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志宝的头像

姜志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1
分享

我心目中的屈原形象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过屈原的故事。我记得语文老师对屈原故事讲得非常简单,只有梗概没有故事情节不生动更不吸引人。久而久之我在读完小学时,好像我再也没有听到老师给学生们讲过屈原的故事了。

我们村庄里有一位老人能说会道也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听。虽然这位老人不管他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虚构了多少故事情节来博得孩子们的欢心,但老人讲出来的故事总是越听越喜欢听更有吸引人。这样孩子们一见到了会讲故事的老人时,常常对他充满了亲切感甚至是敬畏之情。当老人给孩子们讲到屈原故事的时候,他却表现出了绘声绘色滔滔不绝的感人形象,几乎在老人鼻孔里有两条出现的鼻涕,停留在嘴唇上也顾不上擦拭一把,坚持把屈原故事给孩子们讲到圆满结束为止,方才伸手把停留在嘴唇上的鼻涕擦掉,老人这一举动常常给孩子们带来了偷偷笑声。我不敢相信老人说道端午节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忧国忧民不能够实现伟大理想而跳进了汨罗江。老人给孩子们讲到民众把粽子丢进汨罗江是让鱼儿有食可吃,都是为了保护屈原在水里的尸体不受到损伤;现在划龙舟为了纪念当时民众用木船,在汨罗江寻找屈原尸体的经过和场景。

我从小习惯想象也喜欢展开联想,只要有人给我讲好听的故事,我会沿着故事情节一直拓宽思维发挥想象空间,不管想得正确与否在故事情节上,总会给自己带来一阵阵窃喜和满足感。每当我看到端午节家里包粽子的时候,我的小眼睛也会在包粽子的寮叶上扫来扫去。一边回忆老人讲屈原故事情节和精彩内容,包粽子是为了让鱼儿吃饱吃好保护屈原在水里的尸体画面感,一边又想到现在包出来的粽子为什么人人都在吃它,为何不象征性地去把粽子放进河水里让鱼儿吃呢?有时我也同时看到,在端午节的时候有不少人顶着烈日,在河水里捉鱼打渔不怕太阳晒,民众这种捉鱼打渔的行为和方式,是不是变相地代表了在保护屈原水里的尸体呢?因为在我童年的世界里天真地联想到,让鱼儿都去吃粽子却保护了屈原完整的尸体不受到伤害,那么民众捉鱼打渔使其鱼儿在水里的数量在减少,这岂不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保护屈原在水下的尸体了吗?有一次我坐上木船摆渡在汉江水面上,让我忽然天真地联想到村庄老人曾经给孩子们,讲过民众木船在汨罗江搜寻屈原尸体经过的场景,坐在木船上的我也希望在汉江水底,能够依稀看到屈原的光辉形象来。

我在读完初中时眼界忽然开阔多了,看书学习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查字典,向老师请教等诸多问题样样都方便了许多。虽说当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但浓浓的读书氛围和老师的敬业精神,不仅深深感动着学生勤奋努力学习,而且也不断地在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一位教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在谈到学生人生理想目标时,忽然引用了屈原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至理名言给学生带来一种震撼,因为经过老师对屈原名言的深刻解读,学生对于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和在树立远大理想上,给予了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精神上的一种鼓舞,而且也明确了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我在初中学习期间基本了解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又好在学校买回了几十张名人画像,其中就有屈原的画像。这些画像被张贴在学校每一间教室内,在每一张名人画像下面有简历介绍和突出贡献说明。但机缘巧合的是在我们班教室墙壁上,张贴了屈原的画像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从屈原简介上和突出贡献说明上,更加了解到了屈原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即使我当时对屈原文学作品知之甚少,在农村学校里也从来没有过屈原的作品出现,更不用说去阅读屈原的文学作品了,但我从屈原的画像精神面貌上和简单的个人简介,以及在文学重要贡献上得到了理解。屈原无愧是那个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难怪端午节成为全国人民永远纪念屈原的伟大节日。

通过老师的耳濡目染和自己对屈原人生经历的一些了解,屈原的形象基本在我心里定型了,但屈原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可贵精神值得后来人学习。人们在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在大门框上挂菖蒲艾蒿喝雄黄酒划龙舟等民间习俗活动,于我这样一位初中生来说,有关对纪念屈原民俗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我不得不为屈原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所感动。之后,母亲在教我包粽子的时候,一方面我想到屈原从小一定是一个懂事人见人爱的好孩子,长大后在学习上一定是一个勤奋努力博览群书报国之志的好青年。另一方面我谨小慎微拿上整洁干净的一片一片寮叶,小心翼翼包出形象好看包含着伟大历史意义的每一个粽子。我这样全身心投入都是为了对一位伟大历史人物屈原的崇拜和纪念。当我离开家乡背着铺盖卷到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有幸在学校图书室里看到了关于详细介绍屈原的文章和屈原创作的古诗作品,如《 离骚 》、《 九歌 》《 九章 》、《 天问 》等。其中耳闻能详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出自《离骚》。在高中读书的时间里,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进一步知道了,屈原的“天赋内美又修能兮,肩大任常在心”中,其实写下了屈原忠君爱国的政治情怀和远大理想,不断地提醒自己肩负着为国奉献的重要使命。在屈原一生中不趋炎附势不畏强权,怀抱对江山社稷和人民的深深眷恋之情,最终选择做一棵坚定挺拔有着力量的橘树,永远忠于故土终于人民大众的爱国志士。

回想当年在儿时的记忆里,听到了村里老人给孩子们讲屈原故事感人的情景。虽然老人已故成为家乡一撮黄土,但他健在时通过自己讲故事的简单方式,为孩子们播下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故事的种子。因为屈原的故事一直陪伴我在家乡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初中时又加深了对屈原人生经历的了解,但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屈原精神世界却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所在,它将成为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