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开车行至了几座大山之后,也盘旋了几条山间公路,终于到达了学生家长大门口。于是,家长看座,学生奉茶,接着家长热情陪坐递烟,老师谦让恭维不会。这时洋溢着几张收不住的满脸笑容,顿时营造出热烈的气氛来。
学生再次给老师添茶递水时,老师看着学生说道:“暑假晒黑了!”家长赶忙插嘴说:“学校教的娃娃真懂事,暑假里帮助家里在地里扯荒草,一早一晚还跟着大人打猪草,还在家里学煮饭炒菜!”学生听了家长这么一说,在充满喜悦感的同时,学生还给老师攀谈道:“虽然晒黑了,但在劳动过程中还真有乐趣,也收获了不少的劳动知识!”
老师和家长听了学生的话很是高兴。学生是班长本来都优秀,还被学校推荐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虽然在老师培养下还在不断地进步中,但学生抱着一种谦虚学习的认真态度,每天除了自己学习之外,还坚持不耽误帮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在老师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好孩子,从小学到八年级墙壁上的那些奖状,证明了该学生学习情况和他的成长经历。家长要求老师对学生严格还要严格,只有对学生严格管理,学生才能听话、懂事、有礼貌、学好知识健康成长,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
学生只见老师有汗水从面颊上,时不时地落向地面。学生一个抬腿一个小方步,在茶几上拿上遥控板,把空调制冷温度再降至两度以下。学生这一举动还迎来了家长的表扬。家长表扬学生脑袋真灵活,还说没有白送上了这几年学。此时,老师也笑容满面对学生竖起了大拇指,向学生点赞叫好。
家长和学生对待老师热情不减。学生主动邀请老师参观一下他的书房。老师和家长走进学生书房。老师一看书架还是从网上购买的新书架,虽然名著不多,但最显眼的还是学生自己在学校读过的书籍,占住了新书架上下几个格子。这时,学生有意站在老师前面,从书架之间抽出了上小学时候的旧作业本。老师从学生手里接过旧作业本一看,发现书写规范,答错题也非常少,而且留在作业本上那些鼓励性语言很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老师拿着旧作业本一边翻看一边问学生,保存旧作业本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一句话总结完了,要把它作为上过学的珍贵资料来收藏。老师准备开口对学生说话,站在老师背后的家长插嘴说,孩子就是这种惜旧的习惯,不管是读过的书籍和写过的作业本都舍不得扔掉,还有一种集邮的好习惯。老师听家长说学生有集邮的爱好一时兴起,立即放下小学旧作业本,要求学生把集邮册子拿来看一看。学生的集邮册子所收集的邮票虽然不多,但体现了作为一个中学生从小培养个人爱好,扩大社会知识面的思想意识,在学校学生中值得宣传和推广。老师在看完学生的集邮册子时,立刻就这样想到。在此刻,家长还是心细,从老师的背后走到了老师的前面,给老师递过来一杯茶水。老师接过一杯茶水,看着学生对家长说道:你这孩子将来大有出息,大有作为,好好培养,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
老师端着一杯茶水刚从学生书房走出来时,学生还在老师身边介绍说,院子里有一个古代石头,院子背后还有一棵古树。老师一听学生这样说,都是古老的东西,越发来了兴趣。老师就跟着家长学生兴致勃勃来到院子里。这个院子不大,五户人家搬走了三户,现在学生一家和另外一户人家,如今还在这里居住。院子里所谓古代石头,它显灰色,但其中多半有黑斑纹,腰身不粗壮,像古代一顶官帽,但这个石头离地面有一人多高。老师走近石头,家长抢先介绍道,说院子的石头被专家前来考察过,还兴师动众集中了村里十来个劳动力,要求严格按照石头边沿一直深挖下去,挖了足有两米多深濠沟的时候,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就停止了工程进度。专家临走时对村民们说,石头连着山,山连着石头,从古到今山变化了多少,石头又变化了多少呢?家长说完还对老师介绍说,村民们在把石头周围的新土回填时,村里一名小学教师路过此地,一看有村民在石头周围忙的不亦乐乎,带着好奇心一看石头大笑不止。
老师一边听家长介绍院子里的石头,一边在观察石头的形象。石头形象在老师心里没有找出合适的画面内容,结果老师还是理解了那一名小学教师,对院子里石头大笑不止的真正原因。但家长还在对老师强调说,周围村民到现在都叫它古代石头。老师看着家长也没有说对古代石头这种叫法是否正确,转眼间就招呼家长和学生在石头的正面,相互之间用手机照相合影留念。
这时,学生忽然提醒老师还有一棵古树看不看,古树就在院子的背后,老师说当然要看。于是,老师在家长和学生的引导下,老师很快来到古树下。老师用手机对古树拍了照片。老师听学生介绍说,这棵古树有人写了文章上了报纸,经专家考察和测定,已经超过了五百年的生长期了。老师对这棵古树的信任程度将信将疑,劈头盖脸问了学生一句,那张报纸现在还在不在?学生急忙回答说,被我收藏在书架上可以看到。老师对古树似乎情有独钟,似乎对院子里的石头还没有这种心情。老师立即邀请家长和学生在古树下拍照留念。老师在返回学生家里时,学生很快把那张报纸上描写古树的文章,拿来给老师一看究竟。老师看到描写古树文章内容时,显得非常高兴和自信,并对文章内容拍了照片保存下来,还表扬学生太有“心计”了。
老师在离开学生和家长后,开车行至不远减下行车速度。老师一时间透过车窗远远看到,从车边周围漂浮过来的巨大山峰,是那样的壮观秀丽。老师再次透过车窗面对一座座大山的时候,从心底隐隐约约想到要把这一次行程,应该通过苏轼《题西林壁》这样一首诗的内容去总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显得更加完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