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拜读了“三花”作家冯德英的《致文学青年朋友》,尽管我不属于题目所限制的“文青”,我年逾花甲,虽不在此列,但读书有味,也就不在乎这些了。况冯老与我有缘。一来,他是山东乳山人,与我家乡平度不足200公里;二来,我从小读着冯老的《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长大的。后来又看着电视连续剧进入中年的;三来,冯德英先生与我同当过兵,且都是通信兵,后来他又居住在青岛。基于这多重关系和缘分,带着感情来品读他写的创作感受,感到一种别样滋味在心头,竟如此熟悉和亲切。
冯德英(1935年12月—2022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开始业余文艺创作。1958年出版长篇小说《苦菜花》。此后先后出版《迎春花》《苦菜花》《山菊花》《女飞行员》《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等文学作品选。1980年11月,冯德英转业回山东,先后任济南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山东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山东省作协主席等。并被山东省委任命为作协党组书记。
冯老在文中开门见山,并说得很中肯,“我觉得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外,一是要摆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一是要提高自学的能力。”
接下来,冯德英先生列举了文学青年的来信:“我成天在生活中,写的东西也是从生活中来的,为什么稿子还是被编辑部退回来,而你写的‘三花’运用的素材都是三十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当时你很小,有些素材则是你没出生之前就有的,你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冯老是这样回答的:“生活只是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而不是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本身,至少不能全部是这样的;要想使生活中的素材变成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辛勤劳动,去集中、概括、提炼,使之典型化、艺术化。”冯老在这里说的是,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经历是有限的,有些事情根本不可能自身都经历的。比如谁也不能死过一次之后,再来描写死,但你可以去观察、借鉴、感受,根据你自己的特点、经历,大胆地去想象;根据生活的原型大胆地去创造,去发挥。正如福楼拜在写包法利夫人自杀时,嘴里尝到了砒霜味一样,在“结合”上做文章。
冯德英先生在谈想象力时说:“所谓创作,我以为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素材之后,还要靠自己的想象力。我写小说花气力最多的是构思。看一个作者有没有才气,也应从想象力是否丰富这一角度去衡量。”紧接着他就阐述了如何提高想象力的问题。要重视能激发自己感情的生活,只有这样你的想象力才能迸发出闪光的火花,生出驰骋的翅膀,不然,就难以施展。他提到了到西藏采访前,花了大量的时间,搜集了二十多万字的材料。但是,由于他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没有亲身经历,激发不出浓烈的感情。而每次回到胶东,家乡的山水能触发起他浓烈的感情,产生思想的火花。所以,冯老一写家乡就来灵感,“三花”一上手就累牍连篇。“由此可见,珍惜自己熟悉、热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到生活的渠道,冯德英先生说:“一是从小受到的熏陶;一是特意去熟悉。我愿到农村和大爷大娘们聊天,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感情,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感情交流。坐在农民的炕头上,一起扯起来就是好半天,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正因为冯老了解他们,写作时总是先入为主,先有人物—即生活中的原型,都是他熟悉的、寄托着他感情的人物,这样才写起来得心应手。我想,他“三花”之后的许多作品正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要想激发感情,增强想象力,还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譬如,《山菊花》是冯德英先生写胶东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历程。写作之初,他对这段历史的素材掌握、了解的并不多,写起来不充分,有难度。于是,他就访问了当时、当地的许多老干部、老党员,其中一个叫于得水的老党员对他讲得特别生动、详细。再加上他多方了解,手头上已有的素材就几万字了。他结合自己写老人、女性、儿童的优势,把生活中提供的素材揉碎,吃下去,再慢慢消化。他还时刻在打腹稿,留心观察生活中能拨动他的心弦、丰富他想象力的人物和事件。所以他写的《山菊花》中的“桃子”、“小白菜”等人物,生动形象,似乎在生活中就能找到“她们”的影子。
冯老还说:“我的经验是多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强烈的需要;把书籍当成最好的朋友。读书时千万不要一目十行,要想打好文字底子,就要多读,精读,从书里吸收营养……书是作家的营养,不可缺少的知识来源,也是最得力的借鉴。”冯德英先生当兵时,津贴费多用来买了书。他住到哪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图书馆。他还喜欢翻字典,把它们当书来读。他说过,我的文学素养基本上是自学来的。
冯德英先生创作的经验给人的启示是:深入生活,深入农村、农民中,坐到他们的“热炕头”上,同大爷大娘们拉家常,掌握鲜活、生动的第一手素材,然后把这些素材揉碎,吃下去,再慢慢消化,就成了自己创作的营养;多读书,把书籍当成自己的老师,多跟书学习,增加营养,借鉴写作方法、技巧,丰富自己的写作技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乔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