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21
分享

沧桑风雨路 辉煌三十年

1993年10月18日,禹城召开撤县设市庆祝大会,10万多禹城群众举行游行活动,热烈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弹指一挥间,禹城撤县设市已经三十年!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砥砺奋进,从“破禹城”到“百强县”,禹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禹城人感到非常的自豪。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我,幸运地见证了撤县设市这30年的时代变迁,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了我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巨变,亲身体会到了撤县设市带来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能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数我们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了。

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又说:人凭衣裳马靠鞍。衣冠服饰是一个人等级身份文化品味的外在体现。服饰的变化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最重要体现,也打上了时代的深刻烙印。30年前的禹城,大型商超只有贸易大厦一家,东方大厦和新时代购物广场还没有修建。走在大街上,映入眼帘的,千篇一律的是灰色中山装或深色西装,被形容为“灰色的海洋”。我那时候穿的还是在交通局发的绿色交通标志服,春夏秋冬一身绿,感觉还很潇洒。

记得小时候,最高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光能吃上平日吃不上的肥肉,还能穿上新衣服。那时的新衣服可金贵着哪!一般老百姓人家的孩子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能穿上一身新衣服。大年初一,睡得朦朦胧胧的时候,就被大人叫醒,穿上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去拜年。那是母亲多少个夜晚,纺线织布做出来的土布棉线衣服,就像电影《小兵张嘎》上的嘎子穿的对襟粗布褂子,那可是纯手工、纯棉线,缀满浓浓母爱的衣服。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有纺线机,母亲晚上经常嗡嗡的纺线,就为的过年给孩子穿上一身新衣服。通常情况下,困难家庭的孩子衣服,大多是采取“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办法,这里主要是孩子在穿衣上采取“接力棒”,有民谣说:“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就老三”。

80年代穿着“的确良”白衬衫的女青年显得那么单纯,和那个时代一样。随后,城市里开始流行红裙子,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一扫沉闷的灰绿色,思想开放的女孩子脱去了暗淡的外衣,穿着色彩鲜艳的编织毛衣,从禁锢走向开放。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体现在服饰上,就是风气日益开化,出现了喇叭裤。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以后,又开始流行牛仔裤、蝙蝠衫,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90年代的中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在穿着打扮上越来越大胆,超短裙、剪裁合体的职业套装、张扬自我的文化衫、健美裤、松糕鞋大行其道,成为人们的最爱。

1993年禹城撤县设市后,陆续修建了东方大厦、洪福大厦、新时代购物广场、禹城德百广场等大型购物广场。新时代新气象,现在走在大街上,人们的穿着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现今的人们穿着上更注重品位,还讲究衣着的美观得体大方,服装种类不断细化,年龄层次也逐渐拉开,人们的着装不断变化着,生活也发生着质的飞跃。就是我这从不赶时髦的老传统,也有了几身西装,什么“新郎”“红岭”“雅戈尔”,扎上领带,自觉年轻了几岁,精神的很。现在的人穿着讲究名牌,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件的的都不在话下,令我们工薪阶层望尘莫及。总的说来,从过去过年才穿一身新衣服,到今天拥有几身名牌西装,普通老百姓穿着服饰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记得我小时候,吃肉总喜欢吃肥肉,吃饭不喜欢吃粗粮。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能吃上肥肉,解解馋。那时候买肉都得凭票,快到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得排很长的队,抢着要买肥肉,就怕别人把肥肉买完了,因为人人肚里都缺油,肉架子上挂的多数都是一指厚的膘肉,谁能买到二指厚的膘肥肉也是天大的恩赐。因为那时用来炒菜的油很缺乏,所以很多人都要买肥肉炼油炒菜,那时候觉得最香的就是肥肉了。大白菜熬肥猪肉片炖粉条那是上好的菜,只有过年过节、红白喜事才能吃到。记得我堂哥结婚那年,我才七、八岁,中午吃白面馒头和大白菜熬猪肉,那红白相间的猪肉片子,用筷子挑起来,忽闪忽闪地颤,看看就流口水,吃进口里香得流油,香得心里乐悠悠。那滋味我至今难忘。

上个世纪70年代,非农业户口每人每月供应3张猪肉票,每票3角钱,共计1斤左右。哪里舍得吃?只得托熟人走后门割两斤肥肉好炼猪大油,存在瓷罐里,每次炒菜时用勺子挖出一点放在热锅里炒菜。你别说,猪大油炒菜还特别香。有一次我到亲戚家串门,正好亲戚托人割了1斤肥肉膘,在锅里炼油,她捞出炼油的油渣掺上韭菜给我包饺子,那个香啊,至今还记忆犹新。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1993年禹城撤县设市后,修建了禹王大市场、大禹便民市场等农贸市场,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去肉食市场瞧瞧,全都是购买瘦肉的,过去抢不到手的肥肉全送到包子店饺子馆了。现在人们说:“过去买肥肉,后来吃瘦肉,现在啃骨头。”还有这样一段顺口溜:“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家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头蹄下水上桌来,活物价格涨起来,咸菜佐餐受青睐,应季小菜火起来。”

在吃的方面,我们已经不像过去那种吃饱肚子,解解馋了,而是讲究少而精,在饮食营养上做文章,过去那种奢望的食物,今天看来已经不稀罕了。这正是人们富了之后的生活变迁。如今我们的餐桌上琳琅满目,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追求吃得健康。大鱼大肉不稀奇,还要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时鲜野菜成了稀罕物,“油腻男”居然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开始追求饮食的质量。大家这才发现,老吃肥肉容易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病。于是,肥肉和猪下货之类就成为一些人眼中的罪魁祸首。于是乎,人们避开肥肉而追求瘦肉。其实瘦肉受宠也是短暂的,如今最走俏的是海货。但是若要深究,海货也不大可能一统天下。因为从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来看,主要是从单一到多元,从精细到粗放,应该说,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我们从肥肉的得宠与失宠,亦可看出时代的变迁来。这就是时代气息、时代特征,社会进步,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翻天覆地。如今瘦肉都吃足了,谁还去买肥肉?从过去吃不上肉到今天吃腻了肉,国人吃肉的历史变迁,是民众生活改善的一个缩影。

禹城撤县设市后,明珠大酒店、鸿泰大酒店、东方大酒店等相继拔地而起。各种中小饭店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现在来了亲戚朋友都懒得在家做饭,都是领到饭店坐大席,660元、880元的套餐随便点,欢聚一堂,好不热闹。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房子是头等大事,国人素有先成家后立业之说,而房屋一直以来都是家的代名词。古时杜甫“安得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今天已成为现实。70年代的时候,农村的房子还大都是由砖头、土坯盖成的,点着煤油灯,屋里黑洞洞的,到了80年代,有点钱的人家都逐步盖起了砖瓦到顶的红瓦房, 禹城撤县设市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如同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随着高层楼房普及,许多人也搬到了新式的现代小区。一片一片的老房子被拆除了。

从我出生到八岁住的是老家的土坯平房,全家六口人挤住在五十平米的老房子内,烧的是柴草,每次生活做饭,都是一屋子烟。正所谓:黑厨房,土灶台,一日三餐不离柴。那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居住现状。在那个时代,60年代的平房、70年代的筒子楼,是人们住房的普遍情况,能住上两室一厅的楼房几乎是普通百姓的梦想。

在住的方面,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91年刚刚才结婚那段艰难日子,那时候还在外租房,一间集厨房、卧室和客厅为一体的几十平方米的简易平房,房间用家具在中间隔开,右边凸出一块几平米为厨房,房顶上全是用小块平瓦铺盖,夜里时常听到猫在房顶上乱窜,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虽然用塑料桶或脸盆接水,但雨水滴答滴答的声响简直让人彻夜难眠。

撤县设市后的禹城在住的方面,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宜家尚品、大禹盛景、金辰公馆、乾丰首府、金辰府、幸福里……那鳞次栉比拨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大厦,家庭装修的富丽堂皇,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卫生间在家,足不出户在家淋浴、在家方便;不论春夏秋冬,再也不用半夜起床接雨水了,为了抵御酷暑和寒冷,房间还装有空调,确保冬暖夏凉。

我在1996年搬上了安居小区的楼房,终于告别了租房的日子。小时候幻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了现实。现在马上就要再次搬家了,这次搬进了三室两厅两卫一百多平米的新电梯楼房,各种家具齐全,有了两个独立的卫生间,能够在家里的浴缸里洗澡,真是舒服极了!

其实,不只是住房,从禁锢走向开放,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高铁将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移动支付让我们可以更加便利地买买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从温饱到小康,撤县设市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的步行,到早先的牛车驴车,到自行车,再到现在的汽车,高铁,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

我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公路很少,只有省道是柏油路,县道都是砂石路,农村街道都是泥土路,下雨时泥泞不堪,行走艰难。在七八十年代,交通还不发达,公路狭窄、车流稀少的情况下,我们出门总要赶班车。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去老家,当时在市里长途汽车站的客车每天只有几个班次,所以我们每次回老家时都要起个大早,先排队买车票。车子也就是一部老公交车,每个班次的乘客总是挤得满满当当,冬天还好些,到了夏季,那汗臭味夹杂着其他怪味,熏得简直叫人窒息。去老家的路途虽然不是很遥远,但其路况确实很差,路面全是黄泥巴路,车子跑起来像个醉汉似的,经常有人在车上出现头晕呕吐,我也落下了晕车的毛病,那段时光成了我一生中的永远记忆。

30多年前,人们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为主,那时候上海“凤凰”、天津“飞鸽”等一些品牌自行车,能买一辆骑上也是满脸的骄傲。87年参加工作后,我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同伴们都羡慕的不得了。前些年,自行车被扔到了一边,摩托车、电动车开始普及,脚蹬变成了自动,节奏开始加快。现在我拥有自己的小车,周末兜风、旅游,带上老婆孩子,即刻就能出发,好不自在。

禹城撤县设市后,就像按下了快行键,随着道路拓宽改造,随着交通车辆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出门相当便利了,要经济实惠型的可以乘坐公交车,要讲究赶时间,舒适型的出门就可以打的。由于道路宽敞明亮,过去我回老家坐车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达到,而现在仅用30多分钟就能顺利到达,这其中少了许多旅途颠簸和劳累。改革开放之前,私家车想都不敢想,而现在,春暖花开时节,去赏花休憩,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走向诗与远方,成为了很多私家车主的假日选择,一到国定节假日,各大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如今,当我们再次翻看过往的点点滴滴,依旧禁不住感慨万千!禹城撤县设市后,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JDP连续翻番,人们的工资收入从1993年的二三百元增长到现在的四五千元,人们的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城市建设不断扩大,美化绿化越来越好。记得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2015年,我们领着考评组参观了高速林带和农田林网后,走在大禹公园绿树成荫的林荫道上,一个外地的年轻人禁不住问道,你们禹城市绿化的这么好,到底是地级市还是县级市啊?陪同的市领导自豪地回答:我们是市级市!大家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