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是不想去什么灯会的,从心底里拒绝应季活动的宣传,总觉得不会有什么新意、无法实在地解决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可,耐不住闺蜜的反复催促,暗自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去吧!别辜负了这么盛情的邀请,就算与她小聚,找个地方溜溜弯、散散心吧!
离灯会很远便发现车流明显增多,两旁的人行道上行人熙熙攘攘。惊诧于这么多的人与车,却未感觉车速需要减慢。快到近前才发现,在灯会入口处的道路交叉口,有两名交警轮班指挥交通,行人与车辆有序行进,自然流畅,突然对这灯会产生一丝好感!
还未进灯会一条街,便感受到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在灯会的入口处建有一个门柱,门柱上书的“纳福灯会”几个大字俊秀朗劲,因灯会设立在每年夏季的夜市旧址,因此,门柱正上方的夜市标志的灯箱也是亮的,上面的LED大屏里面也一直在播放着各种宣传片,更为灯会增添了一份热闹与喜庆。
在灯会的门柱旁,各停着一辆消防车,旁边的消防员们整装待发、肃然而立。受其影响,我的内心也跟着严肃起来,扫了一眼旁边的行人,见诸多男性市民都自觉地掐灭了手里的烟头,不禁哑然:灯会的主办方还真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能有这样的防患于未然的安排,确实是很难得,即使有了万一,消防车就在门口,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地点、尽最大能力保护百姓的安全。更何况,既然能想到意外发生后的补救措施,防患措施一定做得更好,从这一点来看,主办方用心良苦,其他方面一定会更好,这个灯会来得值得。
刚进入灯会一条街,呈现在眼前的,是悠长的彩灯长廊。
长廊两旁立柱支撑起高高的拱形顶棚。顶棚分三部分,左右两侧闪烁着密密麻麻的星星串灯,中间则是一排四个大红灯笼、大约有十排左右,两侧立柱旁也是大红灯笼上下串联、彤红一片。棚顶与侧旁的灯笼彼此呼应,令人有种置身红尘、众星捧月的感觉,这种喜气从心底直冲云霄,茫茫夜色里,竟然觉得曙光已现、如日中天。
继续前行,棚顶的灯笼时有不同,有五角星、有月牙儿、有小兔子、还有各种鲜艳的花儿,与那些大红灯笼互相照拂、互相辉映,闪闪处,尽是光芒。最喜欢的,还是站立于门柱两旁的彩旗飘飘,虽是配角,上面书写的各种话语却更暖心。
这次闲逛灯展,即惊艳于彩灯的辉煌,更被灯展两边各种小吃和小百的摊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平时常见的“铁板鱿鱼”、“章鱼小丸子”、“鸡翅包饭”等摊位前面站满了等候美味出锅的食客,各种食品的摊位老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更加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行进间,不远处传来噼里啪啦的瓷器碎裂声和热烈的喝彩声,平时不爱凑热闹的我,居然也禁不住加快了脚步,向嘈杂的人群靠近。
待我挤进人群,才发现,我没听错,真的是瓷器碎裂的声音。
这是一个应该说是“销售”与“游戏”相结合的摊位。
摊位前三口大缸,以红绸包裹着缸口,以大红布条为绳,沿缸沿捆扎着。杠肚上一张菱形红纸,上书一个潇洒的“酒”字。在酒缸后大约两三米处,一个写着大大的“摔”字的墙体笔直的竖立着,下面散落着一些碎碗的残片,疑惑间,注意到墙上的“摔”字两边各有几行小字,一侧书“喝一次摔碗酒,做一回痛快人”,另一侧则书“摔走的是晦气、烦恼、不快和压力,摔出来的是豪迈、福气、顺心和好运”。再看那几位摊位老板,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正值青春洒脱、奋斗向上的年龄,想想,这样的生意,也只有他们这个年龄才能想到的创意吧:以一次豪爽送一份祝福,让这几年的不顺与病毒一同消失,让顺遂如今晚的彩灯熠熠闪光!
正在心疼那些被摔碎的瓷碗,再抬头,已经被人群送到了另一个摊位前面。
这是一位民间匠人的摊位:中华一绝——面塑。
幸运的是,刚到面塑摊位前,正赶上面塑老师结束了上一个作品,原来站在摊位前的观众缓慢散开,喜欢民间工艺的我幸运地获得了一个观赏展示作品的最佳位置,喜不自胜地各种拍照留念。至拍完照,才发现,最佳的留住记忆的方式,是实物欣赏,那些作品的神韵,在相片里是无法领会的。
面塑老师可能是感受到了我们的喜爱之情,竟然给我们一一介绍展示作品的名称和来历,及作品上色的诸多不易与技巧,特别是那个龙凤呈祥的面塑作品,更是他的骄傲之作。
仔细端详这龙凤呈祥:几朵盛开的牡丹花堆叠在一个长方形的底座上,花儿中间的花蕊与花瓣上的露珠呼之欲出,中间矗立的似山似柱直冲云霄,一条身披金色麟甲、背生红脊的巨龙盘旋舞动,四爪腾空呈踏月之状,几朵白云漂浮身侧,更衬托得这条东方巨龙威武雄壮,霸气十足。这条黄皮肤巨龙威风凛凛,奋力腾跃,昂视八方,旁边的凤凰则是身披五彩霓裳,尾巴上的羽毛根根竖立、形象逼真,张开的翅膀似要一跃而起,高高扬起的尾翼仿佛是有生命的鸟儿在腾空飞翔。这份细致、这份逼真让在场的人们异口同声地喝彩,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扬面塑作者是名副其实的能工巧匠。
已经不记得被多少店面吸引,也不记得对多少漂亮的彩灯感叹过了。当我们依依不舍地与灯会挥手告别时,已经是入夜时分,意犹未尽的我们一路畅谈着灯会的所见所闻,感叹青年人的创新和老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这一份愉悦随着大红灯笼的熠熠光芒蔓延开来……
夜色里,前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