上,我都有意转到那天摆书摊的地方,但也许是天凉或阴雨的缘故吧?那书摊都没有出摊。有时就想,万事都讲究个“缘”字,缘来缘去缘如水,若想集齐这《鉴宝》杂志,实属不易,只好抱残守缺了。万事随缘,随遇而安,有欲望就有痛苦,有些事,得固欣然,失亦淡然。盖世路漫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人不得矣!

淘书的乐趣就在一个‘淘’字,淘书是一种过程,一种心情,一种心境。淘书的乐趣在于找书的艰难和发现好书时的惊喜,缺少了‘淘’的过程也就失去了淘书的意义。淘书最大的乐趣,是‘发现’的乐趣。网上淘书,不光可以淘新书,还可以淘旧书。那才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十几年前到青岛参加公务员培训班,学习之余在书店买到一本《剑气凌厉的江南》,图文并茂,十分喜欢。这是一套大雅文化对看丛书,还有一本《风花雪月的江南》不见踪迹。一口气看完了《剑气凌厉的江南》,更加对那本《风花雪月的江南》无比神往,江南,是我心中一个永远的梦。看那书的介绍:翻开江南的历史,也就翻开了一部古典的线装书,散逸出刚强与柔美并重的气息。她荡漾着西湖的轻波,也闪耀着剑池的冷光;她弥漫着人间的风流旖旎,也饱含着时代的血雨腥风;她记载着才子佳人的婉约绮丽,也刻画着乱世英雄的长歌当哭;浆声灯影的秦淮风月柔情四溢,抹不去干将莫邪的宝剑锋芒毕露……

江南,出芳草、出鲜花、出佳人、出才子、出温馨、出缠绵。不知从何时开始,江南有关风花雪月的种种,在总体上被明媚清澈的江南之水所映带、所缠连,打成一片后,更增添了其委婉和秀丽的魅力。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奇怪,真是越得不到的就越是美好的。从那以后,十多年来,每次到书店或出发到别的城市,我都记得到书店和书摊寻觅那本《风花雪月的江南》,济南、青岛、德州、西安、上海、苏州、杭州,走遍了大江南北,始终没有找到它的踪迹,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前一阵,学会了在网上淘书,在当当网上输入《风花雪月的江南》搜索,也不见踪迹。因为当当网上卖的都是新书,这套书是2004年2月第一版,至今没有重印。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孔夫子旧书网,看到那上面把旧书都当做古籍善本的古董卖,也就没报多大的希望。一次偶然输入《风花雪月的江南》,居然发现了它的踪迹。就在济南的一个网上书屋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不禁大喜过望。看介绍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210页81千字203幅图,原定价35元,品相九品,卖价只有6元,看来店家把这本书当做普通的旧书了,没有发现它的价值,赶紧下单。商家快递要8元,算了算一共14元,比打半价还便宜,也算捡了个漏。现代科技就是迅捷,星期天才在网上下单,星期一快递就到了。拿到精心包装的书籍,像捡了个宝一样高兴,这次这套大雅文化对看丛书终于合璧了。

淘书,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随心所欲,碰到什么喜欢就买什么;也可以按某一系列图书搜集,譬如当代中国文学系列、古典文学系列;还可以搜集某一专题的图书,譬如官场文学系列,从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到肖仁福的《心腹.》《位置》、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又到如今风行于世的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侯海洋基层风云》,无不为我们展现了当今官场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古已有之的美食图书系列。

自从中央电视台上播出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美食浪潮。其实,民以食为天,美食古已有之,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老饕赋》云:“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其中,“老饕”一词便由“饕餮”演变而来。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吃货,文雅一点说又叫美食家。不过现在很多人以做一个吃货为荣。

清代大才子袁枚著有《随园食单》,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我国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这本书记得是十年前在秀才书屋购得。

现代的美食家就很多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小说月报》上看到过一篇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讲述一位嗜吃如命的吃客的故事。在主人公朱自冶流连于姑苏街巷寻觅舌间美味的生命历程中,我们记住了陆稿荐的酱肉,马咏斋的野味,采芝斋的虾子鲞鱼……九十年代又读了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惊讶于世上还有如此美文,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了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但更多的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

散文大家汪曾祺既是美文家,又是美食家,他写过很多谈吃的文章,汪老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无论是谈萝卜、豆腐,还是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所有吃过的和没有吃过的,一经他说,全成了美食。著有《汪曾祺谈吃》《寻味》《五味》等美食文章。记得是十年前在新华书店购得。还有一位美食作家谈正衡,此人行过船,捕过鱼,下过放,行过医,教过书,当过古镇上的文化班头,做过县委机关干部,后在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做记者、编辑二十余载。著有《梅酒香螺嘬嘬菜: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这两本我都在当当网上购得,读之令人口舌生津,真是脍炙人口。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位美食作家古清生的美食散文,此人是湖北客家人,原来当过地质队员,1994年背着一台286电脑独闯京城,成为“北漂”一族,作为自由作家,随着他走遍天下的足迹,渐渐演绎成一种独特的旅食散文文本。《大嘴吃八方》、《左烧烤右煨汤》、《鱼头的思想》、《味蕾上的南方》、《食在江湖》、《徘徊的鱼》等,迅猛窜红各地书市,使古清生成了畅销书作家。听老地质员古清生先生谈论饮食,你会发现饮食之道不在文人雅舍,不在宾馆餐厅,而像油茶花那样,在民间自然地蓬勃,自然地开放,自然地美丽。

初识古清生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在《齐鲁晚报》的副刊上,零星地发现一些美食文章,读之脍炙人口,就注意到了作者古清生,我把发现的他的文章都剪贴在剪报本上,精心保存,不时翻阅。古清生的散文是他云游四方的吃文,它以“吃”为载体,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感悟。古清生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美食家。在作家古清生的笔下,“吃”不仅仅是一门味觉艺术,更是一门感觉艺术,他不是用嘴在品尝食物,而是用心在体味大自然赋予他的每一道美味佳肴,并用他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出独特的心理感受。以后利用出发的机会,在德州新华书店购买了岳麓书社出版的《美食最乡思》《鱼头的思想》《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到北京王府井图书大厦购买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大嘴吃八方》,前不久在当当网上又购买了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古清生新著《食有鱼》和《人生就是一场觅食》,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买了《黄河弯黄河长》《左烧烤右煨汤》以及《风中的背影——古清生自选集》《阳光八万里——古清生精选集》。

淘书是需要眼光的,现代出版业发达,各种图书如浩渺的大海,需要你有一双慧眼从沙子里淘出金子来。今年的11月11日光棍节正赶上当当网14周年店庆,网上掀起降价促销狂潮,一百万种图书3—5折封顶销售。看到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书籍这次大降价,兴奋的心情难以抑制,疯狂地收入囊中,计有《活着是一场修行》《般若莲花处处开》《次第花开》《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折磨》《千古文人侠客梦》《史铁生作品精选》等,其中有一本书名叫做《吃茶去!》,封面素雅,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360页29、8元,这次8、64元限时抢购,相当于打了三折,第一印象就是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平凡普通的书名,一点也不像有的茶书《茶禅一味》《闲来松间坐——文人品茶》《茶经茶道》那样文雅,但是一看内容不得了:周作人、汪曾祺、鲁迅等70多位文化名人将品茗升格成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品茶品人生。饮茶的境界与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山水,恬然淡泊的生活情趣相呼应。在这本书里,编者精选了一些名人的文章,与其说是文章,倒不如说是茶语,读之如品茶,意在其中,或许读罢会张罗一声:吃茶去!

忽然想起一则典故:赵州和尚对于新来参学者,不管是不曾到过的,还是曾经到过的,都叫他们“吃茶去”,这连当寺院主都参不透个中玄机而发问,结果是叫他也“吃茶去”。为什么统统叫他们“吃茶去”?原来吃茶一事,在赵州和尚生活时代的寺庙中是极其普遍与平常的事。在《传灯录》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那时寺庙中的禅僧们在待客时、论禅时、吃饭后、休息时,都要吃茶的事例。而“吃茶去”这一句话,也正是赵州和尚接引学人的方便法门。

原来如此!普普通通的一句“吃茶去!”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典故,一般人还真不知道,赶紧下单抢购,收入囊中。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淘书、读书已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书本从“书册卷轴”发展为书、报、刊,甚至更高层次的电子图书,人们借助网络和电脑就可以步入知识的海洋,任凭你在其中遨游;通过电脑,你可以驶入信息高速公路,瞬息走遍全球……读书从此又有了全新的乐趣!然而,不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我还是喜欢淘书、买书、藏书和读书,就因为读书的乐趣实在太多、收益实在太大。孟德斯鸠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寂寞的时间变成享受的时光。”此话不假,我总觉得一本有意义的书捧在手里,即使幽幽独处,也不会感到寂寞。因为书中所展示的世界,不仅能给你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还能使你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有人吸烟上瘾,有人喝酒上瘾,还有人打牌上瘾,而我是读书上瘾。用鲁迅先生的话讲就是:我把别人用在吸烟、喝酒、打牌上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

好读书便好淘书,走遍大江南北,流连于书肆书店,那是以前的淘书办法,已经落伍了。现在科技发达,流行网上淘书。古板传统如我辈,也加入了网购的潮流,开始网上淘书了。

说起网上淘书,那也是赶鸭子上架。这还是不久前的事情,当时女儿考试需要学习资料,跑遍禹城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没有,想上省城济南去看看,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动身。一天在办公室说起这件事,办公室庞主任说你怎么不在网上购书哪?我说我也不会啊。那容易,我教你。说干就干,上网、注册、搜索、点击、下单,电脑高手一系列操作下来弄得我眼花缭乱,操作完毕,庞主任说你就等着收快递吧!我说还没付钱呢,庞主任说货到付款,而且网购打了七折,比在书店买还便宜了几十块钱呢!我将信将疑,第三天果不其然,快递上门交货,付上书款,打开包装,赫然就是女儿需要的学习资料。在现代科技面前,我也不得不由衷地叹服了。

由此就开始了我的网上淘书生涯。首先上的是当当网,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最主要的是还可以支持货到付款,不满意可以退货。上网、注册、搜索,一步一步地学习,当时我正痴迷于篆刻研究,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些书籍资料,下了我自己网上购书的第一单。计有《中国历代闲章集萃》《中国闲章粹语综汇》《西泠八家篆刻集萃》《明清流派篆刻集萃》还有一本《品读江南》,大部分都打77折,总计98元。然后就开始在期望中等待。

有了希望,日子就过得有劲头,过得快。到了第三天还不见踪影,就有些心急,上网查询,原来这批书有两本需要从北京发货到济南再配货,然后再发到德州。现在正在济南配货。于是又耐住性子等待。到了第五天,终于等来了快递,飞跑下楼,付了书款,接过包裹,粗略一看是五本书,就急急地上楼回到办公室,打开包裹,一本一本地拿出来,仔细审阅,欣喜满怀。一连几天,公事之余,我就会捧起新购的图书欣赏阅读,钻研学习。

由此也引发了网上淘书的瘾,时不时地上网搜索,陆续地又订购了《文化名家读史录》《文化名家谈佛录》等名家谭系列;《清言小品精华》《清人笔记随录》《板桥杂记》《夜航船》等中华经典普及文库;还有古清生的美食文集《人生就是一场觅食》《食有鱼》,台湾逮耀东教授的中国饮食文化散记《寒夜客来》以及赵珩先生谈饮食文化的力作《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和《老饕续笔》;还有一些久闻大名无处寻觅的名作,如“补白大王”郑逸梅的《纸帐铜瓶》散文集,我是二十年前就读过他的《艺林散叶》,倾慕已久的了;还有文坛大家黄裳的《我的书斋》《书香琐记》《白门秋柳》散文集。台湾林清玄的经典散文集《清欢》《玄想》《林泉》,仓央嘉措诗传全集《不负如来不负卿》,弘一大师传《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那段日子真是过得惬意,时时有希望,日日有盼头。那段时间电视上正在热播《甄嬛传》,从不热衷电视剧的我也陪媳妇一起观看这部清宫剧。感觉自己就像《甄嬛传》里的皇帝,那些经典名著,就是选秀选中的大家闺秀,精美的散文集,就是小家碧玉。

当然也有郁闷的时候,那就是天下的图书浩如烟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其实想开了,这个问题也好解决,那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选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问题是只选自己感兴趣的也不能事事得偿所愿。比如我所感兴趣的篆刻研究,有一部《飞鸿堂印谱》久闻大名如雷灌耳,《飞鸿堂印谱》是清代大收藏家汪启淑精心辑录家藏古铜印以及当时一百数十家印人篆刻而成。四十卷,共五集,每集四册,五集合二十册,共收录印数约为三千五百方,与《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合称为“至美之三堂印谱”。

在网上寻寻觅觅终于寻得《飞鸿堂印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翻看目录也甚满意,看看定价180元,只觉囊中羞涩,我辈工薪阶层,每月就是那一千多元的工资,还要供孩子上学、还楼房贷款,生活已觉艰难,若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不顾家庭生活,那也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只好吞口口水,放到收藏夹里留待以后了。

一日上网浏览,忽然发现当当网搞百万图书大优惠活动,急忙点开收藏夹,看到我那心仪已久的《飞鸿堂印谱》已经由原定价180元降到了108元。算起来已经打了6折,况且这样的经典图书不光有研究价值还有收藏价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勒紧裤腰带也要拿下!于是果断下单。下单后的日子就陷入焦急的等待,日日上网查询邮件的消息。第二天的时候,我发现《飞鸿堂印谱》已经卖完了,看来识货的人不少啊!不禁为自己的英明暗自得意起来。等到第五天,快递员在楼下打电话的声音,在我听来如聆仙音,立即飞跑下楼,付上书款,就把包裹紧紧抱在怀里,怕它再飞了一样。回到楼上,逐册展开,浓浓墨香隐隐传来,鲜艳印章赏心悦目,真是心花怒放,如获至宝!

一连几天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吃饭也香了,爬楼也有劲儿了,工作起来也更加努力了。但是人都是得陇望蜀,人心不足。得到了《飞鸿堂印谱》时间不长,又觊觎《学山堂印谱》和《赖古堂印谱》,这三堂印谱合称“至美之三堂印谱”,可见其尊贵价值和崇高地位。于是在网上又展开搜索,然而寻遍当当网,也没有发现《学山堂印谱》和《赖古堂印谱》的影子,只在百度上发现了情况介绍:明人張灝《學山堂印譜》,印文古意爛漫,隨手錄之。“越不聰明越快活”“寂寞深山何堪久住 曰多情花鳥不肯放人”“惟寄空身在世間”“仰面問天天亦苦”。

想来中国印谱全书也没有翻印此书。

又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发现了影踪,可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学山堂印谱》的标价竟然高达120万元,最便宜的也标价1620元,令人乍舌,原来人家这是卖的价值连城的古董书!古籍善本的宋版书岂是我等工薪阶层可以问津的!失望之余,继续寻寻觅觅,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则消息上,竟然发现了《学山堂印谱》的日本藏本,原来这部珍贵的典藏古籍竟是流落海外了。请教了电脑高手办公室主任说可以下载电子书,在年轻高手的指点下,这部流失海外的珍贵印谱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郑重地把它收藏进了我的文档。

这是我所下载的第一部电子书籍,从此我的阅读进入了电子书时代。网上淘书的目标也锁定了电子书,一些现实中还没有出版或者早年出版过现在已经流散了的图书,以及一些珍贵的古籍善本也可以通过电子书一睹芳容。那段时间我就像进入了一个电子书的深山宝藏,什么《齐白石印存》《吴昌硕印集》《赵古泥印谱》《养正楼印存》《小石山房印谱》《十钟山房印举》等等古今名谱尽归我手,令我心大慰。唯一遗憾的是被称为“至美三堂印谱”之一的《赖古堂印谱》仍然遍寻无踪,可见事不可极,只能留待以后吧!

电子书读多了,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打开电脑,翻开电子书,图文并茂,色彩斑斓,但是关上电脑,就漆黑一团,恰似南柯一梦。总觉得不如实体书人手一册,可翻、可读、可记,即可正襟危坐,也可斜倚床头,比较起来,还是纸质图书来的实在。就像电视上的明星虽然光彩照人,毕竟不如自己的妻子与自己相濡以沫、同呼吸共命运。

淘书、藏书、读书,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修养,不是为了物质上的占有,而是为了精神上的充实。这些年来,我辛苦淘书、藏书、读书,就像一只蜜蜂在开满鲜花的大地上辛苦采花、酿蜜。我的篆刻研究初见成效,《剑梅楼主印痕》在迎春书画篆刻大赛上获奖。我在网上建立的博客《剑梅楼主的博客》现在已经发表了300多篇文章,成为风云博主;《千古文人侠客梦》和《开满芙蓉花的校园》被草根博客网推荐为草根名博;多篇文章被“古雅文化”“风月山庄”“姹紫嫣红”“一世浮华”“草根文学博客圏”等文学圈子精华推荐,收录珍藏。同时在《禹城市报》《禹城文萃》以及《德州日报》《鲁北文学》《山东绿化》《联合日报》《文苑》等报刊也陆续发表文章近百篇。作品《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 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从饮食变化看社会变迁》获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征文一等奖。《坚持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被收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改革丛书《改革理论与实践》(党政卷)。事实说明正当的业余爱好既充实了精神生活,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又宣传了部门工作,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双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