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广沿的头像

蒋广沿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10
分享

过 中 秋

不管是风清月白、云淡天高,还是丹桂飘香、稻田金黄;也不管飒飒秋风、沙沙细雨,还是季节更替、天气渐凉。总而言之,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了。

中秋节是国家的传统节日,是一家老小团圆的日子。到中秋节的那天,如果单位没有硬性要求上班,如果没有其他特别事务的话,我将会携妻带儿奔赴乡村老家,陪同父亲一起过中秋。

小时候,在我们居住的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大多数人家的条件都非常的艰苦,平常能够有些粗粮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要想吃上一点可心的东西,一般都要等到逢年过节才会有的,所以我会常常盼望着过节,于是“过十五”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是每年的十五,我都不会去关注星星是否闪光,月儿是否圆亮,我只关心大人们准备了多少好吃的干货,解决我“口福”的问题。

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我们村寨没有过中秋这一说法,当时我不知道什么是过中秋,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中秋佳节。我只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晚饭过后,在月白如昼的夜晚,大人们会准备一些葵花、花生、板栗、核桃之类的东西,用碗和盘子等器具盛到月光底下 “供”月亮,名曰“祭拜月亮菩萨”。这个祭拜大家不叫作过中秋,而叫作“过十五”。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阴晴圆缺,也不懂得什么是团团圆圆,只知道大人们 “供”月亮之后便会有可心的东西解嘴之馋。

可能对于城市来说,多年以来,过中秋和吃月饼好像就是一个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我这个出生贫寒的农村小子来说,过中秋吃月饼却是15岁以后才有的事情。那是我刚从初中跨进师范大门的第一个中秋,月儿圆圆,如水的月光洒照在校园,班上组织大伙召开了中秋晚会,那晚,我吃上了真正的月饼。还是在那个晚上,如水的月光也同样洒照在我的家乡,可是我的父母依然只是准备些花生和核桃“祭拜月亮菩萨”。

师范毕业以后,我顺利地端上了公家饭碗——到离家较远的山村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那一年中秋之前,我领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中秋前夕,我买了月饼。就是在那一年的中秋,我家“供”月亮的东西增添了月饼,我的父母也吃上月饼。我第一次看到了父母亲吃月饼,看到了父母吃月饼时带泪的笑容。之后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带上月饼回到老家陪同父母一起过中秋。2012年,母亲独自离开父亲先走了,之后每到中秋节,我依然会带上月饼回到老家陪同父亲一起过中秋。

邻里互助一向是农村的优良传统。还记得是在2003年的中秋,隔壁邻居的一位阿婆,到我家来帮助收玉米,晚饭过后,母亲在准备“祭拜月亮菩萨”过中秋的时候,将我带回来的月饼分给阿婆吃,但是阿婆接过月饼之后,迟迟舍不得动口,说是活了七十多岁都没有吃过月饼,要带回去和老伴一起品尝。母亲听到后,又重新拿了两个送给了阿婆。之后的好一段时间,阿婆一直都把品尝月饼作为夸赞我的一个美谈。

现在的中秋,好像是由月饼呼唤出来的。中秋未到,很多店铺就改成了月饼专卖店,大街小巷到处都充斥着月饼的味道。有的公司部门,过中秋发月饼;有的亲戚朋友,中秋前夕赠月饼……。情侣们手捧着月饼,加上甜言蜜语,盼望着花好月圆;游子们准备了月饼,带着浓浓的乡情,盼望着与家人相聚;商人们提着大盒大盒的月饼,不是“祭拜月亮菩萨”,而去“祭拜财神老爷”……。

同样都是过中秋,可是各有各的目的。时间一晃,再过几天又到中秋佳节了,想想我的老父亲,他平常忍受着太多的孤单和寂寞,一定会寄希望于中秋之夜,一定希望有儿子儿孙陪伴着过中秋。

我想,只要能够回去陪伴孤寂的老父亲过一个中秋,陪同父亲聊一些家长里短,哪怕就是没有月光的夜晚,父亲心中的月亮也一定会很圆很圆。

2019年9月9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