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乔显德的头像

乔显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15
分享

名家笔下的春天

春天里,生春意,突发奇想,不由得想到了名家大师笔下的春天。一来,是想跟名家大师们学学怎样写好春天,别让这美好的春天匆匆而过失之可惜,让春天生动起来,灵动起来,真正在笔下有个春天的样子,也就不负春天,对得起春天;二来,毕竟与许多名家大师所处的时代不同,虽说春天都是大同小异,但也要看看“大同”在哪里,“小异”在哪里,异出了新奇和意义。我要去真正看看名家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氤氲着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色彩,在与现如今春天的对比中窥见它的妙处,岂不美哉、乐哉!

窥春之迫切,爱春没商量,我已在不觉间被周作人带到了《北平的春天》:“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说节气上的立春也已过了。第二,生物的发生当然是春的证据,牛山和尚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是也。人在春天却只是懒散,雅人称曰春困,这似乎是别一种表示。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庾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做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真不愧为大作家,生在南方,竟写出了如此逼真的“北京的春天”,因北京的春天也就大致代表了北方的春天。前些日子,我和朋友们聊起春天的话题,有说:“虽说到了春天,但乍暖还寒,还像是在拽着冬天的尾巴”,有说:“春暖了,用不了多久就热了,就像进入夏天一样”。这不正像周作人先生写出的北京的春天吗?大师有洞见,有先见之明。

许地山先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作家,他的代表作《落花生》曾编入教科书中。这位“五四”时期很有成就的大作家,一向善于把自己对生活真切而新鲜的体悟,用平易的语言传达给读者,这使他的散文散发着哲思的光辉,给人以灵魂的震颤。他在散文《春底林野》中这样写道:“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露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光焰的威吓。岩下的荫处和山溪满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针定的时候。”许地山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描写的是春季里山野、树林的景色。在作者的笔下,山、云、轻风、桃花、小草、云雀、金莺等都跃然纸上,都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这自然万物构筑的景象是多么神奇啊!使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生动妙趣的春天。

著名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朗诵我听了不下三遍,那是一次次心灵的震撼!您听吧,“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啊,十分逼真地写出了春日的风情,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春意挂上了树梢》,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些年一位同事说过的一句话:“春天在树梢上”,曾让我想了一个春天。萧红写道:“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和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上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萧红深深地描写了春意,并以此为铺垫,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能挂满树梢。

拜读着名家笔下的春天,我在想,名家笔下的春天融入了字里行间。通过一一拜读名家笔下的春天,使多个春天汇涌于我们的心间,使我们伴随着春天,享受着春天的丰富多彩,体验着春天的五彩斑斓。这是名家使然,春天使然。

乔显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