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贤赟
立秋前两三天,预报的雨在一天夜里下了起来。它有时哗啦啦的下,有时淅沥沥的下;总之,它从未停歇过。雨,执意要将这夏天的闷热驱散,好迎接秋高气爽的金色季节。那几天,我就是伴随着风雨声睡着的;但,我的梦里依然下着雨。我站在风雨中,看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它犹如大珠、小珠撒落在玉盘上,拨动着我的心弦,弹奏着《心的洗礼曲》……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柳瘦!”我看到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知否》,为之动容。不胜酒力的我,不喜酒;所以,我最近确实“浓睡不消残酒”,更不知道何时黄肥绿瘦?读《宋词》,我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那种隽永的魅力。《宋词》的独特魅力,塑造着我们的灵魂。这时,一缕光伴随着湿湿的凉风,吹醒了睡梦中的自我,也吹散了梦里的彩虹;窗外只留下昨夜的雨,似瓢泼般直唰唰的垂下。每一滴雨,都可以泛起涟漪;每一根雨,都可以顶天立地。
饭后因无人问津,我随手拿起了一本《论语》。当读到《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夫子将人生分为了六个阶段,这样的人生轨迹对于我们当代人而言,难能可贵。古往今来、岁月如梭,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在圣人的眼中,滚滚奔流的江河水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还流淌着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读书行路当下事,人生七十古来稀。都市的人们早出晚归,阅尽繁华,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人们上班挣得的钱每天花天酒地,出入灯红酒绿的场所,直到喝醉了才肯回家,到处都欠着酒债。洗尽铅华,这些儿都是寻常小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们的人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规划,学以致用。年少时多读书,培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三十而立时,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自身的心灵自信。而我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却与孔夫子定下的人生目标相去甚远、望尘莫及。何为不惑?就是遇事不被迷惑,就是人们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遭遇外部世界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打击和缺憾,我也能在读书行路的学历过程中寻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和为人处世的价值。我要把有的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值得做的事业上,嘉言懿行;与志同道合的人忧乐天下,勉善成荣。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我才真正接近不惑的境界。
疫情期间,我深刻的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当然,读书因人而异,也算个人兴趣爱好。我不抽烟、不赌博、不喜酒,闲暇之余只好读书看茶作为消遣。因此,我们发起了“蘭舍读书生活会”公益活动;期盼更多的身边人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彼此学习的能力。通过读书,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是激励我们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奋斗的年纪,我们难免顾此失彼,读书却可以让我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早立秋,让我早晚倍感风清气爽。雨,继续时不时的随风潜入夜。当听到唐唐朗朗的读书声时,我想起了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为江苏无锡东林书院题写的《名联谈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则对联,教育我们既要致力于读书学习,又要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做到学以致用,要有政治觉悟,这样才是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怀忧乐之心,耕读传家;秉大学之道,诗书继世。
2020年立秋于蘭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