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四月份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个朋友。他出差来杭州,住在西湖边。按他发来的微信地址导航,我发现坐180路公交车到“立马回头”站下,走一段路后,即可到达。
于是,我就近坐上了180路公交车。在公交车上,我就在纳闷:这个站,为什么会叫“立马回头”呢?
我想,大凡人生遇到了挫折,前进的路行不通了,才会立马回头的,或者叫悬崖勒马!
初时,到这样一个站点下车,我委实感觉有点不舒服。我自然是不希望,我的人生之路,还会遇上什么挫折,进而走回头路的。但当时没有选择,我要去的目的地,在这个站下,是最佳的路线了。
前一个站与“立马回头”站之间,尽管只有一站,但路程却比较远,尤其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穿山隧道。当公交车上的广播里提醒“立马回头”时,我还是神思恍惚了一下,以为隧道的前面出了什么紧急状况,在提醒公交车立马回头。
缓过神来后,才明白,原来立马回头站就在隧道出口不远处,需要在隧道内提醒的。否则,出了隧道再提醒,就来不及了。
我赶紧下了车。再导航步行,发现我的目的地,居然真的要立马回头,右拐,向前走一段。我当时就想啊,难道到这个站下车后,人们所有的目的地,都是要立马回头走一段的么?
当时,我的时间比较紧,匆匆忙忙见完朋友后,就没有再理会“立马回头”这一茬了。
二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阴天,异常闷热。我在屋里呆着,委实不舒坦,便去探灵隐寺的路,发现依然是坐180路公交车,到立马回头站下,再回头走一段,左拐,向前,便是捷径了。
一路上,我便又琢磨起立马回头这个站来了。原来,有史载的,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路过立马回头这个地方,发现路况非常糟糕,便对当地官员流露出不满之意。乾隆皇帝离开后,杭州的当地官员赶紧在这个地方修通了一条路。数年后,乾隆皇帝再来时,发现这里居然有路了,旧貌换新颜了,便立马,驻足,回头观望了许久,龙颜若有所思。后来,杭州当地的官员便把这里取名为立马回头了。
知道这一茬后,我便对立马回头这个站有了好感,内心深处,不再有那种怪怪的不祥之感了。
这样的一个好感,除了乾隆皇帝的接地气因素之外,还源于当时的杭州官员,知错就改,懂得立马回头是岸,没有因为乾隆皇帝当时的离开,而心存侥幸,而继续装聋作哑,不作为。当时的杭州官员,不管乾隆皇帝下次来,还是不来,知错即改,修路为民,无意取悦龙颜的。
遗憾的是,我国现今的一些官员,还不如乾隆皇帝时的杭州官员。他们,在八项规定出来之后,在巡视组来了之后,还不知、或不肯、或不愿立马回头,继续心存侥幸,不断腐败了下去,一直到被查,进了监狱,才信誓旦旦,幡然醒悟。
当然,有些腐败官员是早想回头的。但因为之前越陷越深,欲罢不能,硬生生地就回不了头了,只能硬着头皮撞南墙了。
还一些官员,他们当中有的人,是穷人的孩子,起步时历经磨难,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而且,有的还一度成为全国的先进或者典型。但后来,随着官职的越做越大,亦就慢慢的不屑于立马回头了,以为自己有靠山,有后台,老子天下第一,把为人民服务,丢到了九霄云外。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落马!
三
现在想来,杭州的这个立马回头公交站,其所处位置是非常有意思的。
试想:过去,如果没有这条隧道,人们要想从山的这边,到山的那边去,即到立马回头公交站之处,必定是要翻山越岭的,或者想办法绕过这座山。期间,会遭遇多少坎坷?要走多少弯路?也许,当时的人们,压根就不会到山的那边去,不管在山的哪一边,到了山脚下,便立马回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一条隧道连接两重天:隧道的这头,是热热闹闹的都市;隧道的那头,是长满茂密森林的山地。现在的人们,可以通过这条隧道,随意往返于山与都市之间。无论在山的哪一边,只要想过去,就可以过去的,用不着立马回头的。
我想,无论在哪个朝代,为官者的人生之路,其实就犹如这条隧道。把握得好,就有机会从这条隧道里快速回头,回到热热闹闹的人生都市;把握得不好,这条隧道就无异于堵死了,没有最快的立马回头之路了。要想再回到人生的热闹之都市,就只能进监狱一段时间了。出来之后,其人生的隧道,才会洞开。
我个人以为,为官者,其人生的这条隧道,要想不被堵死,就必须坚持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心里装着老百姓,权为民用。如果认为手中的权利,是自己的本事,与老百姓没有关系。甚至,以手中的权利,欺凌打压老百姓。那么,哪一天真想立马回头了,估计亦无回头之机会和回头之路了!
2021.7.14.早晨.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