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乔显德的头像

乔显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3
分享

说说中秋节

不知不觉快过中秋节了。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既是一个充满温情和浪漫的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庆祝丰收、感恩大地的时刻,更是一个家人团聚、亲情洋溢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放下手中的忙碌和烦恼,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佳节。在这个温情满满的日子里,总是能勾起人们心中那份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中秋节,《辞海》上是这样解释的:“俗称‘团圆节’,不分地区又称‘女儿节’。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流行于汉族和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畲、京等少数民族地区。时间在夏历八月十五。因时值秋季正中,故名。亦有一些地区在八月十六。旧时,一些地区妇女们或姑娘们要在晚间祭月。祭月所用供品为各种月饼和切成花篮状的西瓜等,形状皆为圆形,寓意合家团圆。祭拜后,家人团坐院中,以吃中秋月饼、饮桂花酒、赏月为乐。如今,祭月仪式已渐消失。中秋节已主要成为人们团聚和娱乐的节日。韩国、越南等国也有此节,但内容不尽相同。”看了《辞海》上的解释后,我对中秋节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这个传统节日也更加崇拜了。

因为中秋节处在八月,即秋天的第二个月,古时大概按照“伯仲叔季”的排法,也有人称为“仲秋节”。

说起中秋(仲秋)节来,还有个传说。相传大约在1276-1279年间,蒙古贵族统治者灭亡了南宋,建立了元朝之后,蒙古贵族开始统治中国,对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进行残酷镇压和统治,并且把汉族看作是最卑贱的奴隶。当朝规定,每家汉人都要住着一个蒙古贵族士兵(汉族人称他们为“鞑子”),监视着汉人。他们无恶不作,百般欺压汉人,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他们的残暴统治,广大汉人无比愤怒,所以,十分仇视蒙古统治者和“家鞑子”,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奋起反抗。于是,有个聪明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卖的面饼里放上一个纸条,号召人们八月十五这天一起动手杀鞑子。这办法果然不错,各家发现纸条后,都按时动手杀了鞑子。紧接着元末农民起义的烈火形成了燎原之势,最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农历八月十五日吃月饼的风俗,也广泛流传开来。

还有个“圆月”的传说,相传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富豪人家全家聚在一起,设香案,摆上秋天的各种瓜果和月饼等,称为“圆月”,也有人称为“拜月”。其实就是祭拜月神,以祈求全家幸福。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种习俗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中秋节时值秋收的日子,在旧社会还是债主逼债、穷人躲债的日子。有古诗云:“八月十五贺仲秋,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对月饮美酒,几家躲帐在外头。”新社会,穷人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好日子,都全家团圆贺中秋,欢欢乐乐庆中秋,过中秋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中秋节里竟有着丰富的内涵,还蛮有意思的,有内容的,有形式的,值得在庆丰收、贺佳节、赏明月、吃月饼、尝秋果的时候,慢慢地咀嚼、玩味,定把中秋节过得有滋有味。

中秋的月亮,总是那么明亮、那么圆满,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最美好的礼物。它高悬在天空,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静静地照耀着大地,守护着每一个渴望团圆和幸福的心灵。每当这个时候,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望向那轮明月,仿佛在那清冷的光辉中,能看到家的影子,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的牵挂。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它象征着团圆和和睦,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当咬下一口月饼,那甜甜的、糯糯的味道就会在口中化开,仿佛连心都被甜蜜所填满。而月饼的种类和口味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豆沙、莲蓉、五仁、冰淇淋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魅力。它们不仅仅是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除了月饼之外,中秋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习俗和活动。比如赏月、祭月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容,也增添了节日的趣味和欢乐。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也享受着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和快乐。

对于许多人来说,中秋节也是一个思念和怀旧的节日。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无法与远方的亲人团聚,只能通过电话或网络来传达自己的思念和祝福。那种无法言说的思念和牵挂,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直抵亲人的心间。而对于那些身处异乡的人来说,中秋节更是一个触动心灵的节日。他们望着那轮明月,心中涌动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他们回忆着儿时的中秋,那时的他们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月饼和水果,谈论着生活的琐事。而现在,他们却孤身一人,在异乡漂泊。那种孤独和落寞,仿佛能被那轮明月所感知和理解。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散文:“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思念。”愿这个美好的节日带给我们更多的温情和快乐,也愿我们的生活如同那轮明月一般明亮而圆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