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秉君的头像

徐秉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11
分享

寻访喀秋莎

寻访喀秋莎

《喀秋莎》是一首中国人非常喜欢的苏联歌曲。词作者是伊萨科夫斯基,曲作者是勃朗捷尔。这首歌曲诞生于1938年,是作者应邀为在对日作战中取得胜利的远东边防军创作的。歌曲取材于俄罗斯民歌的旋律,结构简明、曲调流畅、感情真挚、朗朗上口,它是一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流淌在苏联红军战士情感深处的心曲。至今,不仅在俄罗斯,而且在中国仍脍炙人口、广泛流传。

在俄罗斯访问期间,所到之处都受到俄罗斯朋友的热情接待,虽然相互之间语言不通,但往往通过歌曲便很快把双方沟通联系起来,彼此间的初识陌生感和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距离,随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纺织姑娘》、《喀秋莎》等优美歌曲而烟消云散,这或许就是歌曲内在的魅力和力量。因为我是一名军人,所以特别钟爱《喀秋莎》,便以它为线索,注意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从中发现了《喀秋莎》背后的许多故事。

“喀秋莎”为俄罗斯女人常见的名字叶卡捷琳娜的爱称。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红军战士习惯于把“喀秋莎”比作自己心里爱慕的姑娘。当《喀秋莎》在战火中诞生后,“喀秋莎”的名字正好迎合了红军战士的心理,每个战士在唱《喀秋莎》时,仿佛就是为自己心爱的姑娘而唱,为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而唱。

阿·莎福诺夫在一篇文章里这样介绍:“《喀秋莎》一歌的流行,不只是音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反映了战争时代的一种心态。”这或许是这首歌曲得以流行的又一重要原因。

《喀秋莎》在卫国战争期间曾出现10余种歌词变体。1943年1月10日,苏军第44集团军《冲锋报》发表了一首赞美喀秋莎·帕斯图申科的诗歌:“我们喜欢站在峻峭岸上的喀秋莎……请听我们歌唱这位威严而平凡的姑娘。当敌人蜂拥而上、枪声骤止时,她跃身而起,拿起了冲锋枪冲上前去……”

战士们在战场上则这样唱道:“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卡佳·伊万诺娃站在峻峭的岸上,她决心杀敌报效祖国,竭尽全力,不惜牺牲年轻的生命。”

另一位词作者希什里亚科夫当年是一名机枪手,卫国战争胜利后,因身残返乡。不久前,他给报社写信说:“今天,连我自己也不能相信,当年作为普通一兵,又在险恶的战争条件下,我怎么能从事文学创作?在战斗的短暂间隙,在简陋的掩体内,诞生了富有诗意的歌词。我把歌词写在一个小木板上,我常把小木板藏在装防毒面具的挎包里随身带着。小木板很方便,既当纸,又当桌。当歌词经过反复修饰定稿后,我再把歌词抄在白纸上。然后,我用刀把小木板刮干净,再写新的歌词。”《喀秋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据俄罗斯地方志专家尼·萨赫诺介绍说,喀秋莎·伊万诺娃有一个生活原型。她就是来自库班梅德韦杰夫斯卡娅村的美丽而善良的姑娘,名叫卡佳(即叶卡捷琳娜的爱称)。当年还是中学生的卡佳,自愿报名上了前线,随即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她先后当过卫生员、机枪手,后来又随着航空兵团通信连从伏尔加河畔一直打到巴尔干。在战斗中卡佳非常勇敢,得过不少奖章。卡佳·伊万诺娃在前线嫁给了军官安·叶廖缅科。不久前,一位俄罗斯记者到叶廖缅科家,专门采访了他和卡佳,两位老人和记者一起回忆了往事。卡佳·伊万诺娃还让记者看了她从战争年代保存至今的有关她的诗歌手稿。由于岁月的流逝,手稿的纸张都泛黄了,但那流畅的笔迹仍在涌动着作者的激情,手稿上面还有一个坦克军官写的附注,证明这首歌写的就是卡佳·伊万诺娃。

与《喀秋莎》歌曲一同诞生在战火里的一种火箭炮,也被战士们命名为“喀秋莎”。把火箭炮命名为“喀秋莎”源自于一次真实的战斗。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战士回忆说,一天傍晚,四周一片寂静,突然从德军掩体里传出《喀秋莎》的歌曲声,德国人放了一遍又一遍。他们还不时地停下来喊道:“俄国佬,快来吃肉罐头!”“俄国佬,完蛋!”这下可把我们的战士惹火了。黎明时分,我们的后方出现了开得飞快的卡车,车停好后,摆开阵势。突然间,万炮齐鸣,这就是威震四海的火箭炮。进攻的信号打响了!火箭炮停射后,战士们喊着“乌拉”发起冲锋,直至消灭了德军并夺回了留声机和《喀秋莎》唱片。后来,战士们把自己深爱的“喀秋莎”的名字献给了战神伙伴——火箭炮。

据查,前线民俗家帕·列别杰夫,在卡累利阿方面军出的《北方哨兵报》1943年5月25日一期上,发现了最早的战士们爱唱的《喀秋莎之歌》歌词,并把它收进了歌集。这首脍炙人口的《喀秋莎》就这样流传至今,喀秋莎因而也就成了战士心中永远珍爱的姑娘……

(刊载于2005年4月8日《光明日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