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芳的头像

姜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28
分享

家乡的味道

秋,原本就充斥着多愁善感。

今年的秋显得有些异样,淅淅沥沥的细雨已下了半个多月,中秋赏月亦在漫漫滴答声中换为中秋踏雨,使人留下一丝丝遗憾。“一层秋雨一层凉,层层秋雨层层愁”,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雨季,越发使人倦怠,对于人到中年并久居他乡的我来说,这样的天气愈发使我思念起妈妈做的极具自家风味的饭菜。

我的家乡白水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的山区小县,县城始建于公元前350年,因境内有白水河而得名。白水县城被滔滔不竭的洛河横亘为南北两片。加之古时,这里亦是战争频发且多民族人口羼杂居住的地区,因此风土民情,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

芥菜

白水是渭北贫困县之一,改革前物资匮乏,冬季寒冷而漫长,新鲜蔬菜几乎没有,因此把一些价位低廉且耐储存的菜品进行腌制加工,足够全家吃到春暖花开。洛河以南就好多了,交通方便,经济条件稍好些,腌制的蔬菜以芥菜为主,洛河以北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以腌制白菜为主。那时芥菜1元钱可以买到三四十斤,偶遇风调雨顺时甚或五六十斤,白菜一元钱几十斤,也许这就是芥菜与白菜深受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霜降过后,便是腌菜的最佳时节。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在她们心中,没有比腌菜更重要的事情了。妈妈总会提前洗净腌菜的大缸,备好腌制芥菜的佐料------无非是盐和用碾子碾成沫的当年新产的油菜籽。据说,用青颗盐腌制的菜品纯正、地道。她又不辞辛劳地满大街找青颗盐,有时盐粒稍大些时,妈妈用石臼捣成细小的微粒。尽管佐料简单,且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程序,然,妈妈都会仔细并虔诚地做着各项准备,她始终追求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勤俭、执着、慈爱并善良着。也许她不知道什么是付出,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所担负的责任。正如我们渭北的女人,自始自终坚持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并生生不息地肩负着繁衍养育子孙后代的重担,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然她们始终笃守着心中的那份信念。

此时的菜市场好似比平时热闹些许,妈妈大早起床去菜市场,挑选芥菜的品相,与菜农讨价还价一番,这边捏捏芥菜干,那边瞧着菜叶的新鲜程度,终于,买到了较心仪的芥菜。那时我们姐弟三人年纪还小,爸爸有时出工比较忙,妈妈独自拉着满满一架子车的菜,艰难地运回家,由于还要赶上出工或出去摆摊做生意,妈妈顾不上休息,赶紧择菜,然后用割小麦的镰刀片把芥头削片,茎和叶一起切成指甲盖大小的丁,用清水将削好的芥头和切好的茎叶分别淘净,晾一边控去水分,只等待烧水焯菜了。

那时我家用的锅是农村1尺八的大铁锅(俗称尺八撑),用风箱烧的炭火炉灶,“叭---哒----叭---哒”的风箱声掩没了妈妈因忙碌而焦急的喘息声,她一手一前一后地拉着风箱杆,一手用炭锨往灶炉里添煤。刹时燃烧的苗火从灶炉里喷泄而出,照在妈妈汗洇洇的脸上,她的脸变得通红润泽。不一会铁锅四周就被热腾腾的热气笼罩,水烧开了,妈妈起身把控过水的芥头和茎叶分别倒进锅里稍稍焯一下就赶紧捞出来,一丝也不敢耽误,否则菜会变色亦不清脆。将焯好的菜搅拌直至没有温度,待完全冷却则需要一个晚上,第二天妈妈取出腌菜的大缸,一层芥头一层茎叶一层青盐一层油菜籽沫,就这样一层一层叠加直至缸满为止,芥菜就算腌制成功了。

吃的时候,盛上一盘腌芥菜,放上葱和辣椒面,然后用滚烫的菜籽油泼洒在葱和辣椒面上,瞬间,房间的辣椒和葱香味扑鼻而来,溢满了整个屋子,油泼好的芥菜吃起来有油菜籽的淡淡清香味,与葱香的辣味交合,红白绿色相容,使人口唇留香,令人陶醉。此时的妈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似完成了一项伟大工程,心满意足的神情自然不自然地流露。

那年头,邻居家的老太太们,没事就坐在我家大门前的石墩上聊天,西家长东家短地议论一番,她们的聊天内容随着时间随着事件随着心情而改变。每遇腌菜时节,当然聊天的内容不外乎今年谁家媳妇腌的菜怎么怎么好吃,谁家媳妇今年腌的菜有什么问题等等,有时还互换腌菜互提意见,老太太们用她们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播扬着乡土乡音乡情。她们在嬉笑怒骂中度过了最美好的岁月。现如今,我家还在那里,邻居还是以前的邻居,大门口的石墩早已物是人非,只有岁月的时光记忆在慢慢流淌。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白水的冬天真是冷呀!气温有时低至零下二十度左右。记得自己小时候上学穿的是小棉袄外面套着大棉袄,棉裤里面穿着绒裤,用棉花做的大窝头鞋,特别是下雪时,用围巾罩着的脸上呼出的热气把刘海都冻在一起挂成了霜。放学回到家,屋子里因为有大铁炉子的存在而暖烘烘的,妈妈把早已熬好的、稠稠的、黏黏的玉米糁子端过来,饭桌上一大盘油泼芥菜,通常芥菜里会有冰渣子,嚼在嘴里“嘎咂嘎咂”响,倒也不失为别样的“冰淇淋”。这时,刘海上的霜冻随着房间里的暖气变成了水滴顺着脸庞缓缓流淌,就这样,依然吃得我美滋滋、爽歪歪,很是舒服。每晚,家里的大铁炉因火太旺而炉盖被烧得红彤彤的,仅有30多平米的砖瓦房间里好似春天般温暖,妈妈会为爸爸准备一盘油泼芥菜,爸爸边看电视,边喝着小酒就着芥菜,一副美哉乐哉喜哉的神情!

妈妈的腌菜一直持续到现在,昨年,妈妈还把腌好的芥菜给我送了一小桶到渭南,我也熬了些玉米糁子,儿时居住的砖瓦房变成了现如今的楼房,气温也随着大自然气候的变化而缓缓升高,风箱变成了天然气炉,孩提时的那情那景那味似乎已不复存在,少了些淡淡的乡土气息,多了些都市里的妩媚,少了些乡间的敞亮,多了些都市里的独处。愈发使人怀念起儿时的记忆,对故乡的眷恋、对父母的思念皆情不自禁地溢满心头。

中秋佳节,远在故乡的父老乡亲,您们都还好吗?

芥菜,十字花科,起源于亚洲,在我国种植分布很广,何时流入白水已无法考证,然它的腌制工艺和雪里红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芥菜、油菜籽都性温,除增强人体免疫力外,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兽医本草》说“:油菜籽,滋养补虚,消肿通便,破气通窍”。今年90高龄的奶奶说她小时候只知道芥菜是寒冬里唯一的菜品,仅仅好吃而已,压根就不知道芥菜还有保健及药用价值。

初冬腌制芥菜的时节不知何时成为了家乡女人们亘古不变的生活习惯,亦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影响白水民间民风的重要生活理念。然今夕的白水,芥菜的种植面积已逐年缩小,妈妈每年腌制芥菜的习惯已被丰厚的物资供应以及年轮的侵扰,不得不隔年才腌制一次,笨拙的我至今不懂腌制芥菜的要领。芥菜,能否在悠悠岁月中得以长存,俨然已成为未知数?

 小饺子

“小饺子”亦是我们白水独有的风味小吃,最奇特的地方是它的生存空间只限于三、四个乡镇,如家中的老人过寿、婚娶嫁女、过节过年时做为早点招待贵重的宾客。近些年,因其制作费时费力费心而慢慢被人们遗忘。

我外婆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正月初三拜年过寿一起完成,为的是让亲戚省时省心少麻烦。年前舅舅妗子就忙碌起来,要备好过年及给外婆过寿的所有食材。小饺子是外婆家几十年来一直不变的待客饭食,也许是外婆她们坚持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信念。

我们白水那边有个习俗,大年三十及初一家中为图吉利,一般不准动刀、针线、扫地等等。因此,妗子总是带领表姐妹们(舅舅有四个女儿)在大年三十前就备好了招待亲戚的小饺子。大早起床后,妗子就指挥表姐们和面、醒面,并将焯过水的萝卜揉干水份、剁碎成沫,加入盐和花椒粉搅拌均匀,饺子馅就算完成。这时大表姐取出一屉子面,揉搓成面团用擀面杖擀薄后,用小号手电筒尾部的那节,将面片拧成圆形,表姐们右手将拧好的面皮包点萝卜馅,左手利用食指和拇指边捏边交替前行,小饺子就包好了。

记得那时农村睡得的几乎都是土炕,外婆家也不例外,如果第二天准备包小饺子,舅舅肯定天不亮就会将炕烧的热热的,并把包小饺子所有的家什一应俱全地放在炕上,女人们盘腿而坐,盖着被子包小饺子,大表姐在案板前将饺子皮擀好后,由孩子们运送到炕上。有时饺子皮也会成为孩子们之间打仗的武器,大人也会时不时地用擀面杖追打着孩子,此时此景,没有任何事情比家人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以及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更使人温馨的了。包好的小饺子成大拇指般大小,花边成弯弯的月亮型,一排排一行行煞是好看。小饺子,貌似南方的馄饨,和我们这边过年送亲戚的馄饨大蒸馍寓意一般,就是团团圆圆幸福绵长的意思。

比起小饺子来,臊子的制作工艺有点复杂,需要十几种食材。小饺子好吃就在于臊子的味道,因此舅舅很注重臊子的制作过程,事必亲为亲力。舅舅先将海带、木耳、香菇、白菜、粉条、红萝卜、豆腐、肉沫等泡水、洗净后切成小丁,热油先将肉沫榨干,葱姜沫爆香后,倒入各种菜品加调料翻炒入味,添加煮过肉的汤汁,熬煮一会后臊子就做好了。跟西府的臊子比起来,东府的臊子没有酸酸油腻的感觉,多了一点清淡醇厚的韵味,多了一些地地道道的乡土况味,也就多了些祝福在里面。

一碗亲情浓浓的小饺子,浇上心意满满的臊子,碗里瞬间出现了红、黑、白、紫、绿等各样的色彩,吃一口鲜而不腻、豆香与肉香……此时此情任何词藻都无法表达心中的那份美意。至今想起来,总会意味悠长,可惜自外婆去世,我客居他乡,已经好几年没有吃到外婆家的小饺子,每每想起,心里一阵阵纠结。那些年,我们所有的亲戚聚集在一起,孩子们的吵闹声、大人间的说笑声、表姊妹的喜嗔声,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怀念到心痛,这也许就是所谓亲情到极致吧!

此时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明年,明年过年,我一定到舅舅家吃小饺子去!一定!

今年3月份,邻居叔叔给儿子完婚,在他家门口设了一个大锅,好似解放前的赊饭锅一般,让邻居亲朋好友都来吃个够。父亲说:那是邻居叔叔借给儿子完婚,用此方式答谢诸位亲朋好友及邻居对他们全家的帮助。那天成百口人围着两个大锅,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忙忙碌碌真是热闹非凡,仿佛回到了生产队大锅饭那会,大家集体吃饭,集体劳作,集体回家,集体开会学语录,在贫瘠的土地上演绎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情景,这也是最淳朴的农民用最简单的方式抒发着最原始的情怀。

碰巧那天我回家,妈妈也去给我讨舀了一碗小饺子。香喷喷的小饺子,还是以前那个味道。倏然,我有一丝隐忧,现在的80、90后,甚至包括70后的我,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能否静下心来,包着如拇指般大小的饺子,能否让这种充满民间风味的饮食及相关风物传承下去,令人不安与担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