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国军的头像

金国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9
分享

他心中有百姓

前些日子的一个下午,我与妻专门来到苏堤,补课,认认真真地看了看苏东坡雕像和苏东坡纪念馆。我个人觉得,苏东坡是个心中装着老百姓的好官。他一生不容易,几起几落,历经坎坎坷坷。但他却能够正确对待,到哪里都能够振作起精神来,想方设法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我在苏东坡纪念馆里了解到,苏东坡原名‌苏轼( 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开始了第一次自请外放的生涯,此后足迹几遍全中国;元祐四年( 1089年) ,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前后在杭五年,政绩斐然,得到了杭州人民深切的感念和追思。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直言敢谏,结果遭到排挤。为了避祸,他自请外任,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这是‌苏轼第一次到杭州任职。尽管通判这个职位较低,且没有实权,但‌苏轼仍然在杭州积极治理水利,兴修水利设施。诸如,与知州陈襄(1017年-1080年)一同主持疏溲了六井和沈公井,解决了当时杭州居民的饮水问题。

苏轼这一次之所以没有治理西湖,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三年的政绩,朝廷还是认可的,故于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无疑是升官了。但其直言敢谏的性格,却并未改变,导致后面频繁调动岗位,且多在知州任上。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从徐州知州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因带着个人感情,被新党抓了把柄,说他对皇帝不忠。又从他大量诗作中,挑出了似乎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引起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是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远在杭州的老百姓,为苏轼作解厄道场,连续数月,并沿街设立香案,为他祷告上苍,希望他早日度过劫难,得以释放。自此,每逢四月八日,杭人便会放鸽为苏轼祈寿。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足见苏轼在杭州三年,是深得民心的。

无疑,当时的杭州百姓放鸽祈寿,反映的是民意。当时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亦纷纷上书。而且,就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在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太祖赵匡胤当初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王安石当时巧妙提及,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在朝野共同的努力下,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受到监视。苏轼到任后,心情自然郁闷,但却能自我化开。他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思想感情。业余时间,他还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补贴生计。“东坡居士”之别号,由此而来。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因路途遥远,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暂居常州,被批准。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出,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此时的苏轼,虽然是步步高升,但心中依然是光明磊落。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不得不再度自求外调。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是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职,距前次来杭已经相隔18年了。这次,他是杭州的一把手,有实权。但相对于他之前在朝廷任的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个职务,无疑是降职了。好在苏轼看重的,是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民做点实事和好事,所以他一到杭州就沉下去搞调研。

苏轼在调研时发现,18年前他在杭州修好的六井和沈公井,已经废坏,井水干涸。于是,他访寻当年浚井四僧,但只有子理一人在世。子理建议苏轼以瓦简盛以石槽底,取代原本的竹管作为地下引水槽,又在城中增设二井。如此一来,西湖甘水,殆遍一城。

苏轼在第一次来杭期间,就努力体察民情,知道百姓为开运河所苦。城中河道由于潮水倒灌泥沙淤积,早不能行船,涝则泛滥,多则五年少则三年必须重挖一次。所以,他在第二次来杭时,就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于元祐四年(1089年)十月发动厢军开湟盐桥河(今中河)和茆(茅)山河(今不存),至次年四月才完工。

苏轼认为杭州地处水陆之会,多疫病,便于元祐五年(1090年)三月,捐出自己的私款五十金,并拨官钱两千贯,设立安乐坊。安乐坊,被认为是杭州历史上乃至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

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初五日,苏轼上《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阐明了西湖、钱塘江和城中运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城中运河淤塞的解决办法。

苏轼在调研时还发现,浙西一带冬春两季发大水,至夏季则是大旱,饥疫并作。于是,苏轼上《乞赈济浙西七州状》,要求朝廷将两浙西路应上缴钱粮暂时减收至一半或三分之二, 其余等来年丰熟日分两年偿还。后又连上《奏浙西灾伤第一状》《奏浙西灾伤第二状》,为民请命。元祐五年(1090年),杭州在五六月间又遭遇大雨,湖水泛滥,苏东坡在两个月中再连上四道奏章,请求朝廷赈济灾民。

我了解到,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第一次来杭期间,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浓妆淡抹总相宜。但他第二次来杭州时,发现西湖已经不是18年前的西湖了。由于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于是,苏轼在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从此以后,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之景——苏堤春晓。

我个人看到的情景是,无论春夏秋冬,杭州苏堤上,总是人来人往,游客络绎不绝的。我那天下午走在苏堤上,虽有寒风拂面,但见游客依然南来北往,成群结队,兴趣盎然地欣赏着苏堤两边的湖光山色。

相传,苏轼率众疏浚西湖时,为了犒劳民工,将亲友送的猪肉和绍兴酒,让人按照自创的烧法,烧成红烧肉块,送与百姓,百姓感激爱恤之情,遂称呼其方块肉为“东坡肉”。其肉油而不腻、香酥味美,为红烧肉之佳品。杭城百姓感念苏东坡浚湖之功、“东坡肉”也得以流传下来,成为杭州传统名菜中的第一菜。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被召,离开杭州回朝,任吏部尚书。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于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今安徽阜阳)任知州。无疑,这又是一次被贬。但苏轼依然看重的是,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民做点实事和好事。在颍州,他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苏轼调任扬州知州,一年后又调任定州知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任宁远军节度副使(正八品副职,相当于现在副县级)。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惠州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据悉,如今这条惠州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前,任徐州知州,凸显的亦是为民造福。史载,那年入秋之后,徐州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上游的澶州黄河决口,徐州城南的清河一夜暴涨。“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若城墙一倒,几万百姓难免灭顶之灾。此时此刻,城内人心惶惶,不少富裕百姓争相出城避水。苏轼当机立断,下令劝阻,同时向老百姓保证:“我在城在,决不让徐州毁于洪水!”于是,苏轼亲赴军营,对卒长说:“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禁军为之感动,“太守犹不避涂潦”,愿与之并肩作战。苏轼率领兵卒,筑起了东南长堤,长达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被洪水包围了45天的徐州城,终于转危为安。为此,百姓欢声雷动,朝廷颁赐重奖。

抗洪期间,苏轼布衣草履,结庐城上,三过家门而不入。苏轼在徐州任知州两年,广施仁政,多次挽救彭城于危难之中,给徐州带来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之祥和局面。

苏轼即便是在流落海南儋州期间,亦是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儋州办学堂,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后来的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和播种人。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均凸显苏轼为民造福之事实。

苏轼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但其每到一地都不忘为民造福。写此文,权当是我个人对杭州古代历史上的这位老市长,致敬!

2024.12.23.于杭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