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志宝的头像

姜志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16
分享

看戏也是在演戏

我们大山里的农村孩子,在上个世纪六、七十时年代看戏是没有舞台的。演戏的一班人要么在学校场地演出,要么在农村大院落里演出。演戏的地方由于都是泥巴场地,在演员演戏过程中有时候尘土飞扬。一场戏结束时,坐在前面看戏的孩子,身上多多少少落了灰尘,有的孩子还打起了喷嚏,要是一口痰在嘴里稳不住就随即飞出,吐在了演戏场地的边沿处,演戏的工作人员看到了也不责怪孩子们的不是。

我看第一场戏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虽有记忆但不深刻。我带着好奇心第一次跟着大人,到了一所村级学校去看戏。一场戏结束后和大人回到家里,家里人问我看戏看懂了没有,我摸了摸脑袋说不知道。第一次看戏只是看热闹,让我深深理解了看一场戏说不出什么来,这就叫做看热闹吧。不管怎么说,平生看第一场戏对于我来说,还是对我以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为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人也许看重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另外掏钱给我购买了连环画册书,它既有图文并茂又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特别是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表情、动作、语言,我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美感,有时候在脑海中既有漂浮不定浮想联翩的一种回忆,又仿佛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英雄人物,羡慕崇拜那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后来,在一本《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册书中,看到了主人公杨子荣英雄形象,他在我心里一回忆一对比,我终于才知道了看的第一场戏叫做《智取威虎山》。

在我的记忆里,专门到山区农村演戏的团队,几乎没有了,逐步代之而起的是村里面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都是由一些农村文艺青年爱好者组织起来的团体,有时代表乡村出席县级演出。村里面有了文艺宣传队,有兴趣的孩子们偶尔要赶到一个彩排场地,亲临现场感受文艺宣传队的彩排活动。我虽然是上小学的一个孩子,但对文化娱乐活动颇感兴趣。一旦村里有重要文艺活动,我就联系邻居几个孩子,早早地来到演出场地搬上石头,占领一个地方坐在石头上等待看演出。村子里的文艺演出,都是结合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实际自编自导,大多是通过当地《三猪半》唱词形式,和穿插耳闻能详的一些现代革命歌曲等内容,来歌颂真善美鞭策假恶丑等艺术表演形式。既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极大地鼓舞了老百姓的生产热情,和不拍吃苦敢于斗争的勤劳精神。

记得村里自编自导一个剧目《我是公社小社员》,当时对于我来说影响的确大,因为剧目内容通过唱词表现了,一位热爱劳动享受青春快乐劳动者的光辉形象。我看了之后深受教育和启发,那时就积极主动帮助家里割麦、拾麦穗、积肥、打猪草、上山砍柴禾等。我感受到在劳动过程中是一种快乐,让你流汗不止却流得那样高兴快乐,而且在劳动中既锻炼了意志,又学到了劳动知识。这些劳动知识,后来一直在脑海里回荡着,似乎给予了我终身受益催人奋进。

当电影进入乡村上映之后,电影艺术还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把生活中抽象的人和事搬上银幕中的一种宣传教育形式。在孩子们眼里电影场面比看戏场面好像更为宏大,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故事情节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直接零距离接触的演戏场面,和看戏观众在山区乡村根本没有了。但孩子们受到电影人物故事和情节的影响和启发,也开始模仿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自编自演,感受演戏过程中所带来的快感和乐趣。在孩子们之间你演戏我看戏的时候,舞台的场地往往都出现在山坡上和自家院落里。孩子们在自家院落里,要是模仿电影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成形的演出,常常有左邻右舍的家长围观,既有掌声鼓励,又说孩子们演技不错。要是上学的孩子在老师指导下参加演出,我还是在学校里感受到同学们,表演精彩内容上机会要多一些。在学校我无表演天赋,只能在台下当观众,就是邻居孩子们在山坡上开展表演活动,我常常也是一位最忠实的观众,但与我相仿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责备我。尽管后来我看到的是孩子们自己表演的一种戏剧,还有在学校里学生们表演的一种戏剧,但这些戏剧与专业团队表演的戏剧相差甚远。这对于我来说都获得了同样的知识,那就是戏剧内容都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和事,他们不仅帮助了我的进步,反之也让我在其中受到了不少的教育和鞭策。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在不同年龄阶段看戏或者看电影,却慢慢看出了生活中的本质与不同。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认识上的不断变化,我认为演戏的是对看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而看戏的其实是对演戏角色的一种期盼和评判。演戏的其实也是看戏的;看戏的其实也演戏的。有时常常是看戏的,却充当了演戏的角色;有时常常是演戏的,却又成为了看戏的观众。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也改变不了这种角色的互变规律。所以我一路走来,仿佛也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这就是我从小在看戏和生活方面,获得了最大的收获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