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乔显德的头像

乔显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01
分享

老家人的飞天梦

最近,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举国欢腾,我更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思想感情的潮水在荡漾。观看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的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精彩画面,不由使我想起了一代代老家人的飞天梦,打开了尘封在脑海深处几十年记忆的闸门,一代代老家人与飞天相关的往事倾泻在字里行间一代代老家……

其实,说起老家人的飞天梦,应该说堂叔乔洪生与飞天接触最早,他是家乡十里八乡闻名的老飞行员,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位四岁就丧父的烈士之子,在幼小的心灵中就埋下了红色的种子。1958年10月,他怀着保家卫国、为父报仇的迫切愿望,经过空军部队非常严格的层层筛选,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士,圆了他的飞天梦。

从记事起,我就清晰地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我家街门前,看到头戴庄严的飞行帽,身穿军装的堂叔,兴致勃勃地从大胡同口向我家走来,七彩阳光映照着他的帽徽熠熠生辉,光芒四射,此时的堂叔英俊潇洒极了,光彩照人。我当时羡慕极了!堂叔还亲切地叫着我的乳名,微笑着弯下腰逗我玩,是那么的亲切,而我最喜欢的是他佩戴的帽徽、领章,这一幕铭刻在我心里,永远难忘。

后来,堂叔再回老家探亲的时候,我渐长,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了一些他当飞行员的经历。不过堂叔自己倒没跟我说,他保密很严,涉及保密的事儿从来不说。祖母也常这么说,说堂叔很守队伍里纪律,遇到保密的事了,他就嘿嘿一笑,就是不说。我当时记得堂叔说的尽是些翱翔祖国万米高空的美好,守卫祖国大好河山的荣耀,当一名共和国空军战士的光荣。我听后想象着堂叔像雄鹰一样潇洒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那是多么的神奇和美好啊!令我非常羡慕和向往,也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觉得有这样一位堂叔是多么的荣耀,我也为堂叔而感到自豪。

时光转瞬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堂叔已在祖国的辽阔蓝天翱翔了26个春秋,飞行了5000多个小时,从一名空军战士一步步成长为飞行大队副参谋长,从这个职位上转业回到了省城济南。堂叔转业后,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我与他的接触和交流也就多了起来,对他由过去的敬仰变得亲切和熟络起来,彼此无话不说,也乐于一起出行。我曾陪同堂叔到过文登原空军机场、高密空军机场参观,这是他曾工作和战斗训练过的地方,至于他有老感情,至于我是看新鲜。其实堂叔此行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去看望慰问老战友们,彼此共叙几十年的飞行往事,叙叙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情,这可是一位空军老战士难舍难分的一段情啊!坐在堂叔身边,我都被这分别十几年、几十年的浓厚战友情感染了,不由为之动容。过后,堂叔大致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显德,这些年自己年龄越大,离开部队越久,越想部队,想战友,见了面有点动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忘记是什么缘由了,堂叔带我到过他的老部队,我当时感到了意外惊喜,收获了平日里不可能有的感受,现回味起来仍是美好的滋味。记得当时在经过了高密空军部队一道道非常严格的审查验证手续后,我和堂叔一行进入了戒备森严的高密空军机场。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了大队飞行员飞行训练,主要观赏了“歼8”战机飞行表演,那时候的“歼8”战机在空军部队入列,就算非常先进的了。

只见一只只共和国的雄鹰从遥远的碧空矫健飞来,发出“轰隆、轰隆”震耳的吼声。我想,此时此刻我与堂叔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因他当年驾驶的都是“歼5”、“歼6”战机,观赏着刚刚服役的“歼8”表演,想象着“歼10”、“歼11”、“歼15”飞行的前景,定会羡慕不已。也许是触景生情,他无比感慨地对我和身边的新战友说:“那时,我们驾驶着‘歼5’、‘歼6’,就觉得已经很先进了,心里就感到很不错了,观看了‘歼8’的表演,觉得自己落伍了,空军部队真是发展太快了。”

堂叔的笑意写在脸上,从他的目光中我也看到了一种期待,那就是期待空军部队的明天更美好。

而一直处在震撼之中的我,是第一次走进这么庄严的空军机场,感到非同寻常。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想象是丰富的,五彩斑斓也好,五彩缤纷也罢,都难以形容。我在想,“歼8”战机表演已经让我大开了眼界,大饱了眼福,一代接一代的新战机更令我神往,荡气回肠,高密空军机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留下了我的深情。

从此以后,我和堂叔便更熟络起来。期间,他跟我谈起过曾牺牲的几位老战友,有江苏的,有厦门的,都是一起飞行了十几年、几十年的老战友,堂叔说着、说着,有些哽咽,泪水涌满了眼眶。他也说起了自己几次空中遇险的经历。一次,当飞行在海南上空执行任务的时候,他的长机迷失了方向,战机已飞过了规定飞行任务的航域。堂叔一看,不好,不由吃了一惊,若继续往前飞行,燃油已不足,非常危急,他马上提醒并请示长机返航。长机一听,马上警觉,立即命令返航,这才避免了一次机毁人亡的危险。

还有一次,堂叔飞临江苏上空的时候,突遇大冰雹袭击,敲打得飞机左摇右晃,很不稳,有时竟反转过来飞行,像是恶劣的天气对他开了个玩笑,在万米高空飞行了几十年的堂叔,从没遇到过这么惊险的情况,他被弄得晕头转向,几乎什么也看不清了,也很难保持继续飞行。堂叔立即请示地面,好不容易才拉动飞行杆,就近迫降,这又一次化险为夷。堂叔说,这是让他刻骨铭心的两件事,其实,小情况很多,飞行在高空上,谁也不敢说怎么样。我听了感到毛骨悚然,也隐隐感到,当一名空军战士光荣与危险同在。他们既有光荣和自豪的一面,也有危急和困难的时刻,也很不容易啊!

堂叔说起几十年的飞行经历,他感到为之高兴和激动的一件事,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他们部队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集体合影,他是站在第二排。说这事的时候,堂叔眼睛里闪动着别样的光芒;堂叔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是在1976年的抗震救灾中,他所在的部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授予集体三等功荣誉称号,他本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堂叔饱含着许多遗憾离我们而去,他的遗憾大多与飞天有关。而我的遗憾是,再也听不到堂叔讲翱翔蓝天的故事了,我们家族遗憾的是,失去了一位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人物。

说起与飞天的缘分,还有我同乡、同祖、同宗的长辈乔平、乔正才,他俩都曾是抗战时期战功卓著、赫赫有名的八路军战士,解放战争中的军队初级指挥官,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级指挥官,解放后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他俩,一个被称为“军中才子”,一个被称为“光着屁股参加的八路军”“从枪子里爬出来的”。后来巧合的是,他俩都与飞天有缘,都曾是酒泉、太原导弹卫星发射基地的首长,还调到了一支部队。乔平曾担任过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25基地司令员,乔正才曾担任过国防科工委25基地副司令员,一个村子里的哥俩,当上了国防科工委25基地的正副司令员,现在想想真是奇事,当年就不那么奇了。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可以说是一个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流的现代化卫星发射场,而让我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的同乡长辈乔平与这个发射场息息相关,并且是这个发射场的主要勘查者、决策者。

1959年2月18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9年2月5日命令:任命孙继先为第20训练基地司令员;任命栗在山为第20训练基地政治委员。”2月25日,总政治部批准组成基地党委常委会。成为我国最早承担陆海空三军各型导弹试验任务的综合型发射试验基地。乔平被任命为测量部部长,这可不是一般的部长,他是从27军炮兵副军长上来的。

同年国庆节这天,是乔平终生难忘的一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到天安门的东观礼台。当时乔平作为基地六部(测量部)部长,有幸和新成立基地的所有将军、大校、上校等近百人参加了国庆观礼。这次观礼活动,是第20基地组建初期师以上干部的第一次大集合和大亮相,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酒泉导弹送上天的直接组织指挥者,是我国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集体第一人,国庆观礼台上留下了乔平的骄傲和自豪,这是他一生的荣耀。

1960年,作为基地测量部部长的乔平,参与了我国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时称1059)建设施工任务。当时正是酒泉导弹试验基地组建、创业最艰苦、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还要克服风沙巨大、烈日暴晒、饮水困难、蔬菜紧缺等恶劣环境条件的严重影响。正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时候,基地先后组织进行了地空、空地和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这在我国都属首次,根本没有经验可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而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至关重要,这是树立信心、借鉴经验的关键。那时的乔平他们,对于祖国发射现代化武器是多么的向往和渴望啊!于是,他带领测量部人员吃了前人没有吃过的苦,受了前人没有受过的罪,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确保了我国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成功,也为地空、空地导弹发射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63年11月起,乔平升任第20训练基地副参谋长。1967年2-10月,他率领由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科学院七0一工程处、北京工业设计院、北京邮电设计院等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勘察组,先后对新疆、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吉林、陕西、福建、山东、西藏等有关省(自治区)进行了详细勘察,确定了各卫星地面观测站的站址,并确定陕西渭南东南处为基地卫星测量部(即第六试验部)部机关的位置。

乔平带领勘察组定点陕西渭南为基地卫星测量部后,马上着手组建基地第六试验部。为了工程通信和数传迅速、准确、安全、保密,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批准,由邮电部负责总的卫星测控系统一期工程也如期完成。从而顺利完成了基地第六试验部建设任务。为此,2019年6月18日《北京日报》在《东方天曲》上写道:“东风基地的副参谋长乔平率领勘察组,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勘查,确定了各卫星地面观测站的站址。同时,因为陕西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卫星的测控特别合适,1967年6月23日,国家在渭南组建了卫星地面测量部,这里是卫星运行的‘大脑’。也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前身。”

1967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批准聂荣臻关于国防科研体制改革的报告,科学院七0一工程处由基地正式接管,并编入第六试验部。从此,乔平的第六试验部从事卫星测控研究和从事火箭、导弹靶场测控工作的两支技术队伍汇集在一起,开始了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设。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记载:“1969年12月的一个上午,选场勘察组一行40人从北京南苑机场登上了飞往四川成都的军用专机,拉开了勘察发射场的序幕,负责这次行动的酒泉基地副参谋长乔平……可以说,全中国的发射场,除去酒泉发射场外,几乎都留下了他勘察的足迹。”这足以说明乔平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尤其是航天观测地形了如指掌。

1970年3月15日,酒泉基地向国防科委呈送了《卫星、飞船选场勘察报告》,国防科委当即决定,对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地区进行补充勘察。乔平接受了这一重任,这是对他刚被任命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严峻考验,“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放下了副司令员的身价,甘做普通一兵,就像当年的红军战士一样,身背背包,肩挎水壶,带着凉馒头,扛着重仪器,翻山越岭,徒步前进,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带领勘察人员穿越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极度恶劣环境中。乔司令后来回忆说:“山区那个时候的馒头可不像现在城里的馒头,又白又软,可是又粗又硬,用手一捏,就会嘎嘎直响。”也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才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是共和国航天事业的雏形。

后来,乔平又随同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实地复查《西昌宇航发射场方案》的可行性。当行至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乔平兴致很高,伸手向远方画了一个圈说:“赶羊沟那几座山头,可以考虑放光学测量设备。”乔平当年画下了圈,实际就是画下了我国航天事业在西昌的大光圈,现在想一想,是多么的生动形象啊!这是穿越时空的一个圈。这次复查,初步确立了西昌基地的发射工位与技术阵地,1970年10月1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宇航发射场由越西改至西昌以北的松林地区,其代号为“7201”工程。纵观卫星发射场勘察的始末,作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乔平,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功臣。西昌,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注目的地方,成为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地之一,也是我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因为,那是同乡长辈乔平为之奋斗的地方,那是共和国的脊梁。

1976年1月,第二十五试验训练基地成立,乔平任司令员。乔平在二十五基地又揭开了新的篇章,一干就是10年,直至离休。乔平,堪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勘察者、决策者,也堪称为中华民族航天大道的铺路人,还可称为“航天英雄”,因他铺就了中华民族的航天大道。

在酒泉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聂荣臻元帅墓的两侧,是为“两弹一星”献身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老科学家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业者们设立的墓地,乔平的墓就赫然矗立在那里。纪念碑上镶嵌着乔平年轻时英俊威武的军官照,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十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第二十五实验训练基地司令员乔平同志之墓。”纵观卫星发射场勘察的始末,作为酒泉基地副司令员的乔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功臣,堪称为中华民族航天大道的铺路人。

我的另一位同乡长辈乔正才,是后调入国防科委25基地的,担任副司令员,成为乔平司令员的默契搭档,同乡的“二乔”终于走到了一起,携手共谋祖国的航天事业。那时的国防科委25基地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曾先后发射过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九个第一。作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乔正才同乔平一样,日夜奋战在国防航天事业的创业、攻关、转变、发展、完善的各个关键阶段,这位身负七处伤的战斗勇士,又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乔正才,功不可没。

说起与飞天的缘分,论时间,我最晚;论缘分,我最浅。不过,有了这种机缘,因曾离飞天只差一步之遥,我也要把这段经历写出来。

说实话,我从小就有一个当一名空军战士的梦想,因我的堂叔是一位十里八乡闻名的空军飞行员,他英俊潇洒,威武雄壮的光辉形象已铭刻在我心里,我儿时就想,当一名空军战士,是多么自豪,翱翔蓝天是多么荣光。从此我就坚定了信念,立志当一名空军战士。一次偶然的美好机会终于降临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还刚刚升入高中第一学年,全国空军部队从高中新生中招收飞行员。其实,也就是在杨利伟、聂海胜、景海鹏等招飞之前。喜讯传来,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那时我正值青春年少,更充满翱翔蓝天的斑斓梦想的时候,美好的机遇偏偏垂青于我。心想,当一名飞行员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这个时候,身穿飞行服的堂叔的身影时常在我眼前晃动,我也想象着自己将来像堂叔一样在祖国蓝天飞翔的光彩身影,我羡慕极了。于是,在来不及征求父母意见的情况下,我就在学校踊跃报了名,按时按步骤参加了空军招飞,并凭借校篮球运动员的强健体魄,在县人武部与人民医院组织的体检一路顺利过关,从全县上万名中学生中脱颖而出,预选进入20名之列,准备到山东省潍坊参加复检。这个时候,我高兴极了,每天高兴得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也做着蓝天梦,常常在梦中笑醒,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同学们也都为我鼓劲,替我高兴,羡慕嫉妒,但是不恨。有的同学还风趣地说:“以后当了飞行员,可别不认识我了啊!”我打着哈哈就过去了,心里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也在美好地遐想着,假若在地区医院复检合格,我的家族在五服之内将培养出两名飞行员,这是多么美好的奇遇。也偶尔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说:“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很不容易,需要同体重黄金的身价”,我听后感到飞行员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我对未来更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接下来,经过几天严格的组织政审,连自己的远亲都政审到了,可见对飞行员的重视程度。政审一结束,我就满怀信心地随同人武部、教育局人员来到了潍坊工农兵医院,准备参加严格的复检,我事先就预料到复检一定会很严格,但没想到会是那么严格、细致,复检的严密程度使我体验到,这才是验飞行员的标准,我们体检的每个步骤都进行的很慢、很慢,很规范,有时,几个医生轮番着仔细体检,生怕有一点点闪失,在县级体检之外,还增加了许多体检项目,譬如:还要进行航空模拟数据计算测试,观察击中的目标,在如此严格的体检面前,许多人都望而却步,我因肺活量不达标的一点小毛病,而未能如愿,当飞行员的梦想与我擦肩而过,我在心中后悔了好长时间。

曾经有过当飞行员的梦想,有过验飞行员的经历,对祖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使我永远难忘,终生难忘。正因为有了这段空军情,我更喜欢了解航天情况,羡慕航空官兵,我还加入了中国空军微信。在空军部队举办的一次“我的一段空军情”征文活动中,我写了一篇《立志当一名空军战士》,在《中国空军网》发表后,又先后在《光明网》、《中华兵器网》、《中国军视网》等发表,使我与祖国的航空事业贴得更紧了。

回首与飞天的缘分,2005年10月,“神六”发射成功后,我欣然写了一篇《威震苍穹—贺我国“神州六号”飞越太空成功》:一跃震苍穹,“神六”升太空;国威军威振,共圆强国梦。昔日心志凝,今日终成功;航天三国立,举国齐欢腾。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我又即兴写了一篇《高阳台—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烈火冲天,巨龙万丈,喜送“嫦娥”升空。多情吴刚,桂花美酒贪盅。天上人间同相庆,共聚力,更助成功。顾星河,巡天探月,翱翔太空。千年梦想变现实,看东方旭日,一片绯红。风流儿女,敢与强国争雄。科学发展创大业,和谐社会凯歌颂。顺民意,永固金汤,走向繁荣。当时还作了注:“‘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成功,‘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是我国卫星航天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时值党的十七大刚刚闭幕,对于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欣喜之余,以词纪念。”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我的情感,真情地表达了我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2008年12月,我和同事途经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我同大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我描述过的同乡长辈乔平、乔正才都曾在这荒郊野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过。我在想,这也许是一次历史的巧遇,也许是两位同乡长辈的在天之灵,让他们的一个同乡晚辈从山东老家,千里迢迢来到这么个十分偏僻的“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我想这次不期而遇,冥冥之中是特意带着不寻常的使命和夙愿来的,来拜谒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建造起的航天基地,参观他们当年为之奋斗的地方,亲眼见证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的归宿,高高的发射塔可以作证,他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当年做的航天梦,今天正一一变为现实。我要把这里的信息带回家乡,向故土述说,家乡的子民没有辜负家乡故土养育的养育之恩,在异乡他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还要把这里的信息带给亲人,向亲人述说,“二乔”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殷切期望,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化为构建祖国航天事业大厦的一砖一瓦,他们身在这里,心向星空,他们就是祖国航天事业的基石,他们在父老乡亲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我还在想,祖国的卫星、飞船就是从这里发射升空,这是何等的神奇啊!让我的思绪又澎湃起来……

仰望天空,幻想中的神奇如火如荼,期待中的谜底尽善尽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祖国的梦想一个个变为现实。随着神舟十九号飞上天空,普天同庆,举国欢庆。我更为之激动,因了老家三代人的飞天梦,我与祖国的航天事业情更深,意更浓!

乔显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