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曾两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那两枚闪闪发光的奖章是多么荣耀,这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真的不容易,而获得两枚妇女的最高荣誉奖章,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因而我要拿起钝笔,来歌颂伟大的母亲。于是,我便想到了《母亲的奖章》这个题目,记得中原著名作家刘庆邦曾用过这个题目,还是作家有先见之明,捷足先登。我曾试图改用《母亲的荣誉》《母亲的证章》,但都表达不到奖章的高度,那就不妨傍傍名作家,步作后尘,跟名作家沾个光吧!
起初,想写《母亲的奖章》源于原市委宣传部的一位退休干部,这位退休干部跟我很熟悉,前些时日,他正好借调到我老家所在的街道办事处编写地方志。记得有一天,他似乎有点激动地给我打来电话说:“我最近正在整理街道办事处地方志的人物篇,一查资料,乔家村的官美华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一打听,原来是你母亲,真羡慕你有这么一位优秀的母亲!”接下来,他就让我把母亲所获得的奖章、奖状、证书等搜集整理,拍成照片发给他,我欣然答应了他。
不几天,我就赶回了老家,八十五岁的老父亲闻听后,很在意宣传我故去的母亲,就急忙打开了抽屉,帮我一一翻找着母亲的奖章、证书……从摆放有序的一枚枚奖章、一摞摞证书中我隐隐感到,虽然母亲已离世五年多,而老父亲还始终像母亲生前那样珍藏着这些荣誉,我想,老父亲珍藏的不仅仅是那些荣誉,更是夫妻间那段感情。
这次搜集整理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我发现,母亲竟获得了两次“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一枚奖章的背面刻印着“全国妇联赠 1979年9月”的字样;在另一枚奖章的正面下方刻印着“1983”的字样,都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颁发的。
我此前只记得1979年9月颁发的那一枚,因那是我参军前看到的,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前些日子又久别重逢,我见那枚奖章只是留下了岁月的斑驳,而看着更感到亲切了,现在回忆起来更清晰了。
那枚奖章分两部分,上面是一块横着的长条金属板,上面刻印着“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字样,金属板的背面固定着特制的别针,已丢掉了,只留下锈迹斑斑的镶嵌别针的痕迹。金属板下用圆铁环连着的就是奖章,奖章的形状大致呈圆形,下端好像还有两个腿似的。奖章上刻印有五星红旗、三个劳动妇女形象,还有麦穗、齿轮什么的。形象地诠释了“全国”“工农兵”“妇女”“三八红旗手”的丰富内涵。
母亲十分珍惜这枚奖章,把它挂在她卧室的东墙上,意味着可天天看到它,时刻警醒、激励自己。我也很喜欢母亲那枚奖章,有事没事总爱抬头注视着它,有时还坐到炕上仔细地端详着它,有时还拿到手上,用手抚摸着,感到是多么美好。当西斜的阳光洒到奖章上的时候,发出耀眼的光芒,我感到羡慕极了,我羡慕奖章的背后其实是羡慕敬重伟大的母亲,我为母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感到荣耀!
我从心底里暗暗发誓,我也要像母亲一样,争取获得一枚枚奖章。后来,这个小小的愿望实现了,只不过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部颁发的“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奖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三等功”奖章。离母亲获得的奖章差老鼻子远了,何况母亲在我参军后的1983年,又荣获了一枚“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还接二连三地荣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青岛市三八红旗手”、“平度市三八红旗手”奖章。
奖章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细细想来,“全国三八红旗手”那可是全国妇女至高无上的最高荣誉,全国数额有限,要获得这样的奖章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到了省里的名额更是少之又少,再分配到县里,碰巧了有一、两个名额,有的年份全县都剃了光头。假若分配了一、两个名额,在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里,不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也不是“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有时真是“百万里挑一”。 记得母亲当选的年份里,最多的那年全县只有几名。
说实话,母亲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既没有工作的优势,又没有官场上的后盾,要获得这样的荣誉和奖章,可以说难上加难,而在四年之内获得两枚“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更是难于上青天。然而,母亲做到了,做得是如此精彩和荣光。两枚时代内涵不一样的奖章,凝聚着母亲更多的奉献精神和人生价值所在,这也是我所熟悉的人群中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获得如此高的奖章,确实可喜可贺;而不能亲自去首都北京领取奖章,又是惋惜和遗憾。母亲晕车相当严重,坐十几里的短途车都呕吐不止,何况要往返北京这1400多公里的行程,母亲想想都感到害怕,脸上顿然浮现出晕车难受的模样,家人见状大都没有劝说母亲进京领奖的了,只有在姊妹中数老大的我才对母亲说:“到北京去领奖多好啊!既受到全国妇联领导的接见,又可领略一番首都的风光。”母亲却说:“谁不想去啊!可一想到晕车那遭罪的滋味,就哪里也不想去了。”母亲最终还是放弃了赴首都参加“全国三八红旗手”颁奖仪式,这是母亲终生的遗憾,也使我隐隐感到了获得奖章的美中不足。因母亲的奖章是由全国妇联发到省、市、县、乡妇联,才层层转到母亲手中,心中感受不到接受全国妇联领导颁奖的那种激动和振奋人心的时刻。
奖章,凝聚着母亲的辛劳、汗水、奉献、敬业和光荣。从母亲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勤劳、朴实,而母亲可谓是那个年代的典型代表。母亲的清廉在周遭是出了名的,她担任村副业会计、村委会计三十多年,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集体,从没花村里一分钱,连支钢笔都不舍得买,一直用蘸水笔、用线绳缠着的圆珠笔芯记账。母亲不只是对自己要求严,对村里的账目管理同样要求严,认真地核算着村里每一笔业务,钉是钉,卯是卯,集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出差错。有一次,会计账和现金就差几元钱,一直对不起帐来,别人就说,别费那个脑筋了,就差几块钱,这么大的一个村子,还差几块钱?我母亲却上来认真劲了,非要把它对出来不可,最后还是一分不差,这就是母亲的品质和风格。
还有一次,村里一名和我家关系很好的干部,为自己办事在外面请了客,拿着发票想在公家报帐,被母亲当场拒绝了,签了字的报销单被母亲退回去了,并对那人说:“个人与集体的事要分清,个人与个人之间谁吃点亏、沾点光都无所谓,但集体的便宜不能沾。”几句话说的那名村干部心服口服。
母亲的敬业精神也是出了名的,与周遭的算盘高手有得一比。那把算盘子曾伴随着母亲走过县里、大队供销社、副业社、办公室,算盘珠上计算过、记载过供销社的烟酒糖茶、油盐酱醋;计算过副业社里的面粉、玉米、花生油、铁匠铺、木匠铺里的收入;还计算过全村的苹果、葡萄、桃子、梨……母亲灵动的指尖不停地拨动着算盘珠子,仿佛从指尖上体现出幸福与快乐。天长日久,那算盘珠上留下了母亲辛勤劳作的指痕,当年算盘珠的“叭叭”声敲响了母亲的算盘人生。
母亲正是凭着过硬的算盘术和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的信任,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支持。《中国日报》(海外版)《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分别以“山村女会计”、“不徇私情的女会计”为题,对她连续报道,1976年的时候,我在不经意间看着学校墙上贴着的一张报纸,突然,我发现上面写着我母亲的名字,开始还有点怀疑,再仔细一看是《大众日报》,写的题目是“不徇私情的女会计—官美华”,我这才相信,并把那篇报道接连看了好几遍。放学回家后,我十分高兴地告诉了母亲。母亲淡然地一笑说:“咱没有多少文化,就会打打算盘子、记记账,这也是应该干的工作,其实并没有报纸上说得那么好。”面对这些,母亲总是很谦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就是母亲为人做事的准则。
母亲的奖章曾激励着自己,在为民服务的路上奋发前行。母亲生前的荣誉并没有带去,父亲始终像母亲生前一样为她珍藏着奖章,并说:“说不定还有用处。”我想,母亲已离开人世,对她已毫无用处可言。噢,我明白了,老父亲的意思是说,母亲的荣誉是全家的光荣,那些荣誉奖章始终在影响着后人,是让我们始终珍藏着母亲的荣誉,记住母亲创造的业绩,向母亲学习,在母亲荣誉光辉的照耀下,完成母亲的未竟事业……
每每看到母亲的奖章,我就会想起母亲,缅怀母亲勤劳和光荣的一生,母亲的奖章已装在我心里。
乔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