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想到了家乡平度市的一段传统文化史,就想写写它。我过去曾听市里一位文化干部大致说过这样的话,传统的东西不能丢。细分析他所说的传统的东西,无非就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探究家乡平度的传统文化,我又想起了平度县委原书记魏景瑞在为《平度县志》作的序上的一句话:“平度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就简要概括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家乡的传统文化不能失传,失传就会造成遗憾。而家乡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探究起来又难上加难。难,也要想法干。于是,我只好摸索着它的一个触角或脉络,来窥探这一传统文化的一星半点,也足够我咀嚼半天,感到有滋有味,这就足矣!
据《平度县志》记载,也听家乡老人讲过,解放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还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哪还顾得上文化艺术,有少数民间艺人还受摧残,有些民间歌手只有凭记忆在口头相传,根本没有文字记载。那时候,全县没有一处职业剧团,更没有电影和各种文化组织,那时的传统文化就显得稀罕。
抗战时期的1942年,在公沙村举行了第一次文艺汇演。荆家村表演的节目,以抗日救国为内容,老头老婆都登台,小脚妇女跑高跷,因而得了第一名,在当时的周边引起了轰动。自那次演出后,家乡的文艺宣传更加活跃,有打花棍、跑旱船、跑龙灯、跑狮子、跑高跷、扭秧歌、快板、双簧、小放牛,还有京剧、柳腔,剧目有《砸沙锅》、《张德宝归队》等。区委当时还经常组织宣传队到北台据点外对敌喊话。五亩兰学校的教师代玉坤,曾带领几名学生晚上钻进平度城里去贴标语,组织儿童宣传抗日救国。当北台敌人的碉堡被打掉后,七里河子教师姜玉亭还以《北台炮楼倒塌记》命题,让学生写文章揭露鬼子、汉奸的罪行,歌颂抗日人民的勇敢坚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家乡群众性的宣传活动又以“保家保田,一切为了前线”为内容,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参军、支前、土改复查等各项运动。
解放后,毛主席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紧接着,家乡平度同全国各地一样,文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化馆、文化站、俱乐部、图书馆、电影放映队、广播喇叭等已经遍布全县各地,形成了广泛的文化网。剧团、剧场、影院也相继建立。建国初期,全县已建立农村俱乐部350处。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时期,由教师和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组织起农村业余剧团,演出了《三世仇》、《白毛女》、《改邪归正》等戏;在贯彻婚姻法时,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戏。确实掀起了文化建设的高潮。
1958年后,坚持“两条腿走路”,群众性文化活动出现了质的飞跃。县有公办文化馆,社有社办文化馆,全县建立了社办文化馆27处,业余文工团35个,文艺指导站27处,中心俱乐部176处,一般俱乐部1560处,业余艺校306处,文艺创作小组1250个,在农村、厂矿基本普及了群众文化组织。
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里,围绕党的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都组织辅导业余文工团、俱乐部和文艺创作组织,光荣榜、比战台、小演唱、活报、流动展览棚、民歌、诗歌、戏剧、歌曲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随处可见,营造了各个不同时期的良好精神文化氛围。
那时候的传统文化,领导、作者、群众相结合,专业、业余相结合,现实、浪漫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领导有鼓动,作者有激情,群众有热情,无事干不成。仅两年就创作了美术作品35万多件,诗歌100余万首,歌曲8500多支,戏剧3500多出,曲艺25000个……这些群众性的文化创作,不仅在数量上是惊人的,成了当时传统文化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在质量上也是值得称道的,紧跟时代步伐的,篇篇都是讴歌社会主义,曲曲都是歌颂共产党、毛主席,充分展示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譬如,在合作化时期,家乡人民写出了:“四根弦配成琴,缺乏一根不成音。要想办好合作社,全凭大家一条心!”这种带着乡村田野里露珠的“果实”,品咂起来耐人寻味,滋味悠长;在大办人民公社时期,家乡人民又创作出了:“千年枯树发了芽,锦绣河山开满花。山笑地笑人也笑,全面欢呼公社化!”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人民公社好!山、地、人齐欢笑;在大兴水利时期,家乡人民创作出了:“谁说水往低处流,谁说高山不低头?劳动双手劲头足,扭转乾坤水倒流。”这多么像家乡的一首志气歌,能呼唤起家乡人民的士气,能振奋起家乡人民的精神,能鼓舞起家乡人民的干劲,群情激昂,兴修水利;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家乡人民写出了:“什么亮?太阳亮。毛主席著作胜过红太阳。太阳能被乌云遮,毛主席思想永远放光芒。”这是集政治色彩、时代特色、自然与特殊人物于一体的好句子,给人留下的印象刻骨铭心。
家乡的传统文化底蕴深着呢,不仅仅是在民歌的创作上有这样的好作品,在其它形式的作品同样硕果累累。譬如,戏剧《不是梦》、《雄心春水》、《大泽山下葡萄红》;歌曲《咱设食堂好处多》、《过时的黄历怎能用》、《鼓足干劲猛追赶》;美术《人民公社万岁》、《大萝卜》、《大地瓜》等作品,通过演出和展览,社会好评如潮。
那时候的壁画满墙,社社、村村壁画化,改变了农村面貌。当年的军属老大爷阎敬昌,每每下地干活回到村,总是高兴地说:“现在咱村真美,满墙是壁画,叫人一看心里真痛快,干活也不觉累。”大田、旧店等家乡东北山区人民更是编了这样的绝妙好辞来赞美:“山区一片春光,绿洲新配新装。壁画鲜艳醒目,赛过龙宫天堂。面貌大大改变,人人心情舒畅。生产干劲倍增,生活日益向上。全凭党的领导,俺村大大变样。”当年的壁画艺术已成为家乡人民的精神食粮,家乡的传统文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物质匮乏精神补,人们照样穷乐呵!
家乡传统文化中的吕剧是出了名的,吕剧团演出的《小姑贤》、《李二嫂改嫁》在当时、当地一炮走红,直到现在人们还津津乐道呢,常聊起吕剧团里的“小黑嫚”。吕剧团上山下乡演出《不是梦》的过程中,演出人员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随时编排短小精悍的快板、相声、武老二、小演唱等节目,在田间、工地现场演出,群众喜闻乐见,很接地气,真有那家乡味。
家乡的电影在抗美援朝、合作化、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总路线等关键时期,运用流动宣传栏、幻灯、土电影、快书、快板、顺口溜、相声、小演唱、对话、诗歌、朗诵等形式,广为宣传,您说热闹不热闹?从而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家乡书店也在各个不同时期,把《人民公社好》《怎样做个好社员》等图书送到田间地头,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纷纷入了社,入社偷着乐。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家乡业余剧团还演过《生死碑》、《王定保借当》、《小姑贤》、《龙凤呈祥》、《捉放曹》、《狮子楼》、《梁山伯与祝英台》、《李二嫂改嫁》、《玉堂春》、《定军山》、《二进宫》、《薛礼征东》、《胡家大上坟》、《杨家将》、《武松打虎》等,还有说快书、打鼓书的延传不断,屡见不鲜。还有猜谜语,下“五福”,下“象棋”、“军棋”,“垫城”等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风采。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家乡业余剧团、宣传队,演唱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戏,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六七岁的儿童,大都会唱京剧选段,诸如“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为革命粉身碎骨也心甘”、“宁可筋骨断,决不把头回”、"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等,有的大队还自编自演了《看看俺村新面貌》、《现河岸上女民兵》等节目,歌颂党和毛主席,家乡处处树正气。
在上世纪80年代时,家乡群众性的文化生活更加活跃,更加丰富多彩。以我所在的蟠桃公社全社为例,全社48个大队中14个大队有了电视机,社员有电视机的53户,有收音机的6000户,有广播喇叭的6100户。1981年,库屯大队投资110000元,盖起了能容纳870多名观众的影剧院,并买上了两部电影放映机,为广大群众看电影、听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乔家大队于1982年也买上了1部电影放映机,培养了2名放映员,群众每月能看上4次电影。全社有17个大队办起了青年之家,40个大队办起文化图书室,农村业余文化演唱剧团宣传队11个。公社设有放大站,工作人员3名,大队设有1户广播喇叭线路管理员。据1982年统计,全社安装高音喇叭79个,小喇叭7150个,线路架设59.5公里。由于加强了领导和管理,基本上做到了条条线路通,支支喇叭响。
上世纪90年代,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家乡坚持群众文化群众办,形成了三级文化网、文化专业户。创作的小品《瞎子算命》、舞蹈《子弟兵热爱毛主席》、《小企鹅》、《欢乐的节日》、《歌颂荆家展新艳》、柳腔《回婆家》、相声《香港回来了》、山东快书《敬老爱幼代代传》等,活跃了家乡群众文化生活。
进入新千年后,家乡传统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只是碍于我从农村到了小城,对家乡传统文化就知之甚少了,也不敢枉加评论。
回味一下家乡的传统文化,其实这就是叩问来处,讲述中华文明故事;这就是历久弥新,旨在让家乡田野里的传统文化之花,在现如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袤田野里处处开放……
乔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