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旭
在我40多年的文学创作中以小说、散文居多,而我感觉需要直抒胸臆,直白的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当属杂文。杂文不好写,因为要把握好一个度。上世纪90年代初,我喜欢上了杂文创作。当时《天津日报》的“津门小议”和《今晚报》的“今晚谈”,是我最喜欢看的两个杂文栏目。而当时“津门小议”的责任编辑肖秋生老师和“今晚谈”的责任编辑姜维群老师,对我的杂文创作和帮助我组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记得是1992年,我当时在本市一家著名的毛纺厂担任厂团委书记,工作中有一些想法抑或是观点想直白的告诉大家,于是就仿照着“津门小议”和“今晚谈”的杂文风格,写了两篇杂文习作,经朋友介绍,我骑自行车到《天津日报》找到了肖秋生老师,请他指教。肖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仔细的看了我的两篇杂文后说,“你这两篇杂文可以投《今晚报》姜维群老师试试,我也给他打个电话。”第一次见到肖老师,就得到了如此大的帮助,我非常感激。几天后,我如约来到了《今晚报》大楼,找到了姜维群老师。他接过我的杂文,说:“我先看看吧。”告别了姜老师后,我每天一拿到投递员刚刚送来的《今晚报》,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忐忑,首先要看第一版的“今晚谈”栏目,看看我的杂文发了没有。4月30日,终于我的第一篇杂文习作《“上帝”也要提高素质》在《今晚报》发表了,这篇杂文对个别消费者以“上帝”自居,把无理当成有理的现象进行了抨击。我当时非常兴奋,喜悦之情无以言表。随后,我又陆续创作了《产品的牌子最大》《谈“不开欢送会”》两篇杂文,分别在《今晚报》“今晚谈”栏目发表。记得当时每篇杂文的稿费是60元。
1994年5月,我“跳”到了高新区工作,任《科技先导》报(半月刊)主编,当时,我想在《科技先导》报上开辟杂文栏目,每期发表一篇,提高报纸的水平。如果是我自己写或邀请通讯员写总感觉水平有限,为此,1996年底我找到了肖秋生老师,请求他帮助我约稿,肖老师爽快地答应了。1997年《科技先导》报每期 “园区从横”杂文栏目的稿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经肖老师介绍,当时天津知名的杂文作家关德来、单鸿恩,高文红三位老师轮流在《科技先导》报发稿,报纸的杂文水平一下子提高了。为了使杂文更好的接近高新区的实际,我经常向这三位老师介绍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并把以前出版的《科技先导》报送给他们,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高新区的发展。因为当时网络并不发达,许多消息还要来自传统媒体。为了帮助三位老师有针对性的写好杂文,我们还召开过杂文选题策划会,先后发表了关德来《把两个巴掌拍响》、单鸿恩《经验岂能有模式》、高文红《应注重“信”字》等,肖秋生老师以笔名肖子发表了《学习是永恒的人生主题》等许许多多结合高新区发展实际的优秀杂文,在当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提升了《科技先导》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到2003年的7年间,《科技先导》报的杂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也团结了一批优秀的杂文作家,如张学彬、阎金明、刘乐群、徐承宗、王锡春、尹怀勤、何骥云等老师。杂文发表最多的当属徐承宗老师,他分别以笔名村夫、仲严发表了《由“董事长拒奖”想到的》等大量的杂文,受到普遍好评。后来姜维群老师负责《中国技术市场报》工作时,又与高新区合作办刊,我作为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又与姜老师有过交往。
目前,我仍在寻找杂文创作的素材,因为当年创作杂文时的那份激动令我至今不能忘怀,究其原因,因为我得到了多位老师无私地帮助和支持,这份情谊永记我心,这也许就是我的杂文情结吧。借此小文,向多年前曾经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2021.1.6发表于《东方新韵》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