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瞬间
——因孝而美,爱我平邑
过了腊月二十三,就算进了年。
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们,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乡村。此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谈论着同样一个话题——回老家,过年。而这话题的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因孝而美”的理念。
过年了,在我的脑海里,更是跃动起几个“孝”的瞬间。
文明祭祀
以往,每逢年关,总能听见母亲在念叨:“孩子啊,进年了,别忘了去给你们的爷爷、奶奶,姥娘、姥爷上上坟!到了林上,记得先给老祖宗上,也别忘了其他临近的坟......都要多多少少匀上几张纸钱!”
如今,母亲的叮嘱,依然萦绕在耳畔。我跟着族人来到林地,停留在青松下多出来的那座坟前,内心里五味杂陈。此刻,犹如余光中《乡愁》里的诗句所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手捧着几束黄菊花,匀放在每一座坟前。我没有烧纸钱,这是当今移风易俗的需要,更是谨遵父亲的遗愿:孩子啊,等我和你们的母亲去世了,一切从简;以后去上坟,不要烧纸钱,那都是封建迷信——为了表达孝心,你们可以采摘一束野花或者松枝,放在坟前,鞠个躬就行了......
是的,谨遵父亲的遗愿,不铺张浪费,不搞封建迷信,这本身就是“孝”的一种体现。然则,孩儿多少还能买得起几束鲜花,放在先人的坟前,来寄托子孙们无尽的思念。
缓行在来时的乡间小道上,泪水几度模糊了我的双眼。可当回想起,那曾经孝敬父母亲时的一个个“瞬间”,我的嘴角挂起了微笑,我的心也由此而开始释然。
怀暖粽子香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我站在县城林业大楼前的十字路口,在等一起去常柴希望小学上班的同事的车。
风一个劲儿地刮着,天上零散的星星,似乎在告诉我:天这么早,又刮着大风,出摊的估计要比平日晚一些。
是啊,往常的每个早晨,我都会在这附近买一些油条和豆浆,搭同事的车带回老家,给年迈的父母亲当早餐。今天不行了,怕是卖油条的大姐,害怕风把沙子吹到油锅里吧?火,或许也旺不起来吧?......
“粽子,热粽子......”正在出神的当儿,曾经多么熟悉的叫卖声传来,由远而近。仿佛打了兴奋剂似的我,立马向着这叫卖声奔去。
“大叔,给我来10块钱的粽子吧?”“好嘞!......热粽子装好了。”
接过粽子,我下意识地揣到怀里。可是,仅隔了一层塑料袋子的粽子太烫,我又急忙掏了出来。一旁卖粽子的大叔看了,似乎觉得有些奇怪,不由得半开玩笑地说:“粽子这么热,你怎么能放到怀里,难道还怕有人来抢吗?”
“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我老家离这儿远一些,不放到怀里就凉了,怕父母亲吃不上热粽子呢?”我略带羞涩地解释着。
“孝心可嘉啊,卖了这么多年的粽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怕凉了,为了父母亲,把粽子放到怀里暖着......”大叔喃喃自语着。然后,他又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一番,一边点头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为了表示敬意,这10元钱,我不要了!”
我的无心之举,倒是让大叔真得感动了。他不仅打算不要这10元钱,还给我找了两张旧报纸,把粽子重新包好,塞到我的怀里。
就在我硬要把这10元钱递给大叔的时候,发现同事的车早已停在我的身边。面对此情此景,车上的同事们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地竖起了大拇指。
来到学校,天还是很早。其他几个随行同事下了车,开车的同事和我,又朝着距离学校三、四里地的老家南城子而去。
风小了一些,父母亲却早早站在大门口等着了。我从怀里掏出紧裹着的报纸,里面的粽子,还热乎呢?
“这粽子闻起来,真香啊!”母亲不无自豪地说。
“这粽子还热乎着,怎能不香呢?”父亲似有所指地说。
看到父母亲高兴的样子,我和于行的同事也都会心地笑了。
“银环”名号的由来
那个时候,我的老家还没有吃上自来水。村子中央的那口老井,还有村子北面的北井,就成了我们家必选的饮用水源。家距离两口井都差不多,也都不是很远。但无论是到哪口井去挑水,总是要经过那条中心大街。大街上,会经常聚集着一些大姑娘、小媳妇们,其中就有不少我得喊嫂子的。
就在那一个周末,地里的庄稼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老家院子里晒着不少玉米,金黄金黄的。父母亲视这些玉米为珍宝,时不时地就会过来翻弄几下。我,看看水缸里的水已经见底,便顺肩挑起水桶,向不知是老井还是北井的方向“防备”着而去。
还好,去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发生。我选择了老井,在老井:用井绳上的挂钩,勾牢第一只水桶,下到井里,淹满水,提上来,摘下挂钩;再用井绳上的挂钩,勾牢第二只水桶,下到井里,淹满水,提上来,摘下挂钩。两桶水已经打好,稍歇一会儿后,我开始“返航”。
路上,沉甸甸的水桶压得我透不过气儿。两只手紧紧攥住胸前的钩担,一会儿松开手轻轻地托一下,一会儿又攥实钩担用力地按下去。深一脚浅一脚的步子,一会儿向右迈出,一会儿又向左撤回......
“水是不能晃出来的,得慢慢走,一定要小心!”我暗暗叫着劲儿。但不觉间,又开始一路小跑着,一路“扭”了起来。
“哈哈,哈哈......快来看啊!他叔真能干,挑水的样子,像不像《朝阳沟》电影里的那个‘银环’,还一扭一扭地呢?”大街上,刚才明明没有多少人,这些躲也躲不掉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的,怎么突然间就冒了出来?
起哄的,又不知是我哪一家的嫂子?反正嫂子是敢于和我闹的,脆她去吧!于是,我更加快了步子。身后大姑娘、小媳妇们的笑声,却越来越大.....
回到家里,我只穿着背心的肩膀,被钩担压出了一道血痕。父母亲看了,疼的比我都厉害。
而我,害怕的还是那些嫂子们,千万别再遇见。否则,我这“银环”的名号,肯定喊的比什么都响!
“孝”的传承
尽心尽孝,对我来说,并非刻意而为之。
小的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智能手机。到了晚上,昏黄的油灯下,我唯一的视听来源,基本就是父亲给母亲说书。也有“听书迷”们来蹭书,他们围在煤球炉子周围,间或也会讲讲各种各样的故事——那时候的故事,我们都称之为拉呱。
人散去了,但睡意还没有半点。我则继续怄着父母亲拉呱,哪怕是自编的也行。在父母亲交换着拉的呱中,也不知啥时候,我早已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还记得,母亲最擅长拉的呱,是《王华卧鱼》,还有《乌鸦反哺》。而父亲,则经常拉《孟母三迁》,以及《曾子杀猪》。当然,父母亲也会拉一些大人们一起自编的呱,例如《王大胆》、《李九下黑乎洞》、《王二鼓动》、《诸事二大爷》、《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漏”》等。这些呱,除了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外,还都暗含着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还是在父亲唱《千家诗》的日子里长大的,若说是唱,很多人可能不信。假如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话,里面就有“唱”诗的镜头。父亲唱的《千家诗》,差不多就是那种调子,只是不如人家“唱”的更标准一些罢了。后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也会模仿着父亲的样子,偶尔唱上一两首古诗。这时,同学们总被惹得一阵阵大笑,课堂氛围也因此而变得格外活跃起来。
良好的家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点我是深信的。父母亲继承了爷爷奶奶辈“孝”的传统,我们做子女的,又怎能不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孝”呢?
“孝”,早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下来。看看身边,那些老人们,在教育孩子要有孝心的时候,不论是大道理,还是小道理,都会脱口而出。老人们有关“孝”的知识库,似乎永远都挖不完。他们的一言一行,也都一直在影响着孩子们,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或许是对“孝”有所感悟了吧,有意或无意间,我百度了一下“孝”字。身为平邑人的我,百度后才发现:孝都平邑,早已是声名远扬!
其中,有一篇韩苏蔚先生著的《中国孝文化发祥地平邑考略》。文章介绍说:平邑是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诞生了大舜、曾子、仲子等历史文化巨子,是老子(老莱子)、郑玄的寓居地,“二十四孝”占了“四孝”,是中华孝文化的源头......
原来,我就生活在孝都平邑。年关脑海中跃动起的,这一个个有关“孝”的瞬间,不正是孝文化在这儿广为传承的有力体现吗?
因孝而美,我,更爱平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