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他乡已十二余年,走着、走着……已然分不清何处为家乡,何处为故乡。故乡于我,好似成为了一个地理上的概念,然,又常常在不经意间,成为浸入血脉里的悸动。
父母家,家就在。已知天命之年,时常妄想着回到故乡,回到父母身边,做回一个乖乖听话的孩子,享受父母的宠溺。然,岁序为每位游子设置了回不去的旅途,但又让游子的灵魂在炙烤中体悟故乡的温情。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人生旅途犹如舌尖上的味蕾,一盘珍馐抑或一盘菜蔬,一碗饺子抑或一碗面条,皆会在瞬间幻化成人间精灵,为迷途的游子指引着回归故里。而故乡父母的味道,总是在时光流沙中越来越深刻,每每想起,竟然食无味寝难安……
故乡的味道在白与黑,昼与夜的时空隧道里,被转换成味蕾上的思念,时常萦绕在四周……
小饺子——故乡独有的小吃。他的生存空间仅限于三、四个乡镇,家中的老人过寿、婚娶嫁女、过节过年时做为早点、午餐抑或流水席的样式招待来客。
外婆在世时,每年的正月初三,亲戚们聚集在舅舅家拜年和为外婆过寿。腊月二十六过后,舅舅妗子会忙碌起来,要备好过年、过寿的食材。或许是小饺子做法简单食材寻常,或许是外婆坚持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念想。反正,小饺子是舅舅家从不更换的待客饭食。
故乡的坊间流传着一个风俗:大年三十、初一为图吉利,家中不能动刀、针线、扫地等。因此,妗子带领四位表姐表妹在年三十前就备好了小饺子。
彼时,包小饺子的日子。大早,妗子与表姐们和面的和面、擦萝卜的擦萝卜、焯水的焯水,剁馅子的剁馅,调料的调料,而已耄耋之年的外婆,也跟着脚底下转个不停,不时地弄弄这个,拿拿那个。妗子的喊声穿透窑洞里的雾气,在看不清人影的空间里环绕:二女子,赶紧萝卜馅调好。三女,叫四女起来包饺子。红霞,你先擀皮。妈,啥都不要管,坐到炕上包就行了。哎呀!婆,我来我来,你小心些,赶紧上炕。
大表姐麻利地取出一屉子面,揉搓成面团用擀面杖擀薄后,用小号手电筒尾部的那节,将面片拧成圆形,妗子、表姐们右手将拧好的面皮包点萝卜馅,左手利用食指和拇指边捏边交替前行,小饺子就包好了。
昔日的农村,家家有土炕,舅舅天不亮起来烧炕,烧的人坐在炕上屁股蛋子不敢同时着炕,这边凉了换那边,好似在鏊上烙饼般翻转。
舅舅将包小饺子所有的家什一应俱全地放在炕上,女人们盘腿而坐盖着被子包着饺子唠着闲话。大表姐在厨房的案板上将饺子皮擀好,由小娃娃们送到炕上。有时饺子皮也会成为娃娃们嬉戏打仗的武器,大人时不时地用擀面杖追打着娃娃。烟气、雾气、尘土气、叫喊声、欢笑声,响彻了院子,响彻在每个人的心里。
一篦子、二篦子、三篦子……包好的小饺子成如大拇指般大小,捏成花边呈弯弯的月亮型,在篦子上被围城一圈又一圈,
此时,舅舅指着最中心的小饺子说:妈,你看,你就是这个中心点,你的子孙都在围着你转圈圈……
比起小饺子来,臊子的制作工艺有点复杂,需要十几种食材。小饺子好吃就在于臊子的味道,因此舅舅很注重臊子的制作过程,事必亲为亲力。舅舅先将海带、木耳、香菇、白菜、粉条、红萝卜、豆腐、肉沫等泡水、洗净后切成小丁,热油先将肉沫榨干,葱姜沫爆香后,倒入各种菜品加调料翻炒入味,添加煮过肉的汤汁,熬煮一会后臊子就做好了。跟西府的臊子比起来,东府的臊子没有酸酸油腻的感觉,多了一点清淡醇厚的韵味,多了一些地地道道的乡土况味,也就多了些祝福在里面。
一碗亲情浓浓的小饺子,浇上心意满满的臊子,碗里瞬间出现了红、黑、白、紫、绿各样色彩,吃一口鲜而不腻,豆香、菜香与肉香,轮番在舌尖上舞动着人的味蕾,至今不曾消散……
不曾消散的还有对外婆的思念和故乡的味蕾,两者交织在一起,令我的人生多了重沧桑和念想,亦让我的人生旅途越发狭窄且孤独。
恍惚间,被不断重叠的节气推送着迎来了自己新的使命。也就是在家乡增加了两重新的身份——婆婆、奶奶。由最初的一家三口人增加至两家5口人。我亦有了一个叫“婆婆”的女子,还有了一个叫“奶奶”的孙儿。我被这突入其来的身份弄得满身狼狈和窃喜。
在家乡,我学着做一个女儿喜欢的婆婆,也学着做一个慈祥的奶奶。首先我做好自己。所有的家务事皆是婆婆分内之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或者说想到的事情皆会用尽全力,我在心里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藩篱,儿女的事由儿女去定夺。对于做好慈祥的奶奶,想着不用学:有了孙子我就成了孙子,挺好!
回转故乡,父母围着我打转转,母亲做我爱吃的饭菜,父亲为我泡上一壶清香且浓郁的香茶。我的儿女也就成了父母的开心果。正当我在享受着至尊无上的荣光时,父母的白发跌落在我的手掌心上,我亦捡拾起自己的白发,与父母的白发重叠在一起,绾成一个大大的同心结,挂在父母与我的心尖尖上。
时光将我雕琢成了一个多面人,每日总是在忙碌中让燃烧自己。已多年未曾去外婆家吃小饺子了。每每想起亲戚们欢聚时娃娃们的吵闹声、大人间的说笑声、表姊妹的喜嗔声,总会在心里想:明年,明年过年,一定到舅舅家吃小饺子去!一定……
一步千里,一眼十年。自己给自己的承诺,丝毫不曾兑现。而也已作古舅舅也许正在天堂与外婆享受着天伦之乐!
春日,邻居叔叔给儿子完婚,在家门口设了一口大锅,好似老鼓般大小,邻居亲朋皆可吃饱带回。平日里不常见面的邻居闻着香气来了,路人也可停下脚步讨个吉利讨个口福,小孩子们自己拿着小碗屁颠屁颠地也来了“慢点慢点,小心烫……”“没事,没事,来者都是客,管饱吃好……”掌勺的大厨,边盛饭边吆喝。
父亲说:那是邻居叔叔借着给他儿子结婚的机缘,答谢亲朋好友哩!那天,成百口人围着两口大锅,相互说着笑着闹着,诉说着当下畅想着未来……
碰巧那天我也回到了故乡,妈妈拿着自家的碗,给我讨了一碗小饺子,赶紧给嘴里塞了一个,嚼巴嚼巴,还是昔日的那个味道,香啊!又回归到了久违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