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乔显德的头像

乔显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6
分享

名家谈读书

前天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想写点什么,读书日里读名家书,我要问问名家该写什么。于是我拜读了钟敬文、张岱年为名誉主编、邓九平为主编的《谈读书》。这本书的封底写道:“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书——人类生命的灯。”189位名人巨匠的245篇名篇映入我的眼帘,是何等的耀眼啊!这里有专门谈读书的,有谈读书与用书的,有谈买书的,有谈藏书的,有谈写与读的。单就读书而言,有的谈读书的经验,有的谈读书的艺术,有的谈读书的乐趣,有的谈读书的方法,有的谈读书的习惯,有的谈读书的意义……等等,把我引领到一个跟着名人学读书的殿堂。

作家张岱年先生在《卷首语》中是这样写的:“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

季羡林先生在《卷首语》中这样写道:“我的书友每一本都蕴涵着无量的智慧。我只读过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智慧我是能深深体会到的。没有读过的那一些,好像也不甘落后,它们不知道是施展一种什么神秘力量,把自己的智慧放了出来,像波浪似涌向我来……”

两位大师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必将引领着人们走向读书的一片新天地。

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在《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和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为前车之鉴。我得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动笔……”在读书上,就是这样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响当当的大师级的人物,却表现出了惊人的谦虚,看来他是多么的敬畏书籍、敬畏知识。像他们这样的人读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却仍嫌不得法,“一是不能专心”,“第二是不能动笔”。这就在告诫人们:读书要专心,读书要动笔。

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在《读中国书》中写道:“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这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不仅知识渊博,学贯中西,而且在读书方法上也有独到、过人之处,这堪称为读书的经典。

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原教授陈垣的先生写了《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这是他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1届毕业生的谈话纪要,读后使我感到受益匪浅。他谆谆告诫我们:“中国历史资料丰富,浩如烟海,研究的人,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的书都看完,但不能不知道书的概况。有些书只知道书名和作者就可以了,有些书要知道简单的内容,有些书则要认真钻研,有些书甚至要背诵,这就是有的要涉猎,有的要专精。世界上的书多得很,不能都求甚解,但是要在某一专业上有所成就,也一定要有‘必求甚解’的书。”他还在勤动脑、动笔上强调了一番:“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多想,多翻,多写,遇见有心得或查找到什么资料时,就写下来,多动动笔可以免得忘记,时间长了,就可以积累不少东西,有事把平日零碎心得和感想联系起来,就逐渐形成对某一问题较系统的看法。收集的资料,到用的时候,就可以左右逢源,非常方便。”这位以教学见长的大师,在教读书上也颇有心得。

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在《读书随笔》中写过这样一段话:“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是……”大师就是大师,他在读书方法上也说出了真谛,这也是读书的意义。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文学底蕴丰富,一生所读书籍无数。他写了《读书的艺术》,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在《读书的艺术》中,首先点名读书的趣味,认为书籍能将人带入一个与日常生活惊异的世界。接下来,谈读书的目的,在他看来,读书是为了“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随后,又提及理想的读书方法,他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所以说,“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并指出读书的真正艺术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林语堂先生的《读书的艺术》耐人寻味,滋味悠长。

时值读书日,理应多读书。名家谈读书,令人颇受益。借助今日读书日,应大兴读书风气,号召全民读书,让读书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理论武器,让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乔显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