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与文字的缘分,再合适不过了。不知为何,我喜欢文字,个中缘由,我也难以揣度。或许,是源于牙牙学语时,母亲教我认积木上的字;或许,是源于一年级时,语文老师说“一口吃了十个豆”;或许,是源于我的伯乐老师选了我当语文课代表……从我开始主动学习以来,语言、文字便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无论何时提起,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它是我的最爱。
在这里,我想起了那位第一个选我做语文课代表的老师,或许是她加重了语文在我心中的分量,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老师姓张,笑起来会有两个酒窝,特别和蔼……
升入三年级,我们要换语文老师了,上第一堂语文课之前,我还对之前的语文老师恋恋不舍,那位老师温柔、漂亮,还喜欢我,我真不想换老师。
三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或许是想检验一下我们的基本功,张老师点了几名同学到讲台上默写生字词,我是其中之一。默写对于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很快,我们写完了。我胸有成竹地回到座位上,信心满满:肯定全都正确。张老师对我们的默写一一作了点评和批改。轮到我了,张老师说:“全都正确。”我心里正得意,张老师又温柔地话锋一转,用教鞭指着“峰”字说:“这个‘山’字的最后一笔出头有点长,再短一点就更美观了。”我稍一愣,心里有点不服气:“字帖上都这样写呢,老师是在挑毛病吧。”不过仔细看,我发现“山”字的最后一笔写得确实有点夸张。
过了几天,张老师宣布我来当语文课代表,得知这个消息,我又惊又喜。当时的我并不太清楚当语文课代表要做什么,只是按老师的要求按时收同学们的作业,然后抱着高高的一摞本子送到老师的办公室,或者把老师批改好的作业从办公室抱回教室,发给同学们。能经常出入老师的办公室,在当时的我眼里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所以收发起作业来也是活力满满。当然,我也明白,身为语文课代表,我的语文成绩必须名列前茅,这样才不枉自己的称号。张老师教我们那一年,我果然不负众望,语文成绩一直是班里最好的。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总成绩得了全班第一。成绩出来那一天,张老师把我喊到她的家里,拿出我的试卷让我看,夸我的作文写得好,并帮我分析了扣分的地方,鼓励我继续努力。现在想来,那一天见到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天的天气也格外舒爽明亮。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也是张老师送给我们的。那天下午,张老师给我们上完课,告诉我们,她要调到别的班级了,这是她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张老师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了,我听到教室里响起了啜泣的声音,环顾四周,几乎每个同学都在低头抹眼泪,再看讲台上的张老师,泪水早已布满她的脸颊。她一边用手摘下眼镜,擦拭泪水,一边安慰我们:“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不教你们,会有更好的老师来教你们,咱们也还有机会再做师生……”那天下午,我没有哭……
第二天,我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听到有同学说,我们的新语文老师来了,在办公室。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办公室门外,透过窗户看新来的语文老师。长长的头发,瘦瘦高高的身材,看起来还有点羞赧。同学们都在嘁嘁喳喳地议论着,“这个老师挺漂亮的”“不知道凶不凶”……我呆呆地站着,心里还在想着张老师,眼前看到的场景仿佛是电影中的慢镜头,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唯有脑海中张老师的笑容是清晰的。
就这样,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我一直担任着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升入初中后,新换的语文老师按成绩排名选了两个课代表,我升学考试的成绩排在第三,所以就此擦肩而过。可巧的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是张老师,她点了我来负责发放英语学习报,我又成了她的助手之一。
一次随堂考试,我第一个交了卷,张老师当场给我批改,我得了97分。张老师高兴地对全班同学说,静子同学做得又好又快!现在想来,张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肯定对我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一次,我和两个同学去张老师家做客,张老师热情地拿出水果和零食招待我们,还和我们一起看当时大热的《超级女声》。聊天之际,她拿出一张报纸,上面有一篇文章是写她的,她把那篇文章剪下来,微笑着递给我说:“静子,这个送给你。”我受宠若惊,高兴地收下。遗憾的是,那篇文章后来被我遗失了。
即将升入初三,面临中考,张老师知道我喜欢画画,她建议我去学习美术,中考可以走特长生这个方向,对我以后报考高中,以及将来考大学和就业都有好处。可是,当时的我觉得艺术这条路前景不甚明朗,还是踏实学好文化课更实际。于是最终没有选择美术。
中考成绩出来那天,我第一时间接到了张老师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我过了报考学校的分数线,而且超出了分数线20分。电话那头的她听起来高兴极了。
之后,我上高中,读大学,读研,与张老师几乎没有联系。在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年,我参加一个同学的婚宴,在婚宴上见到了张老师。她亲切地拉着我,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还给我一些工作上的建议。果然,张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热情又真诚。
现在,我与张老师又有多年未见了,每每想起这些往事,总觉感激不尽。
谢谢您!
2022年2月7日发表于本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