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部动画片,男主角是个魔法师,将自己的房子门把手设计成一个特殊的装置,每旋转一个角度打开门就是一座新的城市,在每个城市里他都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名字,后来女主角问他:你到底有多少名字?男主角说:刚好够自由的活下去。
这个场景让我回味了无数次。刚好够、自由的、活下去简简单单的三个词,可组合起来却有点不简单。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头顶无数个名字。首先就是父母给了个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它将跟随我们终身,所有的重要证件上都要冠上这个名。等到我们长大了,自己的意识可以作主时就开始掌握自己命名的自由,我们的QQ一个名,微信一个名,微博一个名,其他需要帐号的社交软件我们都按自己的喜好命名,而且随着心情好坏,时间长短还可以随心所欲的随时改名。
而在每个名字后面跟着的是不同的一张面孔,那就是所有社交软件上的头像。顶着这些我们自己命名和喜爱的名字和头像,我们以不同的姿态活在不同的群体中。
当然还有另一种名字,即可以是名字又可以是身份,当我们被介绍给别人时,我们再次被冠以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朋友、同事等等名称,我们听着不同的名字,脸上带上不同的面具,做为儿女被介绍的时候我们要乖,被做为父母介绍时要严肃认真,而朋友或同事就视需要而定,我们随时准备在不同的名字下带上不同的面具,应付不同的场合和人群。
这一生就是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我们都需要去扮演一遍,如果问你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你真的说的出来吗?如果你只承认儿子的这一个角色,那孩子叫你爸时你会不答应吗?你跟别人交往时也只能用儿子的身份跟人打交道,那你得叫所有人爸妈,你愿意吗?如果你不愿意那就代表你承认你扮演着很多角色,你是多种身份的综合体,那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呢?你说我可以同时都是啊,那就太奇怪了,如果同时都是也就是说你在儿子面前同时是儿子和父亲,那他该如何称呼你?这就等于说黑暗和光明同时存在一样,怎么可能?所有的身份都观待一个对象,在儿子面前你是父亲,在父亲面前你是儿子,在妻子面前你是丈夫,在同事面前你是另一个人,所以,你观待你自己的时候你到底是谁?
芭蕉树看上去很强壮,但如果你一层一层的扒开最后得到的是什么?什么也没有,它是空心的。我们也是,如果把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都扔掉,面具一张一张的都毁掉,身份一层一层的都脱掉,剩下来的才是最真实的我们,那到底剩下了个什么呢?不会扔到最后也是空空如也吧。
听着电脑上那些不停响起的社交软件来信声音,我们在每个不同的软件下换上不同的名字,然后再换上不同的语气和心情开启不同的生存模式,拥有那么多名字和头像的你真的实现自由的活下去了吗?
其实不管拥有多少名字和面孔我们也难以实现自由的活下去,只有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以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才可以实现身心真正的自由,可惜我们一直都没有试图去寻找过真实的自己,打破虚妄,解开迷局,找到真实本性真的不简单,因为我们都在认假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