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卖菜的地点是在县城,偶尔在路途中也卖给要买菜的人。因为张大爷家离县城五里地还不到,这是张大爷卖菜最大的优势。县城对于张大爷来说最熟悉不过了。这是因为张大爷从知事那天起,就经常跟随父亲在县城卖菜。父亲去世后,到县城卖菜自然成为张大爷的“光荣”任务了。
张大爷卖的菜都是在自家耕地里辛辛苦苦通过诚实劳动所得,基本跟着季节在播种。张大爷在一年四季播种什么蔬菜就卖什么蔬菜。虽然播种蔬菜面积不是有规模,每一次挣回来的票子也算不多,但在张大爷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张大爷高兴的原因是,他播种的是农村纯天然蔬菜,是人们吃了最新鲜最健康最放心的一种蔬菜。这种蔬菜没有化学污染,到了城里也卖得最快,蔬菜损失也较少。也许这在张大爷卖菜的心里,与同类人卖菜区别就在这里,这好像也是一种抽象的诚信吧。
一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张大爷起了一个大早,准备了一副装蔬菜的竹篾框子,在一块地里挖了一框子青葱和一框子莴笋。张大爷也是一个讲究卫生爱干净的人,他把粘在莴笋身体上的泥土逐根清理干净,又把青葱根须上的粪土捏搓一遍,才把莴笋和青葱装进框子里。
张大爷从地里挑回满筐子莴笋和青葱之后,习惯坐在客厅沙发上抽了一根纸烟,然后断了电视的电源,带上了一杯浓茶水,把客厅大门顺手一关闭,只听“碰”的一声响,张大爷还回过头紧盯一眼,客厅大门是否锁严实了没有,这才放下心来。
张大爷挑着满筐子的莴笋和青葱,走上了通向大门口一条村级公路上。村级公路都是柏油路铺就,现在行走在柏油路上的人,要么像是张大爷岁数这样的农村人,要么是喜欢锻炼身体城里的中老年人,在柏油路上的年轻人不是骑摩托车,就是开私家车的。总之,各种交通工具在村级公路上多起来了,步行在公路上的农村人似乎是越来越少了。农村交通发展和交通工具进一步改善,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位锻炼身体的城里中年女性,迎面向张大爷打招呼,看到张大爷框子里有嫩秧秧的莴笋,新鲜的莴笋叶片上似乎还沾满了露水。
中年女性不由自主地问道:“张大爷,好新鲜的莴笋,啥价格?”
中年女性显然是与张大爷是相识的熟人。
这时,张大爷把挑在肩上满框子的莴笋和青葱,在肩头上摇晃了一下子,又看了一眼中年女性一张熟悉的面孔,迎着笑脸答道:“都是熟人买我的菜,价格好说,你想买多少?”
中年女性犹豫了一会儿,想了一想回答说:“我的老公经常下乡工作,又不经常在家里吃饭。买多了是浪费,买少了老公有时突然回家又不够一家人吃,我这个家庭主妇真难当。还是买两斤莴笋和一斤青葱!”
张大爷从肩上放下装满框子的莴笋和青葱。那位中年女性凭借买菜熟悉的经验和手法,在筐子里拿出五根莴笋摆在公路地面上,经过目测五根莴笋的大小,最终拿在手里的三根莴笋,让张大爷过秤多出三两。中年女性要多付给张大爷三两莴笋的人民币,但张大爷一把推回去了,说道:“你太小意了,经常买我家的菜。这一点不算什么,把票子收回去!”
中年女性一边笑着,一边看着张大爷,结果也就不快不慢地从张大爷手中,接过人民币揣进了裤兜里。然后,张大爷在框子里拿了青葱,递给了中年女性,说道:“不过秤了,给两块钱!”
中年女性啥话不说显得非常平静,顺手给了张大爷两元整人民币。拿在中年女性手里的青葱,当然也不止两元钱。这就是张大爷卖菜过程中,历来对待买菜人的个人风格。在中年女性拿上青葱和莴笋走后,张大爷一边挑上框子里的青葱和莴笋,一边点燃纸烟香喷喷地吸着。
张大爷肩挑着莴笋和青葱在村级公路上快步行进,刚要接近城里街道时,看到城里不少人戴上了口罩,张大爷这才突然想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到城里要求戴上口罩的规定。好在张大爷在疫情期间能够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在裤兜里随时都准备了一只口罩。张大爷这时赶忙灭掉了燃烧的纸烟,迅速戴上了口罩。
张大爷刚戴上口罩,从街道对面一条巷道里走出了两位干部模样的老者,相貌上几乎与张大爷相似不了多少。两位干部模样的人也戴上了口罩,一走进张大爷的身边,一人拍了张大爷的肩膀,另一人从筐子里抓了一把青葱,看一看瞧一瞧,又放在筐子了。
手里抓过一把青葱干部模样的老者说道:“老张,我等着你买菜,就是不见你的踪影。我非得要吃你家的菜,买你家的菜!”
虽然说话人戴着一只口罩,遮住了半张脸,但从另外半张脸上也能看到了满脸笑容。张大爷与干部模样的二位老者,彼此之间一定早就是熟人了。他们之间在寒暄了几句话的同时,那位拍了张大爷肩膀干部模样的老者,把口罩摘了下来放在了衣兜里,说道:“我们是疫情低风险地区,口罩可戴可不戴,大家还是抽支烟吧!”
说低风险地区可戴可不戴口罩的老者,拿出了一盒中华烟,给大家各一支。当张大爷摘下口罩吸上中华烟时,一个喷嚏吹出了一股股浓烟。在浓烟散尽时,张大爷在喉管里憋出了咳嗽声。
张大爷急急忙忙说道:“中华烟我抽不惯,没有抽这个中华烟的福份!”
张大爷刚一说完话,大约在咳嗽和喷嚏的影响下,让他本来是正常的眼眶,却出现了红红的一圈。这时,被张大爷伸手一摸红眼圈,却又摸出了泪水来。
两位干部模样的人。此时几乎同时笑着说道:“老张抽不了中华烟,这样难受快丢掉吧!”
张大爷一听别人在笑话,自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还是把中华烟继续抽完为止。而三位老者的笑声,充满了健康的味道。在三位老者之间也是一种甜蜜的味道,这种甜蜜的味道,才是生活中最为真实的味道吧。
两位干部模样的人对张大爷喜欢开玩笑,他们一边开玩笑,一边就完成了购买张大爷的莴笋和青葱。
两位干部模样的人以为张大爷不会使用微信支付,但张大爷骄傲地说道:“你们难不倒我,我卖菜使用微信支付好几年了!”
两位干部模样的人离开后,张大爷戴上口罩,挑着框子里的莴笋和青葱,一边行走一边向熟人打着招呼。但张大爷那一双闪烁的眼睛似乎在亮着光,他是不是巴不得要尽快走进,专门卖菜的那一条街道上去呢?
在县城有几条僻静的街道,专门为县城周围菜农小商小贩提供的经营之道,一般不影响正常交通占道经营的情况发生。因为管理市场的城管时不时地到这条街现场执法,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所以,不管菜农或者小商小贩经过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基本上都具备了文明经商新的理念了。
县城几条卖菜的街道在张大爷选择点上,根据他多年卖菜的经验,一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每换一条街道去卖菜,张大爷在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不是能否卖出多少菜不重要,张大爷认为卖菜就是卖的一种心情,卖的一种良心菜。平心而论,在张大爷卖菜的日子里,有时候面对买菜人,秤砣在秤杆上就是高一点,再升高一点,挂不住秤砣时,张大爷也不得不赶忙收住秤砣,宁愿自己亏一点,也不能让买菜人心里不舒服,让买菜人高兴才是张大爷心里的一种希望。
张大爷挑着框子里的莴笋和青葱,在大街上走了一段距离,这才拐进了专门卖菜的一条僻静的街道。在这条街道乡下人来卖菜的人还不多,那些靠转手贩卖蔬菜的小商小贩比谁都早,占住卖菜卖水果摊位似乎比谁场地面积还要多。尽管小商小贩有这种强势场地临时现场安排,但在小商小贩之间不会出现,因占了多少场地经营而发生口角来争吵,更不用说与乡下卖菜人发生什么口角之纷争了。
张大爷来到一条卖菜的僻静街道,把框子里的莴笋和青葱拿出来摆放整齐之后,在身边一个露天小吃买了一碗凉面皮。当张大爷用微信支付了现金摘下口罩时,还没有等到张大爷吃上一口凉面皮。
一位年轻的城管在面前一出现,非常有礼貌地指着张大爷说道:“请把口罩戴规范,这是疫情下的规定,请配合!”
张大爷有些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地回敬了一句:“我还没有吃凉面皮。吃完了凉面皮我戴上!”
卖凉面皮的老板娘接着怂恿了一句:“城管你放心,老头吃完了凉面皮之后,和我一样负责让他把口罩戴规范!”
年轻城管话少,且又看着张大爷补了一句:“要知道我们低风险地区,也要坚持戴好口罩!”
已经正在吃凉面皮的张大爷,在吃了一大口凉面皮的时候,回答了年轻城管:“你不要求我也知道。我们村子里的驻村干部也在强调,村民出门要戴好口罩,还在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年轻城管看着张大爷微微一笑,一转身就挪开步伐,行走在人群中了。现在,张大爷卖菜的场地虽然面积占地不宽,但已经有好几个买菜人要卖张大爷的菜,好像等候多时了。
张大爷吃完凉面皮后一到自己的卖菜摊位,立马被一位戴着口罩的老奶奶,抢先要买四斤莴笋炖排骨汤。老奶奶身边还带有一个孙女,孙女手里牵着一条小狗,在小狗身上还穿了一件花衣服。花衣服袖角大约伸长了一截,被小狗一张嘴巴咬住扯一扯,还在时不时地发出了叫声。老奶奶还不停地拍打着小狗的脑袋,让小狗不要有叫声。老奶奶这一系列举动,好像在提醒小狗不要狂躁起来似的。小狗很听话,没有叫声了,也不撕咬衣袖角了。最后,老奶奶一边给张大爷付现金四斤的莴笋钱,一边把小狗搂在了怀里,还让孙女把带上的狗粮给小狗喂上一口。
张大爷把老奶奶喜欢小狗的生活画面看在眼里,不免在心底慢慢产生了一些念想:张大爷不是喜欢养狗,喜欢养狗的生活习惯,张大爷还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其实张大爷家里也养了一条外来狗,但张大爷喂养的这条狗,是他儿子在县城开饭庄,专门为他买的一条外来狗。在人们眼里,好像外来狗似乎都不是中国的狗种。张大爷儿子曾经对他父亲说过,养一只外来怪模怪样的狗,它可以在生活中带来不少的乐趣。一说起这条外来狗,狗的价格让张大爷当时还与儿子说了几句气话。一只小狗价钱一千五百元,当时张大爷说什么也不要了,要求儿子给卖家送回去。张大爷还对儿子说,现在挣了几个钱了不得,大手大脚不省吃俭用,你知道我们是穷日子走过来的人,很不容易有了今天这个好条件。
张大爷说法也不错。张大爷家曾经是三兄弟,他是老大。在小时候,老二老三因为得病没有钱很好治疗,早早地夭折了。父母苦苦把张大爷拉扯成人,才有了现在这个家。张大爷虽然有了现在这个家,但妻子后来得了一场大病,在省城医院住院近一个月,还是医治无效,就这么离开了人世。好在张大爷妻子为他留下了一儿一女,有了精神寄托和希望。其实妻子早早离去,也是张大爷在心里抹不平的一块伤痛。尽管后来儿子没有考上大学,但儿子务实懂事,外出打工学了厨师自己开了饭庄,在县城买了房也买了车,还把张大爷的老房子改修成了三层上顶的小洋房。张大爷的女儿大学毕业在县城某企业当主管,工资高条件好,女婿还是国家公务员,已经在某局是一位副局长的身份了。
张大爷没有把家庭兴旺经济条件好当成现在骄傲的资本,反而在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张大爷生活上还是保持那种节省的习惯,穿着打扮还是那样的朴素守旧。张大爷家庭条件无论怎样富裕,还是地地道道保持了一个农民形象,仍然按部就班地在地里种好庄稼卖菜挣钱。虽然卖菜是小钱,但积少成多,一年下来张大爷收入还是不少。
这些卖菜钱让张大爷日积月累积攒下来,足足能够让张大爷年年开销有余,就是儿女尽孝心所给予的钱财,张大爷也要精打细算该存银行的存进银行,绝不乱花一分钱。张大爷就是这样一个对待生活,力求守本分的一位农民形象。在一般人看来,一辈子里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的人,似乎才应该有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临。
张大爷暂时沉浸在生活中的一些念想,他没有表现在脸上,但在一瞬间里倒让张大爷在卖菜的时候,反应出了有一点儿像老年痴呆症似的。竟然此时给一位买青葱的人,在微信里竟然多收了三元人民币。张大爷觉悟高,当场通过微信支付退还给了买菜人。买菜人表示感谢说多刷了三元人民币是自己的错,张大爷也以礼相待说出公平买卖,应该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张大爷知道一时大脑不清晰,大约也是受到了一些念想的影响吧。
于是,张大爷调整了精神状态,正了正口罩戴好了没有,向前来买菜的人提醒说道:“选好了再买,都是好葱好莴笋,价格不亏你!”
张大爷的青葱和莴笋在这条街上的确不愁卖,同样把青葱和莴笋摆在同一位置上的卖菜人,张大爷卖出的菜总是要多些快些,而且人来人往的买菜人,都喜欢在张大爷摊位上买青葱和莴笋。
一位与张大爷同村五十多岁的妇女,今天她卖蔬菜来得迟,也算是卖蔬菜的二道贩子。那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一贯呲牙裂齿好说闲话,做蔬菜生意也不错,她靠做蔬菜生意家里也修起了小楼房,一直以来与张大爷家关系好。也许这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依仗与张大爷家关系好的缘故,硬是挤占在张大爷的卖菜摊位上,还把自己的一捆青葱摆在了张大爷菜摊上,很快就卖出去了。
那位五十多岁的妇女面对这种场面她甚是高兴,张大爷也跟着笑了起来。张大爷不是在挣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许这样想到比主动帮助别人,去卖菜意义还要更大些。张大爷有这种想法似乎不是没有道理的。
卖菜的这一条街道热闹非凡,前来买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买菜的来的来了走的走了;卖菜的说卖完了也卖完了。那些卖完了蔬菜的乡下人卫生习惯特别好,把剩下的烂菜叶子收拾干净,倒进指定的垃圾箱。张大爷更不例外,他到城里卖菜专门买了一包装垃圾的塑料袋,随时都可以把垃圾装进塑料袋扔进垃圾箱里。爱干净讲卫生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都需要自觉去培养去践行,倡导健康意识,必须从我们身边做起。
快到中午十二点,张大爷的青葱卖完了,只剩下四五斤莴笋还没有卖掉。张大爷也不着急,摘下口罩吸了一支烟。
烟味浓烈,在身边卖菜的那位五十多岁的妇女,觉得烟雾呛了她的鼻孔,半开玩笑地说道:“老张你是烟鬼,要找一个老婆该管一管你了!”
张大爷干脆接了话茬回答说:“你当我的老婆愿意不?”
那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手里迅速拿了一张莴笋叶子,向张大爷掷去,降低了声音说道:“瞎说,老张真不要脸!”
说归说,笑归笑,张大爷仍然带着笑脸平静了下来。看似一种不文明的语言,却能够带来快乐和谐美好的氛围,不但进一步缩短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而且也为人际关系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
等到张大爷一支烟吸完的时候,在街道里人来人往中有两位戴着口罩,手提鸟笼向张大爷身边走过来了。两位来人轻轻摘下口罩,等到张大爷一看,还是他最熟悉的那两位干部模样的老者。
两位干部模样的老者手提鸟笼,又换了衣装,张大爷一眨眼工夫被假象所干扰,一时也缓过神来了,急忙追问道:“换了衣装,手提鸟笼准备到哪里去?”
一位老者说:“到山上遛鸟去!”
张大爷有口无心又说道:“遛鸟还打扮啥,差一点让我认不出来了!”
张大爷一边在说话,一边在衣兜里掏出一包纸烟,一说完就给干部模样的二位老者递了纸烟,又补充道:“我这可不是什么中华烟,你们还是抽一支吧!”
干部模样的二位老者,接过张大爷的纸烟,还是香喷喷地吸着。其中一位干部模样的老者一边抽烟,一边逗乐起了鸟儿的叫声。周围那些卖菜的人和买菜的人,一听到有鸟儿的鸣叫声传来,他们都纷纷偏过头,吃惊地看了一眼张大爷的菜摊位子。
接着,干部模样的二位老者,就这样带着一身的烟味,提上鸟笼,他们一边还在哼着歌曲穿过人群和街道,一边向山上一条小路走去了。
这一个画面被张大爷身边那位卖菜的五十多岁的妇女看得非常清楚,便开始自言自语说道:“老张,跟你说话的那两个人我认识,不是在我们村搞过脱贫攻坚工作吗?”
张大爷顺口回答说:“你还认识!”
“只有你老张认识干部,我不能认识干部吗?”
“他们已经退休了!”
你一言我一语,张大爷说话兴趣正浓准备再往下说,一位似像非像的酒店老板模样的人,在那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卖菜摊位上,拿了一根莴笋仔细一看,张口就说道:“这里的莴笋我全买了,给你一个综合价,卖不?”
那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也不去思考什么,随口答道:“价格合理,我全卖!”
最后,在张大爷帮助那位五十多岁妇女双方讨价还价情况下,这位酒店老板模样的人最终答应了合理的价格。张大爷剩下的四五斤莴笋和那位五十多岁妇女剩下的莴笋,搭在一起全部卖完了。双方合理价格的达成,使卖者和买者之间在友好的气氛中,似乎都享受到了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一辆白色私家车带着鸣笛声,这时缓缓驶进了卖菜的一条街。卖完青葱和莴笋的张大爷,一眼认出了这是开饭庄他儿子的私家车。张大爷刚一起步,他们家的私家车就开始慢慢驶向了他的身边。
张大爷孙子戴了口罩并开了车门,叫了一声爷爷。叫了一声爷爷的孙子今年要参加高考,满脸洋溢着一脸的笑容,非常开心也阳光。张大爷固执要走路回家,不需要儿子开车送他回家,但张大爷说服不了儿子。这时,张大爷的孙子已经把爷爷的卖菜筐子和扁担放进了车内。
现在卖完菜的张大爷,只好服从儿子的安排坐上车,高高兴兴从县城要回到自己的那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