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12
分享

寻花问草之文冠果

记得十年前在林业局的时候,为了争创“省级森林城市”,编辑出版了一本《禹城古树名木》,铜版印刷,图文并茂。为了配图摄影,走遍了禹城大大小小的村庄,走访村民,寻访古树。

在僻远的张集乡寻访到了一颗古树,不同于一般的常见树木,村民也说不出叫什么名字。走在树下近前观赏,枝头上的花似梨花那般一嘟噜、一串串的紧致,又像蜂窝中的蜂团一样紧密地抱在一起、滚动在一起。拉枝细看,那三瓣四瓣的花朵中,白中有绿、绿中有红,那花心中短短的花蕊顶着比米兰还小的黄粒粒。在枝头、在花朵中、在树间中,时时有嗡嗡作响的蜜蜂飞来飞去。蜂儿们有的钻到花瓣中落在黄粒花蕊上,脚刨嘴吮,秒时落下,又秒时飞出;此时,不酿蜜的彩蝶也前来凑热闹,真应了“花香蝶自来”的话。

同行的林业专家仔细观察,又查阅资料,断定这是一株本地非常罕见的树木,学名叫文冠果。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中记载:“文冠果生……荒野间……树高丈余,叶似榆叶而狭小又似茱萸叶而细长。花开仿佛似藤花而色白,穗长四至五寸。结实状似枳谷而三瓣,中有子二十余颗,如皂角子。子中瓤如栗子,叶微淡,又似米面,叶甘可食。其花瓣甜,其叶微苦。”同代文士陈吴子所著《花镜》讲:“文冠果,树高丈余,皮粗多砢,木理甚细,叶似榆而尖长,周围锯齿纹深,春开小百花成穗,每瓣中微凹,有细红筋贯之,子大如指顶,去皮而其仁甚清美。若遇旱年,则实秕,小而无成矣。”同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文光果”:“性甘平,无毒,涸黄水与血栓。肉味如栗,益气,润五脏,安神养血生肌,久服轻健,百年不老。树枝煎熬膏药,祛风湿,强筋骨。”文冠果树千花一果,精贵如它,仍一点一滴地裨益于人的日常生活和体质健康,实用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

因为当时的朝廷文官,首穿白袍,次穿绿袍,再穿红袍,较大的官才穿紫袍。而文冠花的花的颜色变化,也正如此,颜色也逐渐变深,先白次绿次红次紫,故名文冠花。

在古代文官制度中,官员穿什么颜色的官袍是有规矩的。依据什么呢?正是按照文冠果开花变色的次序穿袍,以此区分官阶的大小。宋代,文官着袍,等级最低的着白袍,次着绿袍,再着红袍,官阶最大的才着紫袍。可见,当时文官穿袍的等级正是依据文冠果花色的变化而晋级的。《笤溪渔隐丛》记载:“贡士举院,其地栖广勇故营地,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花枯经年,及更举院,花再生。今栏槛当庭,尤为茂盛。”文冠果的特别之处不仅在其花,还在其果——“千花一果”,是对文冠果果实难得准确的形容了。

当地流传着文冠果名字由来的传说。从前,有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喜欢上了自家的放牛娃,放牛娃也喜欢和小姐在一起,但小姐知道,虽然她和放牛娃互相喜欢,父亲也绝不会把她嫁给放牛娃。因此她想,如果放牛娃上进取得功名,父亲就不阻止她和放牛娃成婚。同时,小姐还想到,放牛娃如取得功名必走上学读书这条路。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小姐就去和爸爸说,让放牛娃也和自己上学堂学习。初始,爸爸不愿意,但经不住女儿的再三说教,爸爸也就只得应允。放牛娃上了学堂后,很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自是发愤用功读书。可时间一长,学习的劲头就没了,先生上课他不听,坐在凳上直愣愣的看着小姐发呆,先生讲什么也全然不知。这一情形,小姐看的一清二楚,心里也明明白白是因为什么。小姐把放牛娃在学堂发呆的事说给爸爸,说放牛娃在学堂上心在自己身上,久而久而,放牛娃就会荒废学业,那样就不会有功名可取。为了收回放牛娃的心,使其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只有自己退出学堂,让放牛娃收心才能做到。爸爸听了女儿的话,认为说的在理就顺了女儿的意,爷俩做了个扣,小姐就咬破手指,用指血给放牛娃写了封遗书就躲了起来。小姐的遗书是这样写的:我是家里后花园的花神,名叫文官。因在人间寿数己到,故回到仙界不能伴你读书,如若相见,高中梦中求。小姐在写遗书时,一个不注意血滴在一个无名的小白花上,白花滴了血就白中透红了,因是文官的血也就把这花叫文官花了。小姐写完遗书躲起来后,爸爸就把小姐遗书连同这盆文官花一齐交给了放牛娃。放牛娃看了小姐遗书后悲痛欲绝,并立志发愤读书不负小姐厚望。从此以后,放牛娃走到哪里求学都怀揣小姐遗书和带着这盆文官花。在放牛娃头悬梁锥刺骨的努力中,终于学有所成,在科考中高中并做了官,当放牛娃衣锦还乡之日,希望在梦中与小姐一会,可当夜深之时出现在放牛娃身边的却是活鲜鲜的小姐本人。喜从天降,喜极而泣,喜极相拥。小姐说遗书之事。一封遗书,成就了放牛娃的一生功名利禄,使其异常感动,二人当晚就成婚配。小姐和已有功名的放牛娃成婚后,不忘“文官花”之情,就在院子栽满文官花,后因文官花三瓣四瓣像像过去文官的帽子,就改名文官花叫文冠花,其果也自然叫文冠果了,并一直延用至今。

文冠果树自然移植的过程,在宋代名将杨宗保“穆柯寨三取降龙木”的故事中被神化,至此民间盛传其树,名之“降龙木”。又因文冠果皮开裂时候外形酷似旧时文官的帽项,故得名“文冠”,文冠果树被达官贵人竞相尊崇。历代文人墨客被文冠花果打动,挥就诗章词赋传诵至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