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旭
小学时期不仅是孩子们身体快速发育成长的阶段,更是开发智力、打牢学习基础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阶段。我出生于50年代末,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小学时期的学习生活赋予了我们更丰富多彩的内容,特别是我连续多年参加学校文艺演出,也就形成了我与今天许多孩子们截然不同可能也略有相同的故事……
我们那届学生因当时特定的原因上学较晚,我9岁上的小学一年级。记得我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可能是我学习成绩较佳,五官端正,明眸皓齿,嗓音尚可,加之性格稳重,当时成为了我们第二中心小学文艺宣传队队员,课上和课余参加文艺活动成为了我的常态。首先,我学习了京剧伴奏,我是司鼓,俗称“鼓佬”,是伴奏的指挥,鼓佬的左健子一撇代表一种乐器应演奏,右健子一撇代表另一种乐器应演奏,大锣、小锣和镲,都要看鼓佬的指挥。当然,每位伴奏者都有乐谱,事先经过了反复演练,如果演出时鼓佬指挥错了,也不会影响大局。同时,鼓佬有时要左手持板,随着京剧演唱者的唱腔打板,就是打节奏。我们当时参加过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的伴奏。为了练习击鼓的准确性和腕力,我课余时间在家里用筷子敲击桌子上的一个点,口中还念叨着鼓谱。鼓健子是两根像筷子一样的小竹棍儿,要用腕力使鼓健子准确的落到那一平方多寸的鼓中心,并要有一定的力度,敲偏了或力度小就出不来正确的声音。
随后,我参加了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快乐的女战士”的舞蹈表演,我饰演炊事班长,挑着水桶上场与众女战士一同起舞,表现了战友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记得我们剧组由我和杨棋同学两个人AB角饰演炊事班长。排练时,我们两个都要同时到场,杨同学练一遍,我练一遍。还为我们准备了两个水桶和一副扁担的道具,而一般排练时只是走位,不用道具,特别是几个女战士和炊事班长排成一排跳舞时一定要整齐,步调一致。转圈的时候不能乱了队形。一两分钟的表演,我们反复排练了多次。记得我们的节目在学校和河东区各小学文艺汇演时分别演出过。我当时非常羡慕扮演男战士的同学们,他们挥舞着的“大刀”伴随着刚劲有力的舞姿,非常神气。无奈,老师的安排不能改变,可能是我的身高和气质的原因吧。
到了小学五年级我被选为学校合唱团团员,课余时间经常排练,多次参加演出,有时晚上还要到剧场演出。我们唱的歌曲印象最深的是《坐在课堂抬头望》,这是我校音乐教师王老师等创作的。记得歌词是“坐在课堂抬头望……”中心思想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合唱团有许多次演出是在晚上,记得去的最多的是河东区十一经路附近的河东大剧场。我们合唱团的同学列队从第二中心小学步行出发,走新开路,再转津塘公路到达演出地点。我们每次大合唱演出时都要化妆,最初由老师逐个儿给我们五十来个同学化妆,主要是把眉毛描黑,两腮涂成红色,双唇红色。后来,有几个女同学出来帮助老师为同学们化妆,或同学们之间互相化妆,再由老师补装。那时的演出是五十来个同学梯次站成四或五排,有领唱、轮唱、分部演唱、合唱等,很有气势,令人难忘,可惜我没有影像资料。
我在小学期间参加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活动,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因参加宣传队活动也耽误了一些功课,为此,我经常找同学补课。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时,学校为我们这些文艺宣传队的队员单独出的试卷。参加文艺演出活动养成了我的敬业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了我临场不慌,脑子不乱,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甚至观众越多表现越佳的状况,为我后来工作中能在公众面前以较好的状态进行展示奠定了一些基础,这可能就是我常常怀念小学文艺宣传队时光的原因吧。
天津《支部生活老干部版》2021年11期、《今日作家》微刊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