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份,突然接到表弟媳妇的电话,问我属相,我如实相告。她只顿了一顿便说:“哥,俺闺女准备结婚,想让你去当男送,不知你有没有时间?”我爽快地答应:“好,有时间,侄女什么时间结婚?”紧接着表弟媳妇就把表侄女结婚的农历、公历时间都告诉了我,我便等待着去当男送。
这里所说的男送,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男送客。从古到今,我们胶东当地人举行婚礼时,最重视男送的人选。就是到了结婚这天,女方选男送二人按照新娘父母的嘱托及当地的风俗习惯把新娘送到婆家。这是男女双方第一次正规接触,就像两国初次建交,男送一如大使的角色,双方都十分重视,尤其是女方在选男送上总会反复考虑。记得当地已故文化名人孙鹏航老师曾写写打油诗这样称颂男送:“相貌堂堂言辞工,‘主’席位上坐当中。男家陪客殷勤劝,‘男送’什九醉酩酊!”由此看来,这男送并不好当。
男送的挑选由来已久,是约定俗成的,而不知产生于哪个年代。一般来说,挑选男送都要大致有个讲究,挑选新娘的长辈、哥哥等亲近的人来当。当然,有时因家门小、亲近人属相不符、酒量太小、不善周旋等原因,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可在比较亲近的亲戚中选二人担当这个重要角色。
儿时常听大人们口口相传,过去年代挑选的男送都是仪表堂堂,能说会道,对男方的故意“刁难”善于应付,而且酒量大,能在婚席上运用自如。也有些酒量小的当男送,应对不了对方酒量大的陪客,有的喝多了,说起话来胡言乱语;有的喝醉了,走起来摇摇晃晃;还有的喝的趴到桌子里头……失礼了,给女方丢了面子,被人们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
现如今选男送,要求的条件虽说不像过去那么高了,但最起码得能喝酒,真是以酒量选男送。所以女方父母总是在亲近人中挑来选去的,挑选出酒量大的当“男送”,这样才有底气,也就放心了。
话归正传,得说说我当男送的起因。因表侄女在山东潍坊打工,六年前认识了来自河北张家口市的新郎,虽说相距遥远,但爱情没有距离的远近,完全是心有灵犀的感受,不久两人就开始相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我听说表侄女要嫁到800公里外的男方家,我这个男送客不免心里有点打怵。因我近几年随年龄增长酒量大减,所以一般到了场合都不敢声张。通常一杯酒还能应付,两杯酒若慢慢喝也还凑合,到了三杯酒就招驾不住了。如今这样的酒量,一出家门喝都害怕,何况要到千里之外去当男送客,那压根儿就抵挡不住,酒量小了底气不足。尤其是出门这么远,人生地不熟,眼前一抹黑,你知道人家陪客的能喝多少酒?你知道人家那里喝酒习俗怎么样?假若像我老家陪男送甚至超出这种程度,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举起杯子敬男送,就是大酒量的都难以招驾,何况我等小酒量的,弄不好就要丢人。人常说,丢人丢家里,千万别丢外面。所以更不能丢人丢到千里之外去,否则可就丢大人了。
为当男送不丢人,我还适当做了做功课,想了些办法,一来,想说不喝酒,滴酒不沾,一直不拾盅(不端酒杯),坚决不喝。考虑这样不好,人家左考虑、右端量地选你去当男送,也不容易,你却不喝酒,那么你这当的什么男送?当男送哪有不喝酒的?假若不考虑喝酒,人家随便找个人去就行了,还用你去?这样一考虑,又觉得有点不合情理,不近人情。二来,想少喝酒,别超量,这样一直坚持着到最后,无论陪客的怎么劝酒也少喝,沾沾嘴唇或少喝一点,一次次婉拒着,直到看着上来鱼了,估计快上饭了,再适当放开点喝,回敬个酒,然后喝止壶酒。考虑这种方式还算说得过去,既不因没喝酒而失了面子,又不会因喝多了酒而在外面丢人。可我又一想,这大喜日子里的男送少喝酒能行吗?人家能让你这当男送的轻轻快快地回去吗?一旦喝起来,一个人能抵挡住那么多人劝酒吗?这个度能拿捏得往吗?这一连串的问号都不好解答。所以说,那段时间心里一直忐忑着呢。
到了9月5日(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我和新娘、新娘父母等一行10人乘坐中巴车一大早从老家出发,上高速路径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乘着赶婚的喜气,一路欢声笑语,历时近10个小时的长途远行,终于到达了张家口市怀安县,在凤凰酒店为新娘特意安排了出嫁的临时卧房,在这里为新娘化妆,并按照当地习俗进行婚前准备。因这里位居新郎家西方,所以按照当地由西往东的接亲习俗很合适。晚上,我们一行简单用餐、洗漱后,便休息了,准备以充足的精力赶赴第二天的婚礼。
翌日一大早,我们就匆匆起床了,这时候化妆师已为新娘化好了妆。我们便在酒店大厅静等接亲队伍。八时正,忽听酒店大门外鞭炮齐鸣,伴有一片充满喜气的欢笑声。我们立马前去迎接,这时候,只见佩带花冠的宝马、奥迪等六辆婚车鱼贯开进酒店大院,充满着浓郁的接亲氛围。接亲人员下车后,送亲、接亲双方人员相互祝贺问候,自我介绍,“我是新娘的xx”“我是新郎的xx”……熟练的摄像师不失时机地抢拍下了这些精彩的场面。
我们陪同着接亲队伍急匆匆地来到新娘出嫁的临时卧房的外间,主、宾共同围坐在圆桌旁,喝着茶、聊着天,互相祝福着。这时候,摄像师赶忙拍摄着新娘出嫁的场面,新娘父母十分激动而又恋恋不舍地对闺女说着祝福和期盼的话语;接下来,摄像师来到了送亲、接亲队伍中间,让我们共同高喊着:“祝新郎、新娘新婚快乐!”“早生贵子!”的祝福语,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
紧接着,按照摄像师的安排,接亲队伍迎接着新娘走出卧室,走出酒店,走向了婚车头车,所有送亲人员紧随其后,每人分坐在各辆车上,向新郎家进发。一路经热闹的城市、广袤的田野,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万全县旧堡乡旧堡村,新郎的家就坐落在乡驻地的大街上。婚车一到,鞭炮齐鸣,喜庆的歌儿嘹亮。新郎为新娘打开车门,立即把新娘抱进了洞房。与通常婚俗不同的是,这里的习俗是新娘一到婆家就开始闹洞房。据说,这洞房闹得有点过,竟把新郎几近脱光,不过这是延续了不知多少年的习俗,谁也逃不过。新郎的伯父说:“这样的习俗不好。”我说:“应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他接着说:“不光闹新郎,还闹新娘。假若是外地的新娘就不怎么闹了,当地的新娘照样闹,也要脱,也要几乎脱光。”我听了讶然,这可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到过的婚闹习俗。
新郎当地还有个风俗习惯,结婚当天,村子里都设婚礼总管。这个总管就全面负责婚礼的大事小情。我们这些送亲人员一到,他就安排新郎的父母、大伯把我们迎接到了新郎家客厅,起初我还以为他是新郎的长辈,后来才知是村子里常主持喜事的总管,他已八十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思维如此清晰,安排得如此停当。
当我们一一落座后,见桌上早已安排了茶点什么的,新郎的母亲不停地为我们沏茶,始终微笑着和我们聊天;喝了一会茶,就接着上了八道菜,新郎的父母、大伯都在劝说着我们喝酒。因我们不了解当地习俗,怕接连喝酒失态,便矜持地喝了点啤酒就行了。接着新郎的母亲就端上来一大碗、一大碗的面条,大概办喜事都这样,“吃喜面”,也叫“长长远远”。我们大都吃不完这样一大碗面条,便用公筷挑到了一个大饭盆里,心意领了。
新郎的伯父继续陪我们喝着茶,聊着天,一起等着参加婚宴。大约近十一时光景,统一出发,到附近的一家酒店参加婚宴。其实婚宴的主持时间、程序跟我们老家差不多。十二点八分,酒店大门外响起了激烈的鞭炮声,婚宴开始了。不同的是,先是录制了一段荡人心怀的开场白,拉开了婚礼的序幕,录像的最后一句,响亮地喊出:邀请婚礼主持人闪亮登场。
当地婚礼主持人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登场。虽说主持风格大同小异,但他的口才却令人刮目相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是参加异地婚礼使我感受不一样的地方。
婚礼主持结束,婚宴正式开始。不知是两地语言交流不太顺畅还是当地习俗的原因,我们一行送亲人员被安排在一个桌上,只安排新郎一人陪着,这也是与我们老家不一样的地方,超出了我的想象。假若在我们老家,会把新娘父母和其他随行人员安排到一个桌上,有人陪着;把两个男送安排到两个相对着的主桌和次桌,安排亲朋好友中能喝酒的陪好。我一看安排这喜宴的阵势也就放心了,原来一直忐忑不安的心也就放下了。
喜宴开始喝酒后,我和新郎在频频相互敬酒。他敬酒感谢我们远道而来参加他们的婚礼!我举杯祝福他们“新婚快乐!”“新婚幸福!”“幸福美满”“爱情甜蜜”……新郎喝着快乐,我喝着高兴,推杯换盏,好不热闹!不过我一直在心里拿捏着怕喝多了,正在我担心中,新郎到别的酒桌敬酒去了,接下来就是本桌的自己人似乎有点随意地喝酒,或新郎的父母、舅舅客串着过来敬酒,那也就没有多少压力了。等到新郎敬完了酒,再回来喝酒,我发现他喝酒的频率就没有那么高了,这下我就把心放到肚子里了。随着客人渐渐散去,考虑来敬酒的几率越来越小,我也就越来越放松。我们这个主席坚持到最后,在一片互相祝福声中结束。我不由感慨:这个男送当的轻松,出乎我的意料。
远赴千里之外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参加婚宴,这一趟真不容易,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参加婚宴,这是跨省的婚礼,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和感受。心底里由初始对当男送的担心变成了如释重负;参加异地婚宴,由最初的憧憬、向往变成了特异和新鲜;路途的遥远,又让人生发出对婚宴的别样感受和朦胧感……
乔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