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二部文集,取名叫《清风堂文集》,语出《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业余时间沉迷于读书、习字、篆刻,自号清风堂主人。
全书分为七个板块:红花绿树、人生百味、随笔杂记、读书笔记、朝花夕拾、传统文化、现代诗词。共计167篇文章,大部分发表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清风堂,清风堂已经发表了文章336篇。清风堂的文章阅读量成千上万,最多的达到100多万,一般几千到几万不等。博客和微信公众号只有几十、几百的阅读量,清风堂的阅读量同博客和微信公众号相比,多到不可想象。这主要得益于平台的推荐功能。好的文章,平台编辑可以推广到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百度等几大平台上,阅读量自然呈几何级数增加。
一部分发表在《鲁北文学》《德州日报》《齐鲁晚报》《联合日报》《文苑》等省市各级报刊杂志上;一部分是在全国和省市的获奖征文作品;还有一部分是近几年发表在自媒体公众号《禹城文学》《齐鲁文苑》《书香德州》《齐鲁文学》和《学习强国》《大家》《现代作家文学》《华语经典文学》上的文章。
这部文集里的文章都是我十多年的所思、所悟、所记,都是压箱底的文章。本想“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次“书香禹城”建设,市委、市府、宣传部、文联都鼓励出书,也算我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诗圣杜甫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翻阅古今中外各种典籍,我们会发现文章的确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大事,但文章中最本真的情感和思绪恐怕只有作者自己心里才知道,其他人只是尽可能用想象去模拟,用情感去体会。流传千古,当然不仅仅指的是那些经过历史检验出来的经典,也包括文章本身可以伴随着历史时间保留到现在甚至保留到很远的将来。
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说明它拥有着超越历史的意义,这意义我认为应该是文以载道。我们对生活描写,或对风景感叹,又或者对时代及人物的刻画,一定是带着某种大于现实生活的道义而为的。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若想达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境界很难,难就难在能不能写之以诚。真诚,是真挚、诚实、不矫饰、不夸张,很自然地说自己想说的话。真诚是发自于内心,来源于真实,自然而然。不用太计较句式的整齐,文辞的丰沛,只需要较为准确的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就一定会因人及人,感动他人,并超越个人和国度的界限,也就一定能成千古事。
真诚的另一个中心是在于拥有自我的个性,人格的魅力是来源于个性的,是真实的表现自我,袒露人性的光辉。文章的出发点,应该是来源于自身的真实感触,即不同的个性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喜怒哀乐。因为是发于内心,说真话,诉真情,即便是语言简单,却也可以直达人心,或引人思考,或令人感怀。
人生如旅,看过无数风景,走过几多坎坷,经历多少艰险,留下多少故事;人生如旅,洒下无数汗水,留下许多欢笑,旅途中有快乐,有遗憾,有失败,也有欣慰和值得自豪的成功,一路走来,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都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插曲;人生如旅,看过风景,经历磨难,有坦途,也有崎岖,无数风光尽在其中,每一章节都是精彩人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