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国军的头像

金国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6
分享

从河坊街到胡雪岩旧居

昨天上午,我与妻一起,去看了河坊街和胡雪岩旧居。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街上,满目都是古色古香的两层的房子,在夏日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因为天气炎热,街上的游人都走在两边的廊道上,进进出出于与廊道相连的门店里,或者商铺里。

我眼前看到的河坊街,是明清风格,南宋的影子需要努力去寻找。这是一条兴于南宋盛于明清的古街。最起码,这个地址是没有变的。我了解到的历史是,南宋时期,这里就是皇城根,一些达官贵显就住在这里。而且,这条街是以当时的清河郡王张俊的封号命名的。也就是说,河坊街旧时叫清河坊。

对此,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张俊不是跪在岳王庙里吗?怎么还会以他的封号去命名呢?

我了解到的历史是,当时,张俊的战功可与岳飞齐名,是南宋皇帝非常赏识的一位战将。那时,河坊街没有名字,就是一条商业巷子。其兴旺时,正是张俊的威名远播之时,加之他就住在附近,以他的封号命名,朝野皆引以为荣。张俊死时,高宗亲自为其送葬,足见张俊当时的地位是何等显赫!只不过,后来的人们在检视南宋那段历史时,发现张俊参与了陷害岳飞。所以,后来的人们,就把他的塑像补进了岳王庙,让他世世代代向历史、向岳飞、向后人,谢罪!

我个人觉得,张俊当时的忠君思想到了不分青红皂白的程度。他把忠君与爱国混为一谈,以为忠君就是爱国。打仗时,皇帝要他打,他就打,而且一定会打赢。这也是他战功显赫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皇帝要他撤呢?他亦一定会撤到底,绝不会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想法。皇帝要他构陷岳飞,他居然亦唯命是从,结果毁了自己一世英名,最终与秦桧一起遗臭万年!好在后来的人们,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没有对清河坊作过多的联想,而是继续让清河坊的历史与风情,一代一代传承了下去。

映入我眼帘的河坊街,是各具特色的商铺连在一起,每一个商铺都是那么吸人眼球;各种各样的商品,非常艺术地摆放着,供人欣赏,令我流连忘返。

江南铜屋就在入口处右边。门口虽然不大,里面却是风景无限。拾级上二楼,空气清新,凉爽,展厅布置的曲径通幽,时不时令人豁然开朗。在里面,我看到了铜质的龙椅、铜质的版画、铜质的根雕、铜质的五牛积福、铜质的小提琴,还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铜质的佛像和巨大的雷峰塔铜匾,以及细微入至的铜质的山林树叶,等等。这里的铜之世界,艺术之光灿烂,争艳斗奇,无所不有,无所不用其极啊!

我在河坊街上,出了这个门店,又进那个商铺,走走停停,时而拍些风景照片,时而跟店主聊聊天。这样一路走着,看着,突然发现前方一面巨大的白墙上,写着“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巨大的汉字。我顿然明白,这是河坊街的另一头了。“胡庆余堂”是胡雪岩生前创办的,至今还在服务着人类的健康呢!

我问一店主,胡雪岩旧居在哪里?他告诉我,往右拐,出鼓楼,不远处就是。

往右拐,实际上已经踏上了南宋御街。地面上那一块一块的小石板,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南宋王朝的商业中心。沿着小石板路走一会,左拐,便可以看到南宋鼓楼了。出了鼓楼,在马路的斜对面,就可以看到一栋用白色高墙围着的巨大宅子。那就是胡雪岩旧居。但我当时不知道,大热天的怕走错,便通过高德地图导航,走着,找着,终于走进了一条深深的巷子,巷子左侧就是那白色的高墙,足有十几米高啊!快走到尽头时,才发现白色高墙上开着一个小门,原来这就是胡雪岩旧居的入口处。

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胡雪岩旧居古色古香,规模宏大,豪华气派。房房相连,环环相扣。屋内有园,园中有山有水,更有楼台亭阁,犹如迷宫一般,处处凸显出一股雄伟与威严之气势!

据里面的资料介绍,胡雪岩旧居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时3年竣工。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耗白银300万两,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

胡雪岩旧居采用了我国传统宅第的对称布局,中轴区为待客厅堂,由轿厅、正厅(即百狮楼)、四面厅组成。百狮楼由慈禧太后赐名,是胡雪岩母亲和他原配夫人居住的地方。右边是居室庭院,由楠木厅、鸳鸯厅、清雅堂、和乐堂、颐夏院、融冬院组成,供成群妻妾居住;左边是芝园,其间有回廊相连,曲池相通。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清雅和谐。园中假山下,建有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曲折迂回,巧夺天工。

此豪宅,虽然对外标明是胡雪岩旧居,但里面的有关介绍,却令我感觉到是胡雪岩的故居。如,里面的展览室里就有史料表明,胡雪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理由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就说到过胡雪岩是杭州籍人士。

我想,左宗棠和李鸿章均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在给朝廷介绍胡雪岩时,一定会事先问过胡雪岩本人是哪里人的。否则,一旦说错,便是欺君之罪。基于此,我才相信胡雪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今天晚上我发现,我昨天的这点感觉是对的。我在查阅昨天上午拍的照片时,发现出口处的外墙上,果然有一块虽然不大但却崭新的铜牌,上面清晰地写着:胡雪岩故居!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这是胡雪岩旧居里大门显要处的一副楹联。据悉,楹联上面的“勉善成荣”匾,是同治皇帝赐给胡雪岩的。但我发现,匾中的“善”字少了两点,我估计是同治皇帝当时写错了。但后来的人们却说,这是同治皇帝故意的,暗劝胡雪岩少一点再少一点对名利的追逐。我认为,这样的解释,还是合情合理的。既维护了同治皇帝金口玉言之威,亦凸显了同治皇帝对胡雪岩的一片爱护之心啊!

据里面的史料介绍,胡雪岩少年时在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在其鼎盛时,胡雪岩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我在胡雪岩旧居里,还看到如是文字——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亦官亦商,世称红顶商人。1823年(道光三年)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1860年(咸丰十年)在杭州珠宝巷开办第一家钱庄,名阜康,后在杭州开设阜康银号,在上海设立阜康雪记钱庄与阜康银号,在汉口设立乾裕银号。同时期,胡雪岩还在各地设立典当行,其中江浙一带有23家,湖南、湖北各3家;1861年(咸丰十一年)胡雪岩与当时的浙江巡抚左宗棠交好,开始长达20年的事业上升期;1866年(同治五年),胡雪岩因“急公慕义,勤干有为”被左宗棠举荐协助打理福建船政局事务。同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胡雪岩被派往上海经营采运局,为左宗棠西征提供后勤保障;1867年(同治六年)--1881年(光绪七年),胡雪岩帮助左宗棠借款筹饷共六次总数为1770万两;1872年(同治十一年),胡雪岩开始营建元宝街府邸;1873年(同治十二年)左宗棠上疏 《赏道员胡光墉母匾额》,为胡母博得正一品封典;1874年(同治十三年),胡庆余堂筹建;1875年(光绪元年),胡雪岩元宝街府邸竣工,即现在胡雪岩旧居;1878年(光绪四年),左宗棠与陕西巡抚谭钟麟联名奏请朝廷为胡雪岩“赏穿黄马褂”,胡雪岩在事业上达到了顶峰。同年,胡庆余堂正式营业;1883年(光绪九年),胡庆余堂被抵押给文煜;1885年(光绪十一年),胡雪岩在穷困潦倒中去世,终年62岁。

胡雪岩是个乐善好施的商人。其旧居里有史料为证——

1864年(同治三年),左宗棠在杭州设赈抚局收受难民,由胡雪岩主持善后事宜,诸如设粥厂、难民局、义烈遗阡、善堂、义塾、医局等。同年,胡雪岩捐银十万两,在钱塘江设义渡,方便百姓出行;1871年(同治十年),胡雪岩因直省水灾,捐棉衣一万五千件,同时捐赠牛具、种籽、银两一万;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甘肃冻灾,捐棉衣裤二万八千件;1877年(光绪三年),陕西省旱灾,胡雪岩共捐银五万两、捐江苏沭阳县赈务制钱三万串,山东赈银二万两、白米五千石、制钱三千ー百串、棉衣三万件。捐河南银一万五千两;1878年(光绪四年),胡庆余堂无偿为左宗棠的西征军及陕甘豫晋等灾区提供了大量的诸葛行军散、避瘟丹、神曲、六神丸、治跌打损伤的膏药、金疮药等。

看完胡雪岩旧居后,我心情沉甸甸的。胡雪岩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先锋,他经历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进程,他积极应对当时国内的时代变革及国外资本的大举入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外国资本对垒及其抗击外国入侵时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推崇的。

我个人认为,虽然他人生最后以破产作结,并在穷困潦倒中去世,但他虽败犹荣。从某种角度而言,他是一位爱国商人。他的红顶荣誉,不是搞腐败用钱买来的,而是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是朝廷的奖赏。综观胡雪岩的一生,凸显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他创立的胡庆余堂,至今还在造福中国人民,足见胡雪岩没有破产,是一个永远的红顶商人!

2022.7.25.于杭州新湖菲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