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散步的地方,有一片玉米地,大约有几十亩。周围都是高楼大厦,城市的车水马龙环绕着它。玉米们站成整齐的队形,就像接受检阅的部队一样。据说这片土地已经纳入规划,要在这里建一个大型农贸市场。
早种的玉米已经收获,今年玉米大丰收,平均每亩一千多斤,但价格每斤玉米不到一块钱,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去除农药、化肥、种子和浇水的费用,基本上是白忙活一场。还不算这一年的人工。但就是这样,种地的农民们,还是舍不得土地闲置,这不是收获了玉米,又赶着农时,种上了小麦,现在小麦已经出苗了,一片绿油油的麦苗令人心旷神怡。
还有十几亩的晚玉米没有收获,不知道什么原因,当时是误了农时还是什么原因。前一阵,还有一辆拉着蜂箱的大卡车停在晚玉米地边,蜜蜂们忙着采花授粉,蜂农忙着收蜜,在路边还摆着一个卖蜂蜜的小摊,一个招牌写着现采现卖,纯正蜂蜜。现在晚玉米已经长成了,一排排的晚玉米腰间像别着手榴弹的战士,站得整整齐齐。但愿晚玉米的收成能让种地的农民收获丰收,收获喜悦。
有时候感觉自己也像这种地的农民一样。热爱着文字记录生活,只知耕耘,不问收获。或许,这也是一种境界。只是和农民舍不得浪费土地一样,我也是舍不得浪费生命中有限的时间。总有人问我写作挣了多少钱?我总是笑而不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写作带给我的精神愉悦,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我写作只是因为热爱,有钱难买我愿意。
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这幅联语作于咸丰元年七月十二日,即公元1851年。此时的曾氏已为礼部右侍郎,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了,他一如既往地对自己严格要求。今天的人们很难理解当时的曾国藩,乍看上联似乎绝对至极,甚至荒谬。 为什么做不了圣贤,就一定成禽兽呢?不是还有机会做一个非圣非兽的普通人吗?其实,此联表明的是曾国藩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否则便堕落为禽兽!两百年来为人称道和引用,同时也正是抱着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向,曾国藩得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一跃成为名垂青史的封疆大吏、中兴名臣,成就了其非凡人生和“内圣外王”的千秋功业。
曾国藩的“粉丝”都非常喜欢引用这句话,梁启超是典型的“曾粉”,他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闻一多先生在其诗集《红烛》中,也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序诗的最后一句,既激励自己,也鼓舞世人。由此可见,这句话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多少英雄豪杰都把这一句话当成行为准则。
曾国藩把“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做座右铭,实则是提醒自己要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这样说:“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确,人生需要一种豁达的态度,如果事事都讲求名利,如果事事都求“有了耕耘,就问收获”,那么这样的人生就会在名利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也就不能真正有一番作为!
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们:“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以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在曾国藩眼里,没有收获就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有不断地付出,才可能有长进。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诫人们,不要只想着收获,如果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秋天的丰硕收获?比喻干事业做学问也一样,要有丰厚的积累,时候到时自然会瓜熟蒂落的。
很多时候收获就如同树木的生长是看不到的,但长期的积累,小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孟子有曰:“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