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02
分享

乡村纪事之重阳腊八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说到重阳节,让我首先想起了毛主席的诗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融进了整个秋天。乡村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庄稼的果实闪亮登场,堆满了农家小院,房前屋后,金灿灿的发着诱人的光芒,彰显了农人生活的富足与美好。这就是秋天,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获得感,把冬天的孕育,春天的期许,夏天的热望,全都变成现实,全都横陈在季节的深处,或许这就是敬献,这就是收获。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相传,东汉时期的儒家阴阳观,把双数称为阴数,单数称为阳数,因而二四六八十称为阴。一三五七九称为阳,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由此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菊花节等的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天长地久之意,久而久之后世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南朝梁人《续齐谐记》中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区域突然发生了瘟灾,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于是他便到东南山拜仙师学艺,仙长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青龙剑,并传授降妖剑术。桓景起早贪黑,勤学苦练,常常披星戴月,日以继夜。一日,费长房给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他回桑梓带父老乡亲登高避祸。他回到家乡那天,正值九月九,便迅速领着妻儿、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要求随身带上,又把菊花酒倒出来,给每人喝了一口,以避免染瘟疫。接着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从此以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人们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抒怀兴叹。唐代诗人王维就触景生情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那年十七岁,从故乡山西蒲州不远千里来到帝都洛阳,只身客居异地。阖家团圆的重阳佳节,触动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且一发不可收。他联想到远方的骨肉兄弟登上高山,心里畅快起来,可忽地笔锋一转、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亲人们在插茱萸时发现还少了我一人,该有多惆怅遗憾呀!全诗质朴自然、娓娓而叙,千百年来,无数在外漂泊的游子作客他乡读到这首诗,都会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力,堪称重阳诗词中的典范。

宋词中的重阳更有一番韵味。北宋徽宗年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婚后夫妻恩爱,琴瑟和谐。可新婚不久丈夫负笈远游,时届阖家团聚的重阳,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可少妇独守空闺,备感愁闷,日长难挨,百无聊赖,她独自盯着金兽香炉中袅袅青烟出神。天气骤凉,没有丈夫在身边的新妇“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纱帐独寝至半夜,凉意入沁枕上,对比起夫妻团聚闺房的温馨,别有一番凄凉在心头。重阳节亦是菊花节,她饮酒赏菊,借酒消愁,花开极盛极美,菊香溢满双袖。一阵急风卷起珠帘,帘内人儿较之菊花更为消瘦,顿生人不如花之感。于是,提笔写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全词不涉愁苦、相思字眼,却“物皆著我之色彩”,高明之处在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爱老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长大了,他们却老了,关爱老人不应只在重阳节,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为他们做些温暖的事情。

今天的重阳节是个太平盛世,幸福年华,再也见不到那“战地黄花”。我平时也爱看中央台的“夕阳红”节目,也乐意听这首主题歌: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沉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这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据说在我国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辞海》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成道日,中国汉族地区佛寺常于此日举行诵经等纪念活动,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取香谷及果实等熬粥供佛,称‘腊八粥’。后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是日吃腊八粥,有庆贺丰收之意。

在乡村,腊八这天,最通俗、最经典的就是熬腊八粥、喝腊八粥了。按过去的习俗,熬好了腊八粥是要先祭祀祖先的,尔后才能自己喝,现在,这种传统习俗已渐渐淡化,而多了些庆祝丰收的意味。腊月初八一大早,乡村的家庭主妇们便里里外外跑出跑进忙碌起来,淘大米淘糯米,洗大枣洗葡萄干,泡枸杞泡绿豆泡花生米,然后把它们一起下锅用温火慢慢熬,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的饮烟里便飘溢出黏稠的香甜的腊八粥的味道。随着这味道不断飘散不断弥漫,年味也就不断发酵变得愈益浓烈和醇香,如同墙角那坛刚启封的陈年老酒一样让人陶醉让人神往。不觉想起小时候唱过的歌谣来:“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家”,“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儿时记忆里,腊八节总是我最盼望的节日。因为在那个“瓜菜半年粮”的年代,从腊八节喝过粥之后,不仅年味愈来愈浓了,而且还经常可以吃到一年当中难得一见的鸡鸭鱼肉等美食。或许,由于幼时生活的匮乏,吃腊八粥,也是我们这些孩子所急切盼望的日子之一,当冬天的夜幕低垂,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沉浸在如烟的兴奋中了。此刻,从家家户户的屋内都飘出各种香气扑鼻的粥香,直往馋嘴的你鼻子里钻。

记得小时候,一到这天母亲要起得很早熬腊八粥,我们还躺在暖暖的炕上睡觉,依稀听见母亲拉风箱的声音和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我也不知又睡了多久,就听母亲喊叫,“快,都起来吧,喝腊八粥啦”!我们赶快告别暖呼呼的被窝儿,叠好被子,放好饭桌。母亲就把一盆热腾腾的腊八粥端了上来,给我们每个孩子盛上一碗。那粥是用玉米面和豆子熬制的,吃到嘴里粘粘的,有一种独特的粮食的香味。那年月家家都很穷,能吃上一顿腊八粥不亚于过年,这粥也就不可能熬的很多,每个孩子只能分到一碗,吃完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空盆,于是就把碗舔的比洗过的还干净。吃过饭我们就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喝过热乎乎的腊八粥,走在冰冷的路上全身都暖暖的,嘴里还不时回味着粥的余香。

关于腊八粥的故事,记忆最深的是母亲说,古时候有个叫朱元璋的皇帝,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回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就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个老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如今,居住在城市里,腊八节也象征性地喝腊八粥、吃腊八蒜,但总觉得很刻意、很勉强,再也吃不出小时候在老家时的那种气氛和味道。盛上一碗腊八粥,喝一口仔细品味一下粥的味道,除了比往日的粥甜了一些,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甜是因为腊八米里有冰糖。心里想一想今天是腊八节,喝腊八粥是纪念这个节日,心里似乎温馨了一些。但总感觉这粥里缺少点什么,确切一点说,是缺少一点记忆中的那种腊八粥的香味儿,那是童年的时候,妈妈熬的那种腊八粥的香味。

腊八粥,一碗普普通通香香甜甜的味道,一种令人倍感暖心,富含浓郁亲情的味道,至今都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回味无穷。这些年来,每每由于工作繁忙,在快餐店匆匆喝碗腊八粥,虽然也很好喝,但总觉得与母亲亲手熬的相比,少了那韵味和那份闲适的心境。但是,不论何时何地提起腊八粥,就会想念小时候吃过的那普通而简单的腊八饭,我的心中就会有一股暖流滑过心海,总会有一种芳香氤氲心房。

童年,那简朴而幸福的生活仿佛就是昨天,总是无法忘记,那一份隽永的母爱至今仍萦绕于心,使我常常难以释怀。冬夜,因了家人的团聚和远方的祝福而温暖;冬夜,因为多了一个话题,而多了一份快乐;冬夜,腊八粥留给我的香甜,让我多了一份对童年的回忆。

当在岁月深处回首来时路,童年的脚步早已远去,可是关于童年的记忆,却是越来越来清晰,这些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吃母亲煮的腊八粥。一碗腊八粥,不仅带来了一份眷眷如丝的亲情,更有一份绵延淳朴的思念与祝福在这冬夜里悠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