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茅庐,是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在杭州的故居。
去年八月份,我顶着炎炎烈日,专门去看风雨茅庐。但因为疫情,当时没有开放。昨天上午,我又专门来到杭州场官弄63号,参观风雨茅庐。
虽然偏僻了一点,但还是陆陆续续有参观者的。来者,应该都是慕名而来,而且对文学情有独钟。如,从北京来的张女士。我原以为有可能就是我一个参观者,但没想到才过一会儿,背着双肩包一身行者打扮的张女士,就迈过门槛进来了。我问她,怎么会想到来看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她说,她每到一地,都会搜索一下,觉得值得一看的地方,就会去看看。跟她差不多同时进来的还有一位男士,我以为他们两个是结伴而来,但事实上是陌路人。那位男士静静地认认真真参观完之后,便又静静地离开了。紧接着,又进来了一位男士,背着双肩包。我以为他亦是远道而来,但不是,他是杭州本地的一位律师。
我个人认为,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出了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作品,是分不开的。而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写成于1923年7月15日),就是郁达夫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代表作。
我是很早就读过《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而且还专门就这篇小说写过文学论文,题目是《论陈二妹之美》。《春风沉醉的晚上》描写失业知识分子“我”与孤苦无依的烟厂女工陈二妹的交往和友谊的故事,展示了陈二妹清纯、质朴、勤劳、节俭、坚强、温柔、正直、善良等诸多灵魂深处之美,以及反抗压迫的倔强意志和朴素的阶级同情心,是郁达夫脱离了“苦闷”的气氛之代表作。
如今想来,十几年前我写《论陈二妹之美》时,若有机会先参观一下风雨茅庐,想必会写得更好些的。但亦正是这个遗憾,才使得我于去年与今年,两次寻觅风雨茅庐。
一
对于风雨茅庐,里面有如下介绍——
1933年4月,郁达夫举家移居杭州,举债购进场官弄63号空地,亲自设计,并于1935年底动工,1936年春建起风雨茅庐。风雨茅庐整体布局分正屋和后院。其中三间正屋,坐北朝南,后院为书房和客房。风雨茅庐林木参差,环境幽雅,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平房别墅。
自1936年郁达夫离开杭州南下投身抗战洪流之后,就没有回风雨茅庐居住,其后风雨茅庐产权也几经易手,解放后由政府置换收回。1986年4月23日,风雨茅庐被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上城区政府曾对风雨茅庐进行大面积保护修缮,并作短暂开放。
2015年8月,杭州市、上城区两级党委、政府对风雨茅庐进行了全面维护保养和陈列布展,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此来展现郁达夫的文学成就,弘扬其贯穿一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从以上文字介绍中发现,风雨茅庐建成后,郁达夫个人几乎就没有住几天,甚至是没有入住过!文字介绍中说“1936年春建起风雨茅庐”,而史载,郁达夫是于1936年2月离开杭州去福州任职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郁达夫离开杭州时,风雨茅庐有可能还没有建成。而文字介绍中的“自1936年郁达夫离开杭州南下投身抗战洪流之后,就没有回风雨茅庐居住”这一句,更是应证了我的“风雨茅庐建成后,郁达夫个人没有入住过”之观点。难怪我在补课的时候,居然看到这样的文字:“建成风雨茅庐,请马君武题写匾额。然而茅庐建成之后,只见女主人的笑容若隐若现,不见男主人的身影时进时出”!
这里的男主人,自然指的是郁达夫。而女主人呢?指的是郁达夫的第二任妻子王映霞。“若隐若现”之描述,说明王映霞在风雨茅庐里亦是没有住多久的。
我个人认为,风雨茅庐停留在爱情层面上的意义更多些,是郁达夫深爱王映霞的一个实体见证。而在居住层面上,对他们夫妻两个而言,意义委实不大!毕竟,他们成双成对入住的时间,几乎是零!也就是说,风雨茅庐,没有为郁达夫遮过一天风,挡过一天雨!尽管当时外面的世界,于郁达夫而言,是风雨交加!
二
在风雨茅庐里,我看到了一张关于王映霞的文字介绍图片。内容如下——
王映霞(1908年一2000年),浙江杭州人。本姓金,小名金锁,学名金宝琴。童年时过继给外祖父王三南(南杜社员)做孙女,易名为王旭,号映霞。在其外祖父教导下,自小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1928年2月,王映霞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成为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1935年,移居杭州后,郁达夫亲自设计修筑与王映霞的爱巢“风雨茅庐”。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并没有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由于年龄、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郁、王之间渐生罅隙,维持了12年的婚姻还是破裂了。1940年,夫妇俩在新加坡协议离婚。
我从以上文字中感受到,风雨茅庐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郁达夫专门为王映霞而建造的。王映霞是杭州人,而且是杭州当时的第一大美女。王映霞是郁达夫的至爱。郁达夫为了保护这份至爱,居然不听鲁迅的劝阻,即便是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亦不惜举债,为王映霞在杭州建造爱巢——风雨茅庐!足见郁达夫对王映霞的爱,有多么的深刻啊!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郁达夫与王映霞是怎么自由恋爱的呢?郁达夫当时为什么要从上海移居杭州呢?为什么要不惜举债建造风雨茅庐呢?鲁迅当时为什么又要劝阻郁达夫移居杭州呢?
我通过补课,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1927年1月14日,郁达夫在上海尚贤坊孙百刚(郁达夫留学日本时的好友)家,初见正值十九岁芳龄的王映霞(毕业于新式学堂——浙江省立女子师范之大家闺秀),便惊鸿一瞥已倾心,决意要尝一尝恋爱的滋味了!
郁达夫以往的恋人和情人大都出身于贫苦家庭,结发妻子孙荃,更是一桩包办婚姻。他为了得到王映霞的芳心,以退为进,发起猛烈攻势。他写信去劝导王映霞:“听说你对苕溪君的婚约将成,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喜事。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的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你但须想想你当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作家庭的主妇,或拖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考虑的路。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抛去。”
王映霞终是经不住郁达夫“举着火把的狂热追求”,最后与郁达夫结成“富春江上的神仙之侣”!
郁达夫与王映霞结婚后,租住在上海赫德路嘉禾里1476号,家具都是从木器店里租来的。郁达夫的口头禅是:“我们无产者惟一可靠的财产,便是自己的身体。”于是,王映霞的兴趣便集中在办好伙食上,他们不讲究穿,只讲究吃!
据悉,王映霞是新派女子,有很强的个性。她最不满意的是郁达夫于婚后的感情渐趋冷淡,将浪漫的爱情视为阶段性产物。
但我个人认为,郁达夫之所以会在婚后失去浪漫,不是不爱王映霞了,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让郁达夫浪漫不起来了。
1930年后,郁达夫过得非常不顺,在家中与王映霞经常口角,在文坛上又被人家攻击,被踢出“左联”。1933年,郁达夫决意离开上海,移居杭州。他拿出全部积蓄,另外还从一位富阳籍丁姓女弟子处筹得一笔款项,合计一万五六千元,在杭州城东大学路场官弄购入一亩一分四厘地,建造风雨茅庐。
1936年2月上旬,郁达夫离开杭州,前往福州入职谋生计。1937年,芦沟桥事变。郁达夫从此加入抗战洪流!
为逃避战火,王映霞偕同老母亲和三个儿子,辗转于富阳和丽水两地。当时,浙江省政府的民、财、建、教四厅,均已搬到丽水县城。王映霞得到国民党政界一些人的帮助,住进了省政府临时宿舍。如此一来,她与住在楼上的教育厅长许绍棣便为邻居了。许绍棣年轻时亦留学过日本,与郁达夫有乡谊与交情。其时,许绍棣的老婆早已病逝,有三个女儿,与王映霞的三个儿子年龄相当,常常玩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许绍棣会热情帮助王映霞。来来往往多了,便有流言蜚语传到郁达夫耳朵里。而郁达夫居然亦就相信了,而且相信到“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地步!从此,这对“神仙之侣”渐行渐远,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令世人由之前的羡慕不已,居然到扼腕叹息不止!
当初,鲁迅先生是不赞同他们两个移居杭州的。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力阻之——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鲁迅先生写此诗,是在劝阻郁达夫和王映霞夫妇不要躲到杭州去,认为杭州那儿的国民党反动派更凶。劝他们不要存有幻想,最后像伍子胥和岳飞那样,落得悲惨的下场;也劝他们不要像林和靖那样,过那“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的生活。而要面对现实,迎着扑面的风沙,勇猛地,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飞!
郁达夫后来在《忆鲁迅》一文中写道:“我因不听他的忠告,终于搬到杭州去了,结果竟是不出他所料,被一位党部的先生弄得家破人亡。”
三
郁达夫是一个文学家,但同时亦是一个战士。爱国,是他一生中的主旋律。他在所谓的“家破人亡”之后,并没有沉沦下去,而是积极勇敢地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中去。
据悉,郁达夫在新加坡的三年多时间里,写了大量号召海外华侨团结爱国、支援抗日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政论、杂感、文艺评论,发表在华文报刊上。通过他的大声疾呼,使侨胞们坚定了抗日信念。他还发动义演、义卖、献金、献物,将所得寄回国内。他身在异国,心在祖国。当国内文化界的一些进步人士以及国内进步文艺团体来新加坡时,他都亲切接待,做好相互配合与舆论支援的工作,旨在共同开展抗日宣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成立文化界工作团,郁达夫任团长。1942年初,陈嘉庚领导的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成立,郁达夫担任执行委员并兼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2月4日,日军攻占新加坡前夕,他和胡愈之、沈兹九、王任叔、王纪元、汪金丁等抗委工作人员,同乘一艘小电船,撤出新加坡。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已对新加坡方面表示过不欢迎这批文化人回国,他们只好渡海到对岸的荷属殖民地苏门答腊。不料登岸不久,新加坡的英军向日本投降,荷兰驻印尼总督也宣布向日本投降。他们不得不改名换姓,突击学习印尼语,在苏门答腊内地作长期隐蔽的打算。
1942年6月,郁达夫化名赵廉,在苏西小镇巴爷公务定居下来,集资开设“赵豫记”酒厂,借以掩护抗日文化人的秘密工作,维持抗日文化人的流亡生活。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日本占领军发现他精通日语,就强迫他到武吉丁宜的日本宪兵部充当翻译。在宪兵部里,他小心翼翼地隐蔽下来,始终装成一个富商,表示只懂做生意,不懂政治。在他充当翻译的几个月中,他通过多种力所能及的办法,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善良的印尼人和侨胞,使他们从法西斯的屠刀下死里逃生。
1943年春,他终于买通日本医生给他证明患有肺结核病,才得以获准辞职,回巴爷公务继续经营酒厂。
1944年初,一个福建籍的华侨汉奸洪根培,从新加坡调到武吉丁宜宪兵部工作。此人熟悉新加坡文化界情况,向日本宪兵部告密:赵廉就是抗日作家郁达夫,是间谍。宪兵部立即对其进行秘密监视,并立案侦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庆祝胜利的时候,日本宪兵部在盟军迟迟未来接管的间隙对郁达夫下了毒手。8月29日晚,一个陌生的青年登门约郁达夫外出谈事,将他引入僻巷,由日本宪兵把他劫持上车,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48岁!
昨天下午,我在风雨茅庐里看到这样一张图片介绍,内容是:1951年12月,郁达夫被确认为革命烈士。1957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光荣纪念证。1983年6月,国家民政部授予郁达夫革命烈士证书。201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认定郁达夫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之列。
风雨茅庐,尽管没有为郁达夫遮过一天风,挡过一天雨。但难能可贵的是,郁达夫离开杭州之后,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鲁迅先生当年劝说的“风波浩荡足行吟”!不仅“面对现实,迎着扑面的风沙,勇猛地,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飞”!而且,不惜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之胜利,遮风挡雨了!
令人欣慰的是,郁达夫当年举债建造风雨茅庐时在后院栽下的那棵小榉树,如今,居然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直刺云天了!
四
写此文,权当是对郁达夫与王映霞当年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之纪念,亦权当是对风雨茅庐之纪念吧!
2023.3.14.于杭州新湖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