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旭的头像

贾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1
分享

外祖父留下的铁水桶

因我父母是双职工,我自幼是跟着外祖父长大的,因此,对外祖父有着深厚的感情。仙逝的外祖父在给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的同时,还给我留下了一个老物件儿——一只浅灰色的铁水桶。这个铁水桶上口略大一点儿,稍微有一点儿锥体形状。铁水桶制作的材料像是铁和钢的混合,材质比一般的金属水桶要厚重一些,当水桶提梁碰到桶身,总会发出“当当”响亮的声音。由于我家的这只铁水桶是外祖父解放前在铁路工作时买来的,材质和形状很特殊,不会与邻居们拿错。因此,就有了我与铁水桶的故事。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时,我们生活用水都要到胡同里的公共水龙头那儿去接。近百户住平房的人家只守着一处水龙头。我家外屋的墙角儿有一口大水缸,带盖儿。我们把从胡同水龙头接来的水倒进水缸里待用。每天都是外祖父、我父母分别用铁水桶往家提水,我七、八岁时的一天,外祖父对我说:“男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今后参加了工作都要做顶梁柱,以后你就负责给家里提水吧。”我默默地点点头,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开始在我心里萌生。外祖父又补充到,一桶水太沉,你可先提半桶。我是个听话的孩子,也想为大人们分忧,于是,我就按照外祖父的要求,开始每天负责从胡同的自来水龙头那提水到家。拎着装满水的水桶是要有点儿力气的,从胡同水龙头处到院门口儿大约二十多米远,还要迈过近一尺高的木门槛,下两层台阶进院,然后再上3层台阶进屋,特别是最后要将装满水的水桶提起来倒进水缸里。开始只好由外祖父帮忙往水缸里倒水,我到九、十岁以后,我自己可以把水倒进水缸里了。

夏天,大家用水量大,公共水龙头前往往要排起长队,甚至到了晚上10点多,还有人提着桶等着接水,我们在家里都能听到自来水龙头那水桶相碰发出的声响。排队接水也给大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等待接水的婶子、大娘交流持家或做饭的经验,大叔、大伯谈着社会或单位的奇闻趣事,我和同学们交流着今天作业的难易或对老师处理问题的看法,水龙头处成了大家信息交流地。上世纪我们普通百姓家没有电冰箱,夏天为了防暑降温,外祖父将西瓜放进铁水桶里,上面放一些碎的天然冰,我们吃冰镇西瓜,这时,铁水桶外壁出了一层水珠,手一摸凉凉的非常爽,闻一闻有股铁性味儿。铁水桶还有另外的作用,外祖父买了一小盆鱼,准备第二天食用,把鱼放在后院又怕被猫偷吃,就将铁水桶倒扣在盛小鱼的盆上面,并压上两块砖,铁水桶成了“保险箱”。

冬天到胡同水龙头接水有些难度。因为水龙头下边结了许多冰,而且越靠近水龙头冰结得越厚,最后形成一个微锥型的冰坡儿。每年冬天都有人接水时摔的人仰桶翻。为此,邻居们在冰面上撒了许多烧过的废炉灰,起到了一定的防滑作用。冬天接水我都要提着口气,提着装满水的铁水桶小心翼翼地从冰坡上挪下来,但还是有一次我提水时脚下一滑,来了个老头儿钻被窝,摔了个人仰桶翻,把鞋和裤子都弄湿了,透心凉。脚在湿鞋里一滑一滑的走路都要摔跤。幸亏铁水桶结实,没摔坏。同时,外祖父还让我学着干一些家里的力气活儿和技术活儿,如糊顶棚、屋顶铺油毡、做木工活儿、团煤饼子、安烟筒、生炉子等,磨练我的毅志,提高我的动手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居住的那片平房实现自来水入户,我就请单位的葛建国兄帮我把自来水管儿从胡同接进了家中,从此,结束了我家到胡同公共水龙头提水的历史。铁水桶也退休了,虽然不再需要用铁水桶提水了,我们又将铁水桶作为容器装过粮食等物品。无论我家从河东区郭庄子平房搬到河东区的楼房,又从河东区搬到津南区,最后再到滨海新区,我都要带着外祖父留下的铁水桶,因为“他”是我们家的功臣,“他”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拿出铁水桶擦一擦,看一看,与“他”说说话,怀念我曾与外祖父在一起的岁月。有朋友人说,水桶寓意为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真得感谢外祖父给我留下了激励我奋进的宝桶。外祖父仙逝已37年,对于我来说,这只铁水桶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承载着我从儿童到青年的成长故事,承载着我对外祖父的思念,成为激励我自立自强的信物,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是我的传家宝,我一定要好好珍藏。

感谢外祖父留给我的这只铁水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