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晋屏藩的头像

晋屏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17
分享

平陆名僧及东山五台寺

东山的五台寺很有名,但我没有见过这座寺院。遗址在山西省平陆县曹川镇下坪村董家庄和靳家底居民组的沟里,毁于1953年。

据靳合治讲,他当时还是一年级,经常到五台寺玩,大门上无锁,搭挂着,荒沟野寺,谁都可以进。寺院三进。第一进叫圣王殿(原说兽王殿),有一巨型站神,左手端一只鸽子(俗称鸬鸪),右手举鞭搭在肩上,怒目圆睁,殿内是阎罗判官塑像。这个院子里的地面是用凿方的有花纹的砂石片铺的;第二进是关帝庙,殿内是刘关张塑像,赵云在门外,院子用砖铺;第三进是福衍殿(音)俗称千佛殿,不是大门匾,是门边一个小牌子上写着“福衍殿”,门外有一站神,手端小公鸡,造型精致,殿内有罗汉像,院子用青砖铺就。寺内有口大铁钟,倒放在地上,里面可以面对面坐四个人烤火。千佛殿进门有一个机关,若踩住了,就会有一条木制的龙举着爪忽然落下,把人的身子套在里头,胆小或做贼心虚的人会被吓死。因此,这个机关被拆除。寺庙附近夜晚能听到琴瑟声。据说朱元璋到过这里。李鸿章等一行7个人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他的弟弟叫李鸿帮,他的姐姐就死在这里,黑漆棺材坵在圣王殿中间地上。1953年拆寺,黑漆棺材被当地曹家那下的姓曹的人家用了。还有一说,李鸿章的妹妹在此出家。

当地大北坡知名人士杨仁义,解放初期担任第一届民主副县长,主持拆寺建县大礼堂。杨仁义是个个子矮小的有着山羊胡子的干瘦小老头。当时有人指责他拆掉了寺庙,杨仁义说:“这有什么办法,不要说你们感到可惜,这些东西拉到县上,我一看这都是东山的东西,我这心情也不好受。”靳合治两次向我描述五台寺。2013年6月13日见我后说,你让办的事我没办了。我说什么事,他说了解五台寺的情况。我说,你已经向我讲过,我写成文章发到网上几年了。他又讲了些情况,说是前一段四川省电视台老台长回来了,这人是前岭人,真实名字叫任白什么,80多岁了,纠正了靳合治记忆中许多不准确的地方。我于是激动地对靳合治说,我明天就修改过来,并给他夫妻用手机留了影。靳合治告诉我,寺头庙最近重修竣工了。寺头庙是座关帝庙,还有破败不堪的下坪庙,这些同五台寺都无法相比,五台寺何时能重修呢,只有遗迹仅存。拆一座寺院容易,再建就难了。

附近有一地名叫寺垴头,其地曾建有一座九层佛塔,与寺同毁。

据平陆县再版康熙十八年县志记载:五台寺在县东齐家村,晋天福三年(注:五代后晋,公元938年)僧显金创,明洪武十二年(注:公元645年)僧守锦修。平陆县再版乾隆版县志照搬原记载:五台寺在县东齐家村,晋天福三年僧显金建,明洪武间僧守锦修。

如此说来,建寺距今1073年,修寺距今633年。寺毁距今58年。

据《山西通志》(P225)记载,晋成康帝成康元年(335年),石虎迁都于邺(河北省临漳)。释道安(315~385)的老师是佛图澄。释道安在濩泽(山西阳城)见到大阳(山西平陆)名僧竺法济,结为友。

据《高僧传》,后来释道安因避难,潜居于濩泽。高僧竺法济、支昙讲《阴持入经》,释道安跟从他们学经。东晋永和十年(354年)释道安又来到太行恒山,创建寺院和佛塔,使河北人都得到了教化。这是山西最早的佛寺。释道安在佛教界影响很大,曾引发一场战争,胜利者指名要他。年老时被苻坚武力请到长安,当时被称为东方圣人。

北魏(386年~557年)迁洛前,佛寺6478所,僧尼77258人。

平陆高僧竺法济,曾是释道安的朋友和老师。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平陆就应该有寺庙和僧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