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乔显德的头像

乔显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8
分享

家乡平度的治水

家乡平度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多山尤其东北部被称为“东北山”,南部是广阔的黄土平原尤其是西南部被称为“西南洼”。由于群山层叠,形成无数沟渠河流,如同脉状,纵贯平度全境,可谓水力资源丰富,历史上曾因水力资源丰富而被称为:胶水县。

在旧中国,平度水利建设特别落后,加之战祸不断,天灾频仍,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堤防失修。每当到了雨季,山洪暴发,水涝成灾。平度县旧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连续几年有水灾,有时平地水深盈尺,田禾皆没。清光绪十三、十四年,7月连续大雨,胶河水溢,有处汪洋一片。清末及民国元年,又连降大雨成灾。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也毫无建树,平度仍水土流失严重,下游积涝成灾。1937年全县受灾面积达14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荒芜土地40余万亩,一派萧条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平度人民大力兴修防洪排涝工程,逐步开始治理胶莱河和修补一些中小河流的堤防。连续治理了双山河、淄阳河、龙王河、落药河、现河、小沽河等,已初见成效;1953年12月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后,平度县委、县政府根据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和“蓄泄兼施,旱涝并防”的治水方针,领导全县人民大力培修加固了胶莱河、大小沽河及白沙河的堤防,并针对平度历年6—9月份的汛期,遵循“修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排”的方针,全党全民齐动员,组建起长备队、抢险队、后备队等抢险队伍,投入防洪抢险,使水灾面积减了一半,防洪治水取得明显成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后,平度人民按照省委、地委提出的:“蓄起天上水,用起河里水,挖出地下水”“实现机井化,做到灌溉双保险”的方针,组织了36000余人的机井建设大军,披星戴月,昼夜奋战,“向地下水要动力,要财富”“穿透黄河,直捣黄泉”“天上满天星,地下万盏灯,搞好畦田化,气死老蛟龙”“实现沟洫畦田化,根治水灾长庄稼”“大修水利赶江南,保证实现千斤县”等口号响彻各工地,呈现着一派“白天到处红旗飘,晚上遍地红灯照”的热烈景象,并创造了11小时达1眼机井的最高记录。奋战一个月,打机井2940眼,在此基础上,又完成和补打机井17000眼,全县实现机井化,挖山泉240个,泉连库110处,挖地下水库1210座,坑塘46处,引河渠道5处,塘坝142座,小水库187座,环山引水渠64.5公里。群众歌颂道:“眼眼机井通黄泉,清清泉水比蜜甜。土地喝饱机井水,白碱黄沙变良田。庄稼长的绿油油,粮食‘卫星’飞上天。感谢党的好领导,幸福生活万万年。”;组织了34000人的治山大军,以现河、白沙河、龙王河上游为重点,经过一个多月鏖战,完成谷坊92078座,修梯田32万亩,挖鱼鳞坑75万个,环山引水渠64473米,使塘坝、小水库、蓄水池成了群,基本达到“浑水不出沟,泥沙不下山”,使穷山沟开始形成青山绿水,园林成系之地;1958年4月22日,打响了开挖双庙水库攻坚战,创造了一炮爆破30立方米的最高记录,经过50天的艰苦奋战,全县完成了蓄水548万立方米的双猫水库1座,小型水库93座,塘坝蓄水池1527座,同时完成蓄水一亿万方以上的尹府水库,完成蓄水4500万方以上的黄同水库三分之一的工程。

当年,平度的泉组河是出了名的,是自己独创出来的。泉组河,顾名思义,就是众泉汇流成河,以更好地利用地下水,解决丘陵和洼涝盐碱地区的自流灌溉。1959年4月20日,国家农业部以研究利用地下水为中心的全国水利工作现场会议在平度召开。1959年8月21日,罗马尼亚农业考察团也来平度参观考察过。

全县人民在水利建设上,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做到大雨不成灾,无雨保丰收,水利建设大见成效,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国水利工作现场会议在平度召开,代表们留下许多赞美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平度风光赛江南,山明水秀米粮川;河库井泉连成网,水渠建起电力站;米粮川里麦浪滚,花果山上红艳艳;鱼鸭荷藕满塘库,清水淙淙灌良田;人面桃花相映红,胜利歌声震九天。天下游客赞苏杭,岂知平度胜江南!”

正因为平度治水的成功,才使平度在历次洪涝灾害面前正像她的名字一样—平安度过。

平度新一届领导班子正站到新的起点上,谋划平度水利建设的宏伟蓝图,共创平度水利建设的美好明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乔显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