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梨花雨
文/贾贤赟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家国事,天下忧乐春秋思。
每年家乡的春天,我都会携妻带子回常信(河北赵县常信村)去看梨花,去看那含烟带雨的梨花。家乡的春天,除了梨花不足外人道也。说来也是巧,梨花总是盛开在清明前后;它的花开花落,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即便是随风飘落的一片花瓣,也寄托着我的哀思。我家的祖坟,就在林场深处的梨花树下。当梨花盛开时,一朵朵洁白的花在枝头挂着,显得格外的肃穆而庄重。虽然,我有时难免不能上坟前尽孝,但是那颗拳拳的游子之心,不曾忘记我是要落叶归根的;未来的某一天,我也得向先人做《人生述职报告》的,讲讲他们不在时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
我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说“烧寒食纸”; 我印象当中,清明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对“寒食”和“清明”的理解是:寒食烧纸,清明扫墓;现在,我却模糊的分不清彼此了。我只好翻箱倒柜查阅典籍: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介子推的节日。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子推拒不以功邀赏、不求利禄。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而介子推携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他与其母亲被火烧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而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之一,属于礼敬先祖、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在唐宋时期经过历史发展,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又融合了上巳节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风俗,这就是寒食清明节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清明祭祖,也许是感动了天地,也许是天人感应;在人们缅怀先人、纪念故人的时节,犹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那样令人惆怅。而在我的家乡,清明节期间不单单会下雨,而且下的是含烟带雨的梨花雨;这,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用“春暖乍寒”可以来诠释清明的梨花雨,更会有一种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
梨花在风雨中摇曳时,落下的瞬间是很急促的,它紧紧的吸附在任意物体。这说明,它的本意不想“随波逐流”。我想梨花最愿意落在生它养它的泥土里,叶落归根才是梨花最好的归宿;这样,它就可以奉献自己的全部,以滋养梨果的方式回报辛勤劳作的人们。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也许这才是清明节祭扫、缅怀、追思的意义,也是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的依据。春暖乍寒的清明,我感觉下的雨、刮的风都是暖和的;只是可惜了梨花,它本可以不必这么着急的落下。蜜蜂是喜欢你的,只要你盛开,它总会第一时间在花与花之间采蜜、授粉。大自然的万物彼此之间,分工协作、相互帮助,造就了我们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世界。
一场雨后,我看见一片狼藉的梨花和一地点滴的哀思。阴转晴的眼前一亮,花与花之间的缝隙间居然点缀着一丢丢绿色,走近一看原来是铁铲菜(学名:荠菜),可以包饺子吃的铁铲菜。至今,我只能分清长出花茎的铁铲菜;若它不长花茎时,我是分不清这个跟那个的,有一种草与未长花茎的铁铲菜极像。当然,当我能区分它们时,铁铲菜已经老了,即便能吃它的味道也已经失去了最好的味道。
在梨树与梨树行距之间空档大的地方,人们都会种点儿油菜。清明梨花盛开的时候,油菜花也会与梨花一起吐芳增彩。我感觉,它们之间不是彼此争艳,而是彼此尽情的将美的一面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是彼此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那种美。常信水祠娘娘(昭济圣后),不就是具备这样的美吗?她昭示人们扶危济困、行善积德,孕育了一方“驿路梨花、孔融让梨”的地域民俗文化;这也是我们的信仰。人们穿梭在油菜花的地里,行走在雪梨花的树下,站在先人的坟前追思;古人云:慎终追远,光前裕后。
在这梨花雨的清明,我只想:“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我期望随遇而安,“花”落归根。
虞美人·无为作
宋/张孝祥
雪消烟涨清江浦,碧草春无数。
江南几树夕阳红,点点归帆吹尽、晚来风。
楼头自擫昭华管,我已无肠断。
断行双雁向人飞,织锦回文空在、寄它谁。
庚子年清明 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