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家的后面有一条河,是袁公河的一条支流,从东边山区流出来的,到了平原地区河水开始不太受约束,特别是经过夏季洪水的冲击,一路弯弯曲曲流淌西去,我们当地人称为“曲流河”,河水平时不大,但清澈的河水一年四季不断,记忆中河道最宽的地方有一里多,由于河水常年流淌的原因,在大河湾一带形成了湿地地貌,里面自然生态多样,各种鸟类、鱼类及水生植物非常丰富,是人们捞鱼捉虾的好地方。可惜的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整地造田,把这样一条自然流淌的天然河流整成了宽约30米左右的直沟,土地当然增加了不少,但那个自然生态下的美丽“曲流河”再也没有了,有时候甚至是断流的。
早先记忆里的这条河是我和玩伴们的儿时乐园。河中间有一个小沙洲,两边是缓缓流淌的清冽的河水,周围是密密麻麻丛生的红柳和低矮的灌木丛,它们的枝条细长柔软,可以折成圆圈戴在头上,既能遮挡太阳,又能模仿电影里扮成侦察兵样子。中间有两棵高大的燕子树,每到夏天绿叶婆娑,就结出一串串燕子形状的果实,随风飘摆,跟燕子飞舞一般非常好看。还有几棵大大小小的洋槐树,春末结出清香的槐花,引得我和伙伴常常争食,品尝这大自然馈赠的美味。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活动和故事在这里面,值得永久的回亿。
记得有一次,邻村几个稍大点的孩子侵入了我们这片领地,大概他们也看上了这个好玩的地方,把我们费心费力建设的沙城堡破坏,毁掉了我们用树枝精心编制的乘凉遮挡,意图驱赶走我们,面对凶巴巴的他们,我们几个小伙伴毫不畏惧,据理力争,经过一番文斗,最终他们道歉,双方握手言和,我们也做出妥协,大家可以共同在这里玩耍,在以后的玩耍中我们逐渐成为了好玩伴、好朋友。上初中时有几个人成了同班同学,真是缘分不浅,看来世上事还是和为贵好啊。
最有趣的事是我们跟着叔伯家二哥踩沙丁鱼。我和小玩伴们每次看见二哥提着半桶鲜活的沙丁鱼感到非常奇怪,我们差不多天天也在这河里捞鱼摸虾,河里有的鱼虾我们都见过,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沙丁鱼,以后我们看见二哥来就跟着他,看他在哪里、怎么抓的。原来这种沙丁鱼都是在水不深,流动缓慢的河水下20到30厘米深的细沙里躲藏着,想把它抓出来只有把两脚慢慢揉进沙里,在沙里慢慢移动,踩到了沙丁鱼就会乱动,在沙底下跑不快,用手把它抓出来。我们也学着二哥交给我们的方法去踩,慢慢地各人小有成绩,这种沙丁鱼个头不小,肉多刺少,有时候抓十条八条的,也能做成一顿美味,至今难忘。
记得有一年,连下两天的大雨,整个山区流域的沟壑水位都迅猛上涨,很快都汇聚到曲流河形成了罕见的洪水,咆哮翻滚的河水从山区狂奔而出,冲过了低矮的堤坝,涌进了大片的庄稼地,冲毁了很多农田,河水中漂浮着很多还没长成的地瓜和玉米棵等。临河边的村子一度也进了洪水,大街上低矮处的麦秸垛都整个被冲走,有的人家养的猪也被水卷走了,河边大树被冲走无数。平时我们在河中玩耍的沙洲上的那两棵高大的燕子树早已没入水中,不见了踪影,我和小伙伴在远处惊讶地看着这滚滚奔腾的洪水,有点瑟瑟发抖的感觉,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和狂暴的破坏力。
现在,每当走过河两边新修的柏油路,总会想起童年在这里发生的那些故事,总会想起曲流河它原来如同呼伦贝尔草原上莫日格勒河一样,曲曲弯弯美丽的模样,那份浓浓的乡愁常萦绕心怀,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看到河两岸新建的镇中小学校和新城镇,以及整个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变,感觉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相比以前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改变了许多落后的的观念,乡村更文明了,民风更淳朴了,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改变。
有河流流过的地方就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着,收获着。
二
那山,指的是峤山,据嘉庆《莒州志·山水》载:“峤山城东二十里,南近屋楼,高可及坡,有古庙,有洞,有泉,颇具幽致,山有大涧数十道,一、二丈不等,相传秦始皇驱石作桥是为鞭石之迹,故又呼桥山。”相传南坡涧壑有一天然石桥,清同治年间桥毁,无桥之后名不副实,遂逐渐演变为峤山。
峤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民间传说颇多的山,我的家乡峤山镇就是以它的名字命名的,是莒县非常有名的一个大镇,位于县城东边,沭河东岸,袁公河穿西部平原而过,东部山岭绵延,整个镇域内山水环绕,生态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峤山就盘卧在镇驻地南面,不高也不算长,是座不大的山,整个山势南北走向,长约5—6里,宽的地方有1里多,海拔最高处也就大约260米左右,位于山的偏北部。整个峤山山势大体从北向南逐渐缓缓下降,到山南头的村子已与平地相接,山北头因修水库大坝的原因,劈去了一块山坡,陡了很多,这里是整个山上树木最多的地方,上面长满了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洋槐树、荆棵等,不易攀登,时常飞出美丽的山鸡,山的西坡缓和,有几条从山脊缓缓延伸到山脚的山翼和沟壑,山的东边陡峭些,下面是宽阔的峤山水库。山脊虽有起伏陡峭处,但总体比较宽顺,有一条登山人踩踏出的小道贯穿整个山顶,走起来也不算很费力气,山上天然长得最多的是一种叫黄草的植物和野酸枣树。站在峤山顶上,向东看去是绵延无际的山岭,向西看从它脚下就是坦荡无垠的莒中平原,以它为标志,峤山自然成为山地与平原的分界山,更显示了它的特殊。
因为峤山这个地方山清水秀,背靠连绵群山,面对广阔莒中平原和美丽沭河,是个宜居的好地方,也被神仙看中,成了神仙福地。据传整个峤山山系底部有山洞贯穿,是传说中的铁拐李、何仙姑等“八仙”修行之所,后因进入的洞口年久淤积,出入不便,民间流传“八仙”之一吕洞宾于是在山东南侧新开洞门,直通其众仙居所。现在半山腰还残存有一个洞,不是很深,本地人叫“仙人洞”,是不是当时吕洞宾所挖残留的山洞不得而知,信众依这个山洞建有一座小庙,也算是对八仙的纪念啦。我曾多次去寻找传说中“八仙”们所居住的那些大山洞,始终没能找到,也许是八仙过海去,山洞自关闭,从此留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故事,为峤山增添了一抹神秘传奇色彩。
山的东面就是峤山水库,这座1958年在大石头河上修建的中型水库,主要是用来防洪和灌溉的,它保护着下游三个乡镇三十多个村庄和县城10多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天旱时浇灌着5万亩优质农田,安澜兴利作用巨大。现在又是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源地,甘甜的清水输送到千家万户,保障着供水安全。我站在高高的峤山上,看着眼下山水相映、水波荡漾的水库美景,感叹当年建设者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依靠人力为主修建起了这样巨大的水利工程,是何等的艰难和辛苦,他们不怕困难、无私奉献,辛勤劳动,建起了这样一座水库,实实在在地造福了子孙后代,泽被后世,他们是何其伟大。
我又想起了二姑和我说过的那些话,二姑家原来住的村子就在这水库底下,因为修建这座水库,按照要求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全村移民搬迁到了立地条件差的峤山南头的西大庄村,虽然居住和生活、生产条件都不如原来的村子好,但老百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舍弃了良田、家产房舍,在贫瘠的峤山南头的山岭地上,白手重建了新家园,历尽了艰难困苦,日子重新又过得红红火火,每每说到这些,二姑都充满了自豪,我是极其感动,还有深深的敬佩和崇敬。正是有了二姑这些普通又值得尊敬的人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有了家乡的越来越好。
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方人,峤山的水是好水,峤山的山是好山,峤山的人是好人,峤山是个好地方。峤山的大姜、绿芦笋、煎饼、大饼、猪头肴肉、南涧小米等特产早已闻名县内外,香飘全国,有的走向了世界。
那河、那山,是书写在这片大地上的古老文字,是老家恒久的符号,是永不消逝的音符。这里是养育我的地方,是我深深的爱恋,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首发于《黄海晨刊》2024年11月14日、15日A14版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