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乔显德的头像

乔显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08
分享

家乡的千佛阁

在我的家乡山东省平度市,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千佛阁,坐落于今平度市胜利路与苏州路交接处。千佛阁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千佛飞阁”名列平度市八景之一。

千佛阁,是老平度城“三阁”中最雄伟壮观的建筑,也是古平度州境内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口口相传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而据现存古籍所记,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最早的记载见于康熙《平度州志》:“明天启年间,僧道月建”,距今也有380多年历史了。遗憾的是,崇祯五年被焚毁,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现阁基仍是明代天启年间所建,阁楼上的石柱及木结构梁柱等多是清顺治年间重建的。独具匠心,坚牢无比,庙宇宏阔,古朴巍峨。

千佛阁统高15米,其阁基高8米,南北长12.7米,东西阔10.5米。阁基全用白色花岗岩长条巨石叠垒而成,造型别致,构思巧妙。正中贯通着一个东西向的高阔拱门,为昔日进出关厢的必经之路,如织人流、大小车辆均可通行。阁楼为重檐歇山式,两重飞檐都四角高翘,姿态生动,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也显示出了古建筑的傲然与精美。我在想,有了这种凌空欲飞的姿势,便有了灵动和希冀,还可想象成梦想,“千佛飞阁”多么富有诗情画意。飞阁重檐的下面,悬挂着精制的铜铃,每当“高风永夜,宝铎和鸣”,远闻十里之外,在整个平度城回荡。阁基上的佛殿正门西向,设有东西两门,西门楣上旧悬一匾,题书“西来东定”四个大金字。门里旧有一尊高耸阁顶的“如来佛”木雕像,为清朝初期所雕,人们仰头方能看到他高高地盘坐在千叶莲座之上,据传每尊莲瓣之上皆有一尊小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分精美,因此而得名“千佛阁”。

在昔日平度,千佛阁就坐落在平度城东关街的最东端,犹如老平度城的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高高耸立于平度城的关厢之外,乃平度城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令人仰慕,令人向往。

说起千佛阁,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与其相关的谚语:“东关豆腐西关酒,南关出些好吹手。”这句谚语当时流行很广,形象地诠释了当时平度城的东关、西关、南关做生意的特点,很接地气,耐人寻味。而真寻其味,就寻出了一段民间传说,说是当时民间传说平度城为一条卧龙,东关是龙头,西关是龙尾。前人在龙头上建了“千佛阁”,压得东关流出了龙脑(豆腐),西关流出了龙尿(酒)。因而东关豆腐在平度城很闻名,西关善酿好酒,酒香满平度城。

我家原居住在离千佛阁很近的地方,单位离千佛阁也不远,早晚散步、上下班时常常经过千佛阁,似乎与千佛阁有缘,每每经过千佛阁时,我几乎都要仰望一眼,因为这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这是数百年历史与今天的相遇,这是冥冥之中的心灵相会,高高的千佛阁见证着这一切。

与千佛阁见面时间异常频繁,常常相见,有时一天几次。久而久之,便了解了其中的秘密。千佛阁平时不开放,只是每月到了初一、十五对外开放。每每开放日,千佛阁周遭一如赶集市一样,东西路两边都支起了货架,货架上都摆满了香纸等,远近前来祈祷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很盛。

我也曾观赏过元宵节里的千佛阁,那是美丽盛景,热闹非凡,风格别致。但见大红灯笼高高挂,千佛阁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千家万户献上用面团精心制作的千盏明灯,盏盏径不过寸,做成“六畜”、花卉,都做成牛、马、羊、鸡、犬、猪等形态各异的模样,做出各式各样花卉的美姿,漂亮极了。到了农历的正月十四开始送灯,在如来佛莲座的每个莲瓣上都放上一盏面灯。佛殿西门门楣及楹柱上都摆成“灯串”。等到元宵正节,碧月初上,开始掌灯。只见无数明亮的灯火成串成片,灯火通明,一片辉煌。四近游人,纷至沓来,共庆千佛阁盛况。青空皓月之下,千人瞩目之上,灯火辉映的千佛阁,凌空欲飞,轮廓朦胧。如来佛莲座上千盏灯火飘忽不定,一如浮在碧海云空之中,为节日的千佛阁增添了神秘、美丽的色彩。

千佛阁历经数百年历史变迁,社会更替,无数战乱,风霜雪雨,虽留下了斑驳痕迹,已显沧桑,但却依然高高地耸立着,耸立起一个个时代,千佛阁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吸引着善男信女们前来跪拜;千佛阁慢慢走来,走了数百年,也成了家乡人民了解古代,观赏古建筑的一个窗口;千佛阁的历史底蕴很深,渐渐延伸为一种文化,并源远流长,由千佛阁而有了东阁村,进而有了东阁街道办事处,也就是我所在的街道办事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千佛阁文化潜移默化,不断发扬光大。

我所熟悉的千佛阁,是那么的亲切自然,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我在想,千佛阁建设之初,建造者们是怎么想的?他要建设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他是否想过,时至今日数百年来,一直有善男信女们的香火不断?他是否想过,时至今日数百年来,千佛阁已延伸为一种文化来探究,作为一种旅游来观赏?我所不熟悉的千佛阁,是那么的深邃奥妙,引领着我在不断思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