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志宝的头像

姜志宝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8/25
分享

在桃园路上(小说)

桃园路是县城一条小街道,从头到尾固定商铺和流动商铺应有尽有,不仅有国家机关办事机构社区街道,还有一个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不仅是农村人每天到城里出卖农副产品和买卖公平的地方,也是每天人声鼎沸市场繁荣的地方。

卖蔬菜的刘老汉是一位农民出身,进城到桃园路卖蔬菜好多年了。按照刘老汉的话说,农村种什么菜我就到城里卖什么菜,都是纯天然的新鲜的无污染的菜。南瓜、水黄瓜、丝瓜、西红柿、茄子、豇豆、辣椒、葱、蒜、韭菜等等。刘老汉在桃园路卖蔬菜地点常常有变化,只要在桃园路街道两边摆摊设点,不违规占道经营买卖公平,摊点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城管都不会干涉,有时候城管还向刘老汉竖起大拇指表扬他,遵纪守法者是好样的。

刘老汉在桃园路街面无论在什么地段卖蔬菜,都是开心和热闹的地方。因为周围不仅有同行的,还有卖猪肉的、牛肉的、羊肉的、鸡肉的、开餐馆的、理发的、看病的诊所、养生管、弹棉花的、开商店的、卖香料的等等。要是刘老汉卖完蔬菜家里需要什么,不需要到别处市场考察价格,需要买猪肉身边就有猪肉摊位,需要理发身边就有理发店,需要吃上一碗肉馅饺子卖蔬菜的背后就是餐馆。刘老汉有时发自肺腑之言说道,住在城里就是方便,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买什么就有什么,想到城里卖什么东西客流量又大,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卖完了。刘老汉一种朴素的思想油然而生敬意,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身上了。

夏季是蔬菜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刘老汉卖蔬菜每天早出晚归最繁忙的时候。这一天,刘老汉在两个竹篮里装有南瓜、豇豆、辣椒、丝瓜、葱和蒜数量不等。刘老汉照样一大早,肩挑两个装满蔬菜的竹篮,到了桃园路选择了一个摊位。刘老汉把蔬菜摆好之后,坐在摊位边抽了一支烟,看了一会儿相邻的蔬菜摊位,听到一些口音都有些变化,好像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小商小贩你来我往临时入驻,这些现象出现在桃园路街面上,似乎太正常不过了。刘老汉准备向身边摊位主人搭腔说话,但此时有一位戴眼镜的青年人,走进了刘老汉的摊位。

戴眼镜的青年人看了一眼老刘汉的蔬菜,急忙用手指头一点,问道:“葱是啥价?”

刘老汉报价:“五块钱两把,三块钱一把!”

戴眼镜的青年人把两把葱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重量又放下说:“少一点卖不?”

“看你给个什么价格!”

“两块钱,卖不?”

戴眼镜的青年人刚说完话手机响了,青年人一转身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很快离开了刘老汉摊位,又直接走向了理发店。

这时,刘老汉气度不凡保持了平和的态度。但身边卖蔬菜的一位老奶奶,自言自语说了这样一句话:“五块钱两把葱,三块钱一把葱,这是定的什么价,真是难为人的!”

刘老汉立即笑眯眯地向老奶奶请教:“那么请你来给葱定一个价!”

老奶奶斜了一眼刘老汉回答:“要我说,两块钱一把葱,又好说又好卖。行不?”

刘老汉看着老奶奶的脸,不慌不忙回答:“你是给的参考价,我是定价。买葱的人多就定我的价,买葱的人少就依你的价!”

老奶奶和刘老汉相视一笑,都回过头看一看面前提着大包小包的过客,还是希望来往过客前来摊位观顾一下。不管蔬菜质量好坏价格高低,总要有人过问这才是小商小贩最期待的眼光和想法。

老奶奶摊位上只摆放了三样东西:满满一纸箱李子,豇豆有五把,辣椒五斤都不到,比不上刘老汉摊位上蔬菜种类丰富。

但老奶奶李子似乎是俏货,有人一到老奶奶摊位,摸了摸个头大的李子,问道:“多少钱一斤?”

老奶奶说:“十五块钱一斤,买的多十三块钱一斤,你放心都是本地李子。外来王老板在我们那里,栽李子树栽了几面山,已经栽了好多年了,收入也不错。我是在王老板哪里批发过来的!”

尽管老奶奶说话有点啰嗦,但买李子的人听进耳里,还说王老板他认识也是同乡,而且老奶奶报价他心里感到价格合理。买李子的人又试探着问道:“五斤以上,十三块钱卖不卖?”

老奶奶回答:“当然卖,要多少?”

“六斤!”

“卖!”

老奶奶心直口快,一边给买李子的人过秤,一边还在喃喃自语道:“这人买东西真爽快!”

此时,老奶奶动作也迅速,还没有等买李子的人亮出手机,老奶奶已经把手机二维码对准了买李子的人。

刘老汉对于老奶奶卖东西心直口快表示赞赏。买李子的人走后,老奶奶喜形于色带着高兴的样子,几乎是偷偷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刘老汉。

刘老汉一边在抽烟,一边自语道:“王老板的李子我本来想批发,就是路程远了一点,好像不划算!”

老奶奶正在嗑瓜子,把瓜子皮丢进了自己准备好的塑料袋子里。老奶奶已经听到了刘老汉的说话,随口一说:“现在交通方便,还在算交通账,就是人累一点,少赚一点,总比整天待在家里强!”

刘老汉看在了眼里听在了心里,也不嫌弃老奶奶的真实话语。于是,刘老汉弹掉了纸烟灰,又灭掉了烟蒂上的火星,顺手把熄灭的烟蒂放在了老奶奶的塑料口袋里,轻描淡写说道:“你说的都有道理!”

老奶奶和刘老汉各自收回话语权,集中注意力在向来往过客,介绍蔬菜的新鲜程度和出自生产的地方。有一位年龄不大的中年人,他手提鸟笼戴着眼镜,后面还跟着牵着小狗的孙子,面带笑容问刘老汉:“南瓜多少钱一斤?”

刘老汉把南瓜一模急忙回话:“本地南瓜两块钱一斤,城里人都喜欢买我的南瓜!”

“没有少的?”

“没有少的!”

中年人买东西非常洒脱,刘老汉喜欢这种人,不拖泥带水说买就买。中年人在用手机微信给刘老汉付钱时,刘老汉说:“你这人买东西干脆利索,少收两块钱!”

中年人也不推辞,一边少付两元钱,一边让孙子把买来的南瓜用心抱着。中年人这时低头只管学鸟儿的叫声,也不顾及孙子抱着五斤南瓜重量的感受,这样也就匆匆忙忙和孙子离开了刘老汉的摊位。老奶奶的李子同时也被几个外来游客全部买光了,针对外来游客老奶奶坚持十三元价格不变。

不一会儿,装扮成清朝县衙官员巡游的一支队伍,敲着锣鼓手举镶黄旗从桃园路上缓缓而来,跟随在巡游队伍后面看热闹的大人和小孩也不少。不仅不影响交通秩序,而且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商贩,在桃园路街道两边驻足观望拍手欢迎赞不绝口,足以证明文旅融合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刘老汉在自己摊位前站起身,并且伸直了腰板看着巡游队伍从面前经过,纵然笑出了声音自语道:“清朝装束穿在现代人身上,还是蛮好看的!”

刘老汉这么一说不要紧,回过头一看有两个城管,已经拍了他的肩膀,对他要求把摊位上的蔬菜挪一挪,有些影响过往行人通行了。刘老汉有点自责,这还是第一次被城管劝说,都怪自己眼睛不好使太粗心大意了。老奶奶看到这一幕,她对刘老汉说提醒过他,是耳聋还是装昏。此时,刘老汉蹲下身子掏出纸烟,一边吸烟看着远处来来往往的行人,一边想着这一次被城管劝说,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刘老汉抽完纸烟之后,看到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女儿,还各自拿了一瓶矿泉水,径直向自己的摊位走来。年轻的母亲看了一眼刘老汉,问道:“丝瓜和豇豆价格合适我全买,我是开餐馆的!”

刘老汉赶忙报价:“丝瓜四块钱一斤,豇豆三块钱一斤。你要诚心买的话给一个合计价格,都是三块钱一斤!”

年轻的母亲也不去还价格,笑眯眯地就按照刘老汉的合计价格,当场就把刘老汉丝瓜和豇豆全买下了。就这样刘老汉带着高兴的样子目送着母子俩,提着两大口袋蔬菜远去的背影。

老奶奶也是一个贤惠人,乘刘老汉正在摊位前忙碌的时候,就到背后餐馆买了四个馒头,在送给刘老汉两个馒头时,刘老汉推辞说:“我在家里吃了一大碗面条,肚子还是饱的,感谢了!”

老奶奶像是一个性情中人,不由分说就把两个馒头,丢进了刘老汉的竹篮里。

刘老汉准备伸手去拿竹篮两个馒头出来,被老奶奶一句话送了回去:“到了你的竹篮里,还好意思拿给我,就是拿给我,我也不要了!”

刘老汉似乎碰上了难题中的难题,最终还是接受了老奶奶两个馒头。刘老汉一边看一看竹篮里的馒头,一边看一看老奶奶的一张笑脸,歉意地说道:“还不知道你贵姓?”

老奶奶回答:“免贵姓陈,叫陈秀莲!”

刘老汉也赶快自报家门:“我免贵姓刘,叫刘成富,左邻右舍都叫我刘老汉!”

一位高中生模样的人骑着小黄车,从桃园路口穿过人群,很快停靠在了刘老汉的摊位前方,对刘老汉叫了一声“爷爷”。高中生模样的人显然是刘老汉的孙子,刘老汉忍不住心痛地说道:“这样大的太阳你来干啥,快回去!”

刘老汉的孙子没有回答,一双眼睛扫视着刘老汉摊位上没有卖完的蔬菜,慌忙对刘老汉说道:“我同学爸爸在桃园路是开餐馆的,需要的蔬菜多,我去打听一下!”刘老汉还没有等孙子说完话,一双眼睛向老奶奶一看,对孙子要求道:“不要忘了,还有你这位陈奶奶剩下的蔬菜!”

刘老汉的孙子听进了耳里,骑着小黄车匆匆忙忙离开了,消失在了人群之中。老奶奶非常羡慕刘老汉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孙子,就说道:“一看你的孙子真懂事,今年多大了?”

刘老汉不慌不忙回答:“十八岁。”

“是不是正在上高中?”

“高中毕业了,今年参加了高考,考起了北大!”

老奶奶有些疑惑,认为是不是耳朵听错了,接着又问:“是真的考上了北大吗?”

刘老汉低声回答:“这还能有假,通知书早就下来了,县电视台还找过我采访。我对电视台的人说,孙子一直跟他父母在城里生活,有啥情况去采访他们吧!”

老奶奶相信了刘老汉的话,又向刘老汉打听道:“你儿子是干什么的?”

刘老汉快言快语回答道:“儿子在桃园路开水果店的,儿媳妇在医院上班!”

老奶奶和刘老汉打开了话夹子,似乎都投入了一种家庭话题之中。这时,刘老汉也忍不住要问一问老奶奶家庭情况,刘老汉试探性地问道:“你几个儿女?”

老奶奶骄傲地回答说:“一儿一女。儿子在县里当局长,媳妇在政府部门工作。女儿是大学老师,女婿是大老板。女儿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复旦大学。我们二老在城里住不习惯,所以还是回到农村好,我们一直在农村生活!”

刘老汉一听老奶奶家庭背景不简单,不仅儿女有出息教育有方,而且说话也有底气。这,人啊!活在世界上难道区别就有这么大吗?

刘老汉的孙子做事真有一套,把同学开餐馆的爸爸,很快请到了刘老汉卖蔬菜的摊位。餐馆老板一见刘老汉什么话也不说,直接把刘老汉和老奶奶剩下的蔬菜全部购买完了。餐馆老板骑上摩托车带上蔬菜在离开前,并对刘老汉竖起了大拇指:“你孙子是好样的,考上了北大,给全县人民争了光!”

刘老汉蔬菜虽然买完了,但被孙子缠着要到城里的家里吃了午饭在走,刘老汉只好答应了。刘老汉的孙子这时也不去骑小黄车了,帮着爷爷肩挑两个卖完蔬菜的空竹篮,但空竹篮里还有老奶奶给下的两个馒头。

刘老汉离开老奶奶同时相距不到两米远时,忽然从孙子肩挑竹篮里拿出了两个馒头,向老奶奶压低声音说道:“谢谢你给我的馒头!”。刘老汉话音刚落又很快把馒头放进了竹篮里。

这时,老奶奶一边走出桃园路口,一边看着刘老汉爷孙俩,回答说:“老刘谢什么谢,明天在桃园路卖菜,见面再说!”

刘老汉一听老奶奶的话既舒服又高兴,慌忙伸出一只手在空中一摇晃,回答道:“好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