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国军的头像

金国军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4/12
分享

我看章太炎故居

因为孩子在阿里巴巴上班的缘故,这两年我便常会到杭州走走看看。有一次在461路公交车上,发现有一站名叫章太炎故居北,当时就想去看看,但真到了这个站时,却没有下车。

章太炎这个名字,于我早年的学习历史的记忆中,是有些许印象的,但不清晰,若隐若现,而且会与章士钊这个名字搞混,亦从来没有要搞清楚的念头。这次的没有下车,还是这个念头在作怪。

前些日子看电视连续剧《觉醒时代》,总感觉到有章太炎和章士钊的影子在剧情中闪烁。因为看了这个剧,我对陈独秀的印象已经超越了早年学习历史时的认识,没有那么负面,而且对其产生了“唤醒时代之伟大”的感觉。剧中隐藏着的故事情节,让想起了曾经路过的章太炎故居,由此并坚定了下次到杭州时一定要去看看的想法,目的是想探寻一下章太炎与《觉醒时代》是否存在什么关联。

2021年4月9日下午,春光明媚,阳光灿烂,我终于走进了位于余杭仓前运河旁边的章太炎故居。

在此之前,我看过位于绍兴市的鲁迅故居,感觉章太炎故居没有鲁迅故居那么高,亦没有鲁迅故居那么大;看章太炎故居的游人,亦没有看鲁迅故居的游人那么多,如果不是偶然遇上几个,甚至还会有冷冷清清的感觉。

章太炎故居与其同期保存下来的民房差不多,外表乌黑乌黑的,与其他民房并成一排,坐落在一条干干净净且略显冷清的老街上。

章太炎故居是章太炎出生之地,坐北朝南,共四进一弄。前三进为晚清建筑,第四进为民国初年建造。第一进为临街房,第二进是“扶雅堂”,第三进为内堂,第四进现辟为陈列室,第二、三进东侧分别为厨房和书斋。章太炎在此度过了他青少年时代的22个春秋,投身革命后也曾几度回家探亲、避难。

章太炎故居虽然外表平凡朴素,但里面蕴藏着的却是中国晚清的有关历史和民国历史,从中可以窥见章太炎波澜壮阔的一生。

2006年05月25日,章太炎故居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看了章太炎故居后,我情不自禁补了一下相关的历史课,发现章太炎、孙中山、章士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物,相互之间,或多或少都有过交集。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革命家,是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对袁世凯称帝、积极缔造共和国的先驱者。

章太炎一生经历了戊戌维新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时期。后来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章太炎退居书斋,钻研学问,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章太炎年轻时,为了革命不怕进监狱,不怕杀头,七次遭到政府通缉,三次关进监狱,均没有被摧眉折腰。

章太炎从小跟随外祖父学习,1890年到杭州诂经精舍跟随清代著名朴学大师俞樾学习,达八年之久。

甲午战争失败后,章太炎走出书斋,决定用学问提升民族素质,唤醒沉睡的人们,到上海担任了《时务报》编务,帮助张之洞办《正学报》,希望变法维新。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后,章太炎意识到维新改变不了现状,只有革命。

1899年,为躲避清廷通缉章太炎流亡日本,认识了孙中山。不久返回上海,编辑《亚东时报》。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章太炎第一个剪了辫子与清王朝“划清界限“,彻底断绝了改良的理念,于1901年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遭到清政府追捕,又被迫流亡日本。这一年,陈独秀第一次来到日本。190 2年,陈独秀第二次来到日本,与章太炎有过接触,成立“青年会”。

随后,章太炎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骂光绪皇帝“载湉小丑”,骂慈禧太后“不过先帝一遗妾耳”,大声呐喊“革命流血起,流血自我起”,结果被捕入狱。

后来,章太炎在北京找袁世凯谈话遭卫兵阻挡时,操起桌上的大花瓶朝袁世凯的画像猛砸去。袁世凯把章太炎软禁了三年。为此,孙中山称章太炎为“革命先烈,民国伟人”,“四万万人仰为泰山北斗”。

孙中山逝世后,章太炎亲自写墓志铭,但蒋介石拒绝使用,最后只有“天下为公”四个字。

辛亥革命差不多是靠文章把清廷颠覆的。在这场用文章打倒清王朝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战争中,影响最大的是章太炎。

章太炎流亡日本时,康有为和梁启超也在日本办报著书,鼓吹君主立宪,诋毁革命。康有为声称革命将导致“血流成河,死人如麻”,动乱一百年而不得安定,数万万人将因此失去生命。

章太炎于1903年5月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成为辛亥革命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章太炎认为邹容的《革命军》是唤醒四万万民众的“雷霆之声”,欣然为该书作序。清王朝为此制造“苏报案”,逮捕章太炎、邹容,分别判处三年、二年监禁。1905年4月,邹容死于狱中。

1906年6月,章太炎刑满出狱,被革命党人迎接到东京,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当时《民报》正在和保皇派的喉舌《新民丛报》进行大论战。论战的中心议题是要不要推翻清王朝、要不要实行民亨共和、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章太炎先后发表《俱分进化论》《革命之道德》《军人贵贱论》《国家论》《革命军约法问答》《代议然否论》《讨满洲檄》《中华民国解》《定复仇之是非》等一系列文章和时评,抨击保皇派。

章太炎认为,在推翻满族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以后,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道共同生活在共和民主政体之下,享有同等的权利,一切平等。

在革命党人强大的宣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民相信,中国一切不幸的祸根都在这个腐朽而卖国的清朝政府身上,要救国必须推翻清王朝,这已经成为朝野上下普遍的信念。辛亥革命的枪声一响,已经完全失去人心的清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基本上没有发生历史上改朝换代之际屡见不鲜的民族大屠杀的悲剧,以最小的流血牺牲建立起了共和制度。

章太炎一生门人弟子众多,当时的北京大学,有名的教授都出之于章太炎的门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

章门弟子枝繁叶茂,遍布北京各高校,当时,有很多教授在讲课时,对学生开口便说“吾师太炎”;曾任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教育总长的章士钊,作文时曰“吾家太炎”。

弟子许寿裳在《章太炎传》中如是评价章太炎:“以朴学立根基,以玄学致广大,批判文化,独具慧眼,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文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莫不察其利病,识其流变,观其会通,穷其指归。‘千载之秘,睹于一曙。’这种绝诣,在清代三百年学术史中没有第二个人。”

胡适称章太炎是清代学术史的压阵大将,其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的第一作家;即使是袁世凯,也推章太炎为“文圣人”。

蔡元培评价章太炎:“这时代的国学大家里面,认真研究哲学,得到一个标准,来批评各家哲学的,是余杭章炳麟。”

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病逝于苏州。已经处于重病期间的鲁迅先生,撰文回忆其师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2021.4.10.于杭州金田花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