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旭的头像

贾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15
分享

难忘肖老赐稿情

贾旭

惊闻肖老驾鹤去,痛彻心扉泣失声。今年7月的一天,我忽然得到消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肖荻老师病逝离开了我们,享年93岁。德高望重的肖老为天津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毕生的贡献,在缅怀、追思肖老的同时,上世纪末肖老为我们报纸赐稿的场景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1994年我“跳”到高新区创办《科技先导》报(原《天津园区》报),办报初期,为了不断提升报纸的质量和关注度,我们在选题、策划等方面下功夫,还组织了多次征文活动,同时,把约名家、大家的稿子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级新闻类报纸,一直是我们敬仰的媒体,能否找《人民日报》天津记者站时任高级记者的肖荻老师约稿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媒体的余老师,余老师马上给了我肖老家里的座机电话号码,因为当时还没有手机。那是1999 年初,正值春节将至,肖老一定很忙,会给我们区级小报写稿吗?尤其《科技先导》报为内部报刊,名不见经传。不试试怎么知道,我决定到肖老家登门约稿。记得给肖老打电话已是农历腊月,我在电话里非常诚恳地邀请肖老给《科技先导》报赐稿,我还简要介绍了《科技先导》报的基本情况,又说肖老是国内新闻界德高望重众的前辈,给我们写了稿,一定会大大提升我们报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我市宣传科技创新做了一份贡献。肖老说,可以到他家面谈,时间定在正月初四的上午10 时。

正月初四上午,我按照约定,来到了当时住在河西区体院北的肖老家。正值春节,我买了点儿水果,以示敬意。门开处,一位身材中等、健壮的中年人迎了出来,这正是肖老,肖老热情地把我让进屋里。我首先介绍了高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没想到,肖老对高新区的发展十分清楚,脱口说出了高新区的几个特色产业,我在心里暗暗敬佩,肖老真不愧为国字号的大报记者。

随后,我将带来的近几期的《科技先导》报送给肖老,请肖老指教并诚恳的请肖老赐稿。肖老爽快地答应下来,他说:“你后天上午来我家取稿,我可能不在家,让家人把稿子给你吧。”我非常激动地握着肖老的手久久不放。

正月初六,我到肖老家如期拿到了纸质的稿子,那时,网络还不发达,许多稿件都是手写在纸上的。当即,我们就将肖老的稿子《花都感受高科技》发在了 1999 年 2 月 15 日第 3 期《科技先导》报副刊头条。在网络尚不发达且没有新媒体的年代,《科技先导》报成为了高新区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若干年后,我每每参加“今晚企业家”俱乐部活动和中记联活动时,总能遇见肖老师,也多次按组织者的安排开车接送肖老,肖老还是那样才思敏捷,还是那么平易近人,也就给了我许多向肖老求教的机会,也得到了肖老对如何办好《科技先导》报的指教。

肖荻(1930年——2023年),1948年肖老参加革命队伍,入城后从事共青团工作,1957年任《天津青年报》副总编,后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之后回到《天津日报》重操旧业。1981年,肖老调到人民日报社筹建天津记者站。1988年,肖老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肖老被评为高级记者。肖老撰写的《黄河水奔流千里到达天津》的报道被评为“全国好新闻”。肖老先后出版《人海笔踪》、《公道在人间》、《起落人生》等作品集……

《科技先导》报自 1994 年 7 月 15 日创刊至2022年12月,已出版 633 期,成为高新区连接企业和社会各界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值得欣慰的是在2017年度全国优秀企事业内刊评比中,《科技先导》报从800多家内刊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是多年的坚守、坚持才获得的如此殊荣,这与高新区两委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分不开的;与高新区工委宣传部及两委各部门的支持分不开的;与二十多年来编辑部几任编辑、记者和通讯员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更与肖老这样的媒体前辈的帮助和支持分不开的。

岁月无情的冲刷早已让我经历过的许多事情在记忆里化为乌有,而唯独20多年前肖老赐稿之事总是不能忘却。低头思忖,主要是感恩肖老当年对办好《科技先导》报所付出的那份真诚和无私的奉献,这一切令我至今久久难以忘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