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旭的头像

贾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23
分享

天津面茶 (外一篇)

贾 旭

您吃过天津卫的面茶吗?如果您没吃过,劝您尝尝;若您吃过,我就不用说了,您一定还想吃,那咸甜香的味道令人难忘。在天津人的早餐中,面茶与煎饼果子、锅巴菜、豆腐脑、豆浆等早已成为了天津人早餐中的最爱。

在天津卫,面茶是人们早餐中的一种清真传统小吃。当您在街头路过卖面茶的早点部,肯定会闻到浓郁的芝麻香气,往里一看,售货员正在盛着面茶,那行云流水的动作,扑鼻的芝麻香气,真的令人欲罢不能,就想喝一碗。

面茶大多是糜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粥,表面淋上芝麻酱,芝麻酱是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面茶分单料和双料,单料是在糜子面粥上,撒上一层芝麻盐再淋上麻酱;双料是先盛小半碗糜子面粥,撒上一层芝麻盐、淋上麻酱,然后再盛上一层糜子面粥,再撒上一层芝麻盐、淋上麻酱。面茶里的芝麻、麻酱,具有健脑、益脾功效,糜子面祛湿但它性寒,冬天吃凉了易感胃部不适,因此,冬天的面茶制作,秘方是要加入八角、香叶、姜片等,能够起到护胃的作用,秘方的用量要恰到好处,多了会喧宾夺主抢了糜子面的味道。

面茶的传统吃法是不用任何餐具,单手托起面茶碗底,转着圈用嘴沿碗边吸溜着趁热喝,慢慢转,慢慢喝。也可以就着油条或者烧饼吃。喝完之后用果子把碗里残留的小料一抹,倍儿干净。

面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嘉时期,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这部清代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中,对面茶就进行过描述。据说面茶在天津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六十年代初,我六、七岁时,父亲早晨经常带我到郭庄子回民食堂吃早点,我们大多是喝面茶,七分钱一碗,还有炸果子,八分钱一两。每每喝面茶时,父亲总爱讲大胡子老头喝面茶时把胡子也喝进了嘴里的笑话,父亲常常声情并茂,引得我们父子俩开怀大笑。那时,父亲就告诉我喝面茶不能用餐具,要转着碗直接喝。吃完早点后,父亲步行穿过老地道,过解放桥去坐落在和平区赤峰道的纺织局上班,我自己则回郭庄子闫家台外祖父家。为此,近日我写了篇回忆与父亲一起喝面茶的散文《父亲:吃饭很重要》分别在中华文艺网、《滨海时报》、《党课》上发表或转发,引发许多朋友对往事的回忆。

面茶的制作和用料并不复杂,将糜子面以2/3,小米面以1/3的比例搭配,作为混合面,加入适量水,搅拌成面糊状。将芝麻文火炒,当芝麻炒成金黄色时撒上盐,搅拌均匀。芝麻酱要用植物油调,这样调出的酱格外爽滑香浓。煮锅加适量水烧开,放入调好的面糊,煮成粥。将炒好的芝麻盐撒在粥面上,芝麻盐要将粥面全盖满。再适量浇上调制好的芝麻酱即可。我父亲曾多次在家里给我们做过面茶早餐,味道与外面早点部卖的差不多。前些年,天津人开玩笑,称遇事不果断,没有阳刚气的男子为“面茶”,后简称“老面”。我以前在工厂工作时,经常看到师傅们这样互相开玩笑。

前两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南开区的一家回民早点部发现有面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碗面茶,啊!就是这个味道,这就是我儿时的味道,我喝着面茶,又想起了孩提时与父亲一起喝面茶时的情景,如今父亲早已驾鹤西去,睹物思人,我不禁潸然泪下。我爱喝面茶不仅是因为面茶是天津的特色小吃,可能这里还承载着我和父亲的一段过往,一段难舍的亲情……

煎饼果子

位于九河下梢的天津人比较讲究吃,在天津流行一句俗语,“借钱买海货,不算不会过。”许多天津人都把吃放在了衣食住行的第一位。20多年前,我们高新区邀请一国家级媒体的总编和副总编来采访。前一天晚上我接他们在天津住下,第二天早晨我到他们的住处接他们时,为他们买了刚刚摊好的天津煎饼果子。他们在对高新区的发展竖起大拇指的同时,对煎饼果子一直津津乐道。前些天,我与他们联系时,他们又提起了天津的煎饼果子很好吃,令我十分惊喜。

天津的特色食品很多,先不提天津闻名世界的食品三绝:炸糕、麻花和包子,就是早餐花样品种也很繁多。尽管随着交通的更加发达和便利,各地人们的广泛交流带来许多地方特色食品已走向全国,而煎饼果子作为天津著名的小吃至今仍是人们早餐的最爱。每到清晨,天津城市的街头有许多摊煎饼果子的固定门市和流动餐车,很受市民们的欢迎。煎饼果子的做法并不复杂,生一炉子火,火上放一铁铛,把绿豆和小米按七三比例磨成面调成粥。用调羹盛上一勺,往热铛上一倒,随着“咝啦”的声音,用竹片制作的小耙子把它摊成一个圆。再磕开一个鸡蛋,摊匀,再用小铲子把鸡蛋饼翻个身,放上果子或“馃篦儿”、葱花,抹上面酱,如果您爱吃辣味儿,再抹上些许辣酱,用煎饼把果子或“馃篦儿”卷在一起,一折,就送到了您的手中,前后最多30秒。趁热咬上一口,满嘴香。

提起天津煎饼果子,不能不提山东的煎饼,正是有了山东的煎饼才有了带有浓厚天津著名的美味小吃——煎饼果子。煎饼果子在天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开始只是一张山东大煎饼卷上一根果子(油条)和大葱而已。据传天津煎饼果子的前身,是“煎饼裹着”,它起源于青岛,由于发明者老刀先生最后定居于天津,加上语言上的音变,就读成了“煎饼果子”。

1991年我根据围绕天津著名食品煎饼果子发生的市井故事创作了小小说《竞争》,歌颂了天津人的真善美。1991年7月《竞争》发表于《百花园——小小说世界》,后收录到我的小说集《平衡》,并放在了首篇,也受到了一些人们的关注。

2018年3月,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煎饼果子分会成立。2018年5月,根据《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批准了《天津市地方传统名吃 制作加工技术规范 天津煎饼果子》。本标准规定了天津煎饼果子的术语与定义、原、辅料要求、制作场所及设备要求、加工过程卫生及人员要求、制作工艺要求、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等内容。让更多的从业者有标可依,按标作业,实现行业制作、卫生、食品安全整体上水平,真正实现天津煎饼馃子的腾飞。性情直爽、幽默的天津人为什么爱吃煎饼果子,看来与天津所处的地域、天津人的饮食习惯及性格等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而天津市有关方面非常重视地方传统名吃的规范和发展,也是天津煎饼果子之所以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