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培付的头像

金培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13
分享

母亲指尖上的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节,忽然就想念起小时候母亲包的粽子来。

每年五月,早早从村子里四处撒欢的孩童嘴里,隐隐传来再熟悉不过的童谣:“五月五,过端午;插艾草,戴香包;扯丝线,扣手脚;打柴叶,包粽子;全家人,好热闹。”嬉嬉闹闹,乡音稚嫩,高高低低的童声中,盛装的是对端午的庄重,对粽子的向往,对艾草的迷恋……还有,那个关于端午的神秘而久远的传说。

一遍一遍重复而单调的韵调此起彼伏,在“端午”这个民间又称为“端阳”的特殊节日,显得那么温馨而有过节的味道。由不得人,你会不自觉地停下了正匆匆奔走的脚步,将目光的视点温柔地聚焦在这些满地乱跑的大小孩童身上,依稀找到了自己当年孩提时的影子。这种场面很熟悉,人物也很亲切,恍若时光并没有真正走远……

我的童年里,每一个端午都是在母亲的指尖上度过的。

记事以前的岁月流逝久远,当然也不记得了当年过节的样子。问过父母,两人年事已高,也难以忆起许多与端午节日纠缠不清的凡俗琐事。

记事以后,每一个端午节自然烙上了家的印记,从此少不了母亲辛劳的味道。

当年母亲年轻活泛,模样俊俏,干起农活来手麻脚利。每天早上,踩着生产队长嘴上几声短促而嘹亮的哨声出工挣工分,晚上又披星戴月从田里收工回家。忙碌而清贫的日子里,但凡遇上传统节日,都会很有仪式感地让一家老少过个节。曾经的过节画面,就像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在我们幼小的心里扎了根,留下一生的美好念想,以至成年后每逢过年过节,童年的情景会像放电影一样被反刍出来,好有一种久违的怀旧情怀。

过端午节,是需要提前做些准备的。风调雨顺的年头才好,一夜春风掠过,村口北面的蒲河会被清波荡漾的雨水灌满,那一年的芦苇荡一定长势喜人,一棵棵芦苇长得像村子里富有活力的小伙子,苇秆粗壮而挺直,苇叶宽大而厚实。往往等不到端午节正日子,看孩子们嘴馋想吃粽子了,母亲便挑个干活收工的间隙,带着我们来到芦苇茂密的河滩上,先拣个有坡的地方站好,然后教我们采粽叶:一手扶住苇秆,一手伸出双指夹住芦苇叶子,快速向下一顿,只听轻轻一声——“啪”,一片刚刚还在苇秆上摇头晃脑的宽宽大大的苇叶便到了掌中……同样的动作重复多次后,娘几个手上积攒的苇叶渐渐丰厚起来,不到三五分钟便打好了一大叠苇叶。弯过梢,卷了头,用湿草绕从中间扎紧,一把把排列整齐了,放筐头底下带回家。

采完粽叶回家,母亲顺手泡上一些香糯米,留待晚上包粽子吃。只是,那时家里的日子并不宽裕,虽然满湖野都是招摇的芦苇,家里的糯米总是数量不多的,只能省吃俭用等过节了才舍得拿出来,因此,不到端午节,粽子是远远填不饱肚子的,当然也注定解不了馋。

家里在村上是大姓,整个家族占据了村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听老辈口耳相传,祖辈原本是个有产者,当年拥有几十亩良田,还开了一个规模不大的酒坊。但,因为祖上长辈为人乐善好施,家族里的良田大都分租给了村上的无产者耕种,每年每季只象征性地收点种子钱,因而村子虽规模不大,却很有人缘。后来土改,村里其他有田的人家不是被划成了富农,就是被划成了地主等成分,挨了批斗,而本族不仅平安无事,还被优待地划为了贫下中农,幸运地躲过随后而至的一场浩劫,凭借的就是平日积善攒下的福分。

家族大,自古就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家规,那就是每逢年中的重要节日,一大家人常常集中力量办大事。端午也不例外,临近节前两三天,主事的长辈就会吩咐出门割草的孩子顺带采些粽叶回来,每家每户匀出几大瓢糯稻,收集起来去村办的加工厂磨成糯米备用。一切准备停当,端午那天,家族中老迈的、年轻的妯娌们都要到老太辈房前不大的院子里集合,被清扫得一尘不染的地上早已摆好了一口大木盆,里面堆积着早被泡得泛白的糯米,旁边的水桶中,用清水浸着一捆捆油青麻亮的粽叶。

趁早上天气凉快,一家人呼亲唤友,说说笑笑围坐在木盆周围的板凳上开始包粽子。母亲身勤手快,屁股刚靠上板凳,便撸起袖子,两手干脆利索地从水桶里捞起一捆粽叶,解开上面捆扎的草绕,将叶片从一头稍稍捻开,铺排在满当当的糯米上方,紧接着,一只又一只粗糙的细嫩的手都迅速伸过来,准确地夹起几片粽叶,在手中一卷,折成一个漏斗状,用另一只手从盆中高高隆起的糯米堆上挖上一把糯米塞了进去,再撩几下水往粽叶里包裹着的米团上浇,待米面平整了,用手抹去上面多余的米粒,然后将粽叶一合一绕,糯米就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起来,最后从一捆事先早已煮过专门用来捆扎粽子的香蒲叶条中抽出一根来,在已包裹好的粽子上三绕两绕,麻利地打上一个结,一只外形好看色泽清润的粽子就包好了。不用转身,随手往身边的搪瓷盆里一甩,只听“吧嗒”一声,粽子甩落进去,咕噜咕噜打几个滚,便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挤在一块动弹不得,只等着回家下锅了。刚包好的粽子,粽叶里的糯米被水浸泡后会发胀,将粽叶撑得严严实实,更硬得像一块块石头,根本不怕摔的。

记忆中母亲心灵手巧,会包两种样式的粽子:一种三角粽,一种虎头粽。三角粽包起来个头大,一个个三角形状,拿在手里沉甸甸,这种粽子煮熟了,大人吃上一个也足可以压饿了。常常是过了端午,家里没有吃完的粽子也不浪费,留着给大人上工时带了去,以备干活的时候顶饿;另一种虎头粽只有母亲包得好,其他的婶子们都不太会包,虽然母亲也试着教过大家,但由于包虎头粽头上要留出两个小尖角,粽叶在包扎时需做变形处理,所以其他人学是学了,但一时半会儿包起来多半不是漏了米就是粽叶包不上,即使后来勉强包好的粽子,面相也不好看,下锅煮不多会儿,糯米就会漏得满锅都是。以后,一大家人再包粽子,母亲只管负责包虎头粽,而三角粽则留给大家分开包了。

朝阳初照,院子里的忙碌声渐渐稀落了下来,先前还竖起高高米堆的大盆里里,除了微微晃荡的一盆绿色,早已被捞了个底朝天。一旁的角落里,一只紧挨一只红红绿绿的搪瓷面盆里,盛满了竖尖的粽子,绿绿的,水润的,像孩子们握紧的小拳头。

粽子包好了,开始点数分粽子。

一大家子按每家每户的人口基数分粽子,很公平。大致计算,每家都会分到一大堆的三角粽,再搭配上几只虎头虎脑的虎头粽回去好打发孩子。眼看着一家家人喜笑颜开地端起一盆盆翠绿带香的粽子回家,母亲的脸上总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回到家,母亲把锅屋的那口大铁锅洗干净,添上井水,开始将粽子一只一只拾进铁锅里码好,然后在灶膛里塞上事先砍好的木柴,准备点火煮粽子。这边锅里煮着粽子,那边又走到堂屋里,掀开遮盖在提篮上的旧布帘,小心地从里面挑出几个稍大些的鸡蛋鸭蛋,回锅屋找水洗了,掀开锅盖将它们填充在粽子与粽子之间的空隙里,再添上几舀水没过了,便盖上锅盖,坐在灶前添柴加火,耐心地等着锅里的水被烧开,粽子和蛋儿咕嘟咕嘟上下翻滚时香气四溢的场景出现……

有时候,遇上收成不错的年头,还会有热心的邻居送来几枚手掌般大小的鹅蛋,说是一起煮了给孩子们吃吧!当灶台上盖得严丝合缝的锅盖与铁锅的边缘处呲呲喷出白气的时候,一股股粽香不受控制地随着热气弥漫在逼仄狭小的锅屋里,诱惑着人的味蕾,馋得我们几个孩子个个双手扒着锅沿,踮着脚尖眼巴巴地张望着油腻腻的锅盖子,想象着里面的粽子被沸腾的热水顶得上下打滚,来回倒腾着与一同下锅的鸡蛋鸭蛋鹅蛋拥挤碰撞砰砰作响的场面解馋。锅终于开了,灶台下的柴火马上要撤出一些来,用手挑出粗壮还未烧完的柴火,握住延伸在灶口的那头,顾不得烫手,提了赶紧往屋外跑,到了院子中扔在地上,赶紧舀几瓢水泼上,直到木柴燃烧的那头袅袅的烟柱完全不见了生气才放心地罢手。再折回时,一双双眼睛都在盯着烧得通红一片的灶堂里渐渐变弱的火焰,心里数着数等待大快朵颐那一刻的到来。

煮粽子的过程中,母亲隔一会儿便会来到锅前查看一番:掀开锅盖,看看锅里的水量汤色,瞧瞧粽叶上颜色的变化。抄起一双筷子,将筷头顶住暴露在最上面的那只粽子试试软硬,口里念念叨叨,大意是粽子已经软了,再给一会儿小火等粽叶上翠绿绿的色泽彻底变得略带点咖啡色,粽儿就可以出锅了……有时,看着馋得实在不行的孩子,母亲也会心软下来,狠狠心用筷子叉出一只专门从锅底翻出来的小粽子,放在灶台给我们尝鲜。只是一边放,一边反复叮咛,粽子太热,等凉下来了再吃,小心烫手云云。没熟透的粽子看着颜色晶莹剔透,形态可人,但真正吞下口,却是硬硬涩涩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香甜,只好随便咬上几口,然后一脸愧色地交还给母亲,看着她重新将粽叶左绕右折捆扎好再扔进锅里,从此再不闹着锅没开要吃粽子,很耐心地等着锅堂里的火儿彻底熄灭凉透。

千呼万唤中,粽子出锅了。烟气缭绕的锅台上,因为有了这一锅绿莹莹的粽子而瞬间充满了幸福甜蜜的氛围,粽叶的草本香气掺杂着各种蛋儿的蛋白质醇香,味道浓郁好闻,只一口就醉了。母亲端来一只大红色的搪瓷面盆,用灵巧的双手挑着粽子上的绳头,喜气洋洋地将一只只膨胀饱满正冒热气的粽子拣到盆里,再哈着双手用瓢把粽锅里的蛋儿捞了,扔几个摆在锅沿上一字排开,嘴里说给我们分了吃,却还要小心提防着哪个熊孩子趁其不备从她腋下突然伸出一只脏脏的小手,偷走一只蛋儿。不是舍不得给孩子们吃,只因为这粽锅里的蛋儿比不得别的东西,烫死人的热,哪个不等冷透拿了去,怕是手上要被烫出黄豆粒大小的燎泡的,万万大意不得。

等到面盆里的粽子已变得温软的时刻,母亲招呼我们赶紧去拿碗筷,然后一个个排着队挤过去,眼看着她像变戏法似的将包裹严密的粽叶除了去,把冒着热气的黏黏的绿绿的粽子拨到每人的碗里,从身旁不知何时拿来的糖瓶子里用汤匙挖出一勺勺沙黄沙黄的红糖,催促我们趁热赶快蘸糖吃了。几乎顾不得粽子的燎燎热气熏得鼻眼生疼,更没有细细品尝的闲情逸致,一番风卷残云之后,碗里便底朝了天,鼻尖里只留有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香甜,其它什么味儿也品不出了。红糖的味道好,不舍得剩下一丁点,临了还用舌头在碗底舔了舔,沙沙面面的滋味随着口水咕咚声便下了肚子。

吃完粽子,母亲将锅沿上凉透了的鸡蛋鸭蛋鹅蛋分给了孩子们,鹅蛋一人一只,鸭蛋和鸡蛋则可以分到三两只,塞进衣服上的布口袋里,说等玩饿了再吃。要是等不及,实在馋,偷偷拿出一只鸭蛋,来不及欣赏白白的蛋壳上被粽叶染色色后绿绿的样子,敲碎去壳,一口咬去了大半个,只是鸭蛋黄太干涩,一不小心呛进嗓子里,憋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地咳嗽不止。气得母亲拎着锅铲从屋里追到屋外,扬手作势要打,后又实在舍不得,忙丢了锅铲,帮着摁下脖子,弯着腰一边拍打后背,一边叫端碗凉水过来,一口气冲了下去,这才救了急。

临近晌午,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蒸腾起一片片白色浓烈的水汽,整个村子被新鲜诱人的粽子的香味包围,彻彻底底沦陷了。

中午时刻,高阳直射。这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仪式,那就是要赶在正午之前,家里腾出一口大锅烧水煮上艾草,给孩子们洗艾水澡,以洋洋洒洒的一场阳光下的沐浴,祈愿老天辟邪去灾,给孩子洗净身上的病根与晦气,能够健康成长,不中途生病夭折。

长相俊秀的艾草在农村广袤的荒野中只能算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野生植物,生命力却顽强不屈。每年春风掠过,漫湖野田埂渠边,村子里房前屋后,不知何时就被这些新绿中泛着霜白,一簇簇拔地而起,拼命往上窜起的艾草占领。常常不用等到五月份,艾草已长得足有半人多高了。

美丽怡人的夏季来到,清新爽面的和风拂过,丝丝缕缕的清凉中便多了些浓烈的艾草那独有的辛辣刺鼻的草药味,在夏日的渐热乎起来的日子里,那是难得的一味清醒剂。那时候我正在村里的学校读小学,春夏之交,那只斜挎在肩上的黄布书包里总少不了艾草的身影,有时是一小把扎得齐整的艾草茎,是课间用来做游戏用的;有时是三两片鲜嫩的艾草叶,专门留着夹在课本里闻香味……都是打猪草时顺手捎带的私货。那时农村的孩子像极了这些野生野长的艾草,每天屁颠屁颠上学下学,从大路上络绎不绝的人群中挤来挤去,不多久背后便远远传来一两句爱恨交加的责骂声:“这是谁家个撩骚的小东西,不年不节的,包里装艾草干什么?怪熏人的……”

与平时采摘艾草玩耍所不同的是,端午节给孩子们洗澡用的艾草一定要在节日当天的清晨带着露水采来最好。还没见过阳光的艾草历经一夜大地上水汽的滋润,神态饱满,体态婀娜,好似立根于天地间的精灵,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子妖娆和霸气,加上一味高过一味的辛辣醇烈的香气,一般的毒虫野兽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怪不得大人要用它们给孩子洗澡驱邪呢!

端午节的清晨,随着晨曦中的第一声鸡鸣起身,挎上一只提篮,提上一把被磨得锋利的镰刀,赶早去湖野中人少草密的田头渠坡上,循着艾草熟悉而清冽的香味一路找过去,不多时就会发现一丛丛枝条恣意伸展的艾草,挑去已经老去的不碰,专拣那些不嫩不老的棵儿,从长长的茎秆中间伸进去镰刀拦腰一下,一把艾草便收入提篮中。新鲜的艾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的露水,绿色,清亮、活泛……三下两刀过后,从割下的艾草中抽出一根,绕几下扎好,攒入篮子挎回家。有年起得晚,满湖野找遍,也找不到一块完好的艾草丛,只好硬着头皮叫上几个伙伴壮着胆去村南园上的土地庙附近找,沿荷塘的水岸上,艾草层层密密,平时人去得少,一棵棵长得比人还高,只能将就着翘起脚尖从梢头拉弯了捋下几把梢头,便匆匆跑回家,不敢在多停留片刻,怕闹鬼。

到了家,从篮子里挑出几根长些的艾草捆成把插在大门的屋檐上守正辟邪,剩下的摊在院里收拾干净的石磨上,静等升起的太阳晒干叶子上的露水,留着下锅煮水洗澡。

粽子煮好起锅之后,家里那口平时专门煮猪食的大锅也提前被母亲洗涮干净,倒进去两桶从村子西南吃水渠里挑来的来自石梁河水库的好水,空空的锅底下便被塞上一堆碎木头,生起火儿燃烧起来。等锅里的水有了热气,赶紧将石磨上已被晾干的艾草收拢起来放入锅里,盖上锅盖大火煮起来,一直要煮到距午时很接近的钟点才会开锅舀起用桶拎到院中,倒进大木盆里,捞出艾草的茎秆,先让家里的小子进去抄水往身上边洗边玩。男孩子洗澡不省心,常常要被大人连哄带骗地脱光了摁进了木盆里才就范,却气鼓鼓地噘着嘴一脸的不乐意。没法子,母亲只能停下手里正忙的活儿,伸出手替孩子洗。她用水瓢舀水往孩子身上浇透,让上上下下被汤清水碧的艾草水浸过一遍,再象征性地揉搓按摩,洗好后拉起来用毛巾擦干了身抱到堂屋的椅子上坐好,等着扣丝线戴荷包;女孩子洗澡要费些事,等家里大小男人都忙清了,大家都出了门去,院子里只留下母亲和女儿,然后,母亲忙着准备午饭,妹妹一个人坐在木盆里慢慢地洗。快洗好了,母亲手持着一把木梳过去,一边慈祥地打量着女儿因沾了艾草水而变得柔顺滑腻的长发,一边举起手中的梳子小心翼翼地帮忙梳理。被艾草水洗过的头发油亮亮,很是精神,妹妹红红的脸蛋上两个小小的酒窝此时特别明显,像两只熟透了的樱桃。而妈妈的手指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棒,被她蘸着艾草水轻轻浣洗过的孩子的身体,一天天变得挺拔高耸,越发丰满和壮实起来。

每年端午前后,平日十分冷清的村子里会比平时多出了几声洪亮的吆喝声,有时还伴奏着一阵阵拨浪鼓好听的鼓点声。不用问,一听到这熟悉无比叫卖声,村里的大人小孩便知道卖香荷包、彩丝线的杂货郎上村了。条件简陋的杂货郎推着独轮车上庄;条件优越的杂货郎,做生意赚了钱,胯下的交通工具早已换成了农村人还很稀罕的自行车,高大的车架两边焊接着两个特制的货架,上面叠叠落落堆放着老百姓过日子急需的针头线脑类小物件,上方高高挑起的挂杆上,一个个手工缝制的香荷包和一缕缕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飘摇不已。丝线价钱很便宜,几分钱一尺,每年母亲都会一口气把不同色的丝线扯上十来尺,回家后将几种颜色拼搭到一起,挨个为家里的三个孩子扣在手腕、脚腕上。用剩下的丝线可舍不得浪费,用剪刀剪下后收在针线包里,等年底给孩子们做新衣裳时会被翻出来在衣领或者袖口的位置绣上朵小花,让剩下的丝线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洗过艾水澡,扣上彩丝线,就可以出门玩了。临出门,母亲不忘给每个孩子的脖上戴一个香喷喷的荷包。荷包是母亲亲手做的,造型与手工虽然比不上货郎杂货架上的成品,但发出来的香味却更香更持久,有艾草的味道,还有其它说不出的香味。更令人欣喜的是,遇有的年头家里收入好了,还可以幸运地买到来自杂货郎货架上的鸡鼠狗羊等十二生肖造型的香荷包,那种美美的滋味,跟现在买彩票中了奖的感觉差不多。

“粽叶香,绕门台;艾叶香,熏满堂。艾草插在门楣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每年端午过后不久就是麦收了,那是一年中活儿最重最累的时候,香甜的粽子香味渐渐被漫野的麦香所替代,迎接着下一个季节的轮回,等候着另一个节日的到来。

母亲指尖上的端午节,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家的味道,也为家族播种下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